第四節:圍棋中悟出必殺技(1 / 1)

棋童陳慶之出手不凡,一登場就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他實在太彪悍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你有精騎,衝擊力強,但是我不和你正麵衝突,等於你沒有衝擊力;你的優勢是野戰,但是我不和你野戰,等於你沒有優勢。

任何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沒有缺點的人是傳說中的聖人,但即使聖人孔子也有缺點,他一輩子顛沛流離,把自己的學問沒有賣出去;任何軍隊都有優勢,也有劣勢,沒有劣勢的軍隊是傳說中的天兵天將,但即使天兵天將也被孫猴子打敗過。

陳慶之籌劃著,怎麼利用北魏騎兵的缺點,再次擊潰他們。

兩萬北魏最精銳的騎兵也有缺點,他們的缺點就是驕傲自滿,就是輕敵,他們自以為自己一定能夠輕鬆打贏這場實在不對等的戰爭。而輕敵就是最可以利用的缺點。一個驕傲的人最容易被人利用,一支驕傲的軍隊也最容易被對方利用。

陳慶之決定把極度有限的兵力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部將胡龍牙率領,他們趁著夜晚偷偷地溜出營寨,潛伏在北魏營寨附近的山嶺上;第二部分由他率領,向北魏公開叫陣,第三部分由蕭綜率領,守禦營寨。

陳慶之臨出門的時候,一再叮嚀蕭綜,無論北魏怎麼挑戰,都不要迎戰,隻需把弓弩對著他們狂射就行。

陳慶之與北魏對峙多日,他已經把這座營寨建成了金城湯池。這座營寨不僅僅隻有堅固的寨牆,還有營寨外麵的層層障礙。對於守城一方,從遠到近是這樣排列的。

第一道是用來阻擊敵軍騎兵的鹿角木,鹿角木就是把鹿角形狀的堅硬樹木鋸斷,長達數尺,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麵,讓騎兵無法通過。

第二道是殺機潛藏的陷馬坑,陷馬坑的上麵鋪著偽裝的稻草或者浮土,下麵是削尖的硬木和竹簽,無論是人或馬,掉進去都會被刺穿。

第三道是形狀猙獰的拒馬槍,露出地麵,阻擋騎兵衝擊。

第四道是壕溝,深深的壕溝不但能夠阻止敵軍步兵,而且還能阻擋敵軍騎兵,甚至有的守將還給壕溝裏灌滿水,更增添了穿越的難度。

壕溝之後,才是寨牆。

所以,蕭綜帶著弓箭手,要守禦這座營寨,是非常容易的。

陳慶之的計策是,自己帶著步兵向北魏騎兵挑戰,在北魏騎兵出來反擊的時候,步兵用高大的盾牌建起防禦工事,誘敵攻擊。將大量的敵軍引誘到自己身邊。在陳慶之與北魏騎兵攻守交戰的時候,胡龍牙率領著那支潛伏部隊,突然進擊,奪取北魏的營寨。這場戰役,攻擊北魏是虛,攻占營寨是實。

這是圍棋中最基本的戰術:騰挪戰術。

圍棋術語中,對這種戰術是這樣解釋的:當局麵複雜,雙方都沒有進展的時候,運用騰挪戰術另行開辟戰場,輾轉騰挪之間,一條新路就豁然開朗。

陳慶之看人下了二十五年圍棋,看成了絕世高手,這條最基本的棋法,信手拈來。當年,圍棋在南朝的上流社會非常流行,但是北方少數民族還不知道圍棋為何物。

棋局就是戰局。搜羅神鬼聚胸脆,措致山河入範圍。局合龍蛇成陣鬥,劫殘鴻雁破行飛。殺多項羽坑案卒,敗劇荷堅畏晉師。座上戈鋌嚐擊搏,麵前冰炭旋更移。陳慶之看了二十五年圍棋,等於和南朝的所有高手作戰了二十五年,他的作戰藝術絕對妙在毫巔,他絕對是當世第一高手。雖然他隻帶來了兩千步兵,但是兩萬北魏騎兵也不是他的對手。

棋手有兩種能力,計算的能力和感覺的能力,每一個卓越的棋手都是將這兩種能力高度融合,卓越升華。計算是一種思考,而感覺是一種智慧;計算是科學,而感覺則是藝術。

每一個高超的棋手,都有極為高超的感覺能力。

武宮正樹說:“三三之子想要從棋盤上滑掉似的。”在武宮正樹這樣的大師心中,方格棋盤不僅僅是他眼中的棋盤,還是他心中的大地。當年陳慶之的眼中看到的也是棋盤,心中想到的也是大地,是大地上的縱橫阡陌,是大地上的河川峽穀,是大地上的高山飛瀑,是大地上的風雨雷電。人類曆史上所有的戰役,都在棋盤上演練了一遍,甚至無數遍;棋盤上的每次對弈,也都是在演練人世間的搏殺對決。

看了二十五年下棋的陳慶之,精於計算,富於感覺,棋盤是他的大地,他忽而像行吟詩人一樣,在這片大地上且走且歌,若吟若歎;忽而像執戈將士一樣,在這片大地上亦歌亦泣,時喜時悲;忽而像一代帝王一樣,在這片大地上傲視闊步,睥睨四方;忽而像垂髫少年一樣,在這片大地上流連忘返,顧盼生輝。他熟悉這片土地上的每一根樹木,每一顆花草,每一把泥土,就像他熟悉那一張方格棋盤一樣。

所以,任何一場正在發生戰役,任何一種正在麵對的形勢,陳慶之都能夠從方格棋盤上找到相對應的戰略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