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隻帶兩千人就敢北...(1 / 2)

公元525年冬,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起來反叛,北魏派兵圍剿。元法僧的名字看起來像是和尚,其實不是和尚,他是北魏皇帝拓跋氏的後裔,屬於皇親國戚。元法僧有造反的膽量,但沒有造反的能力。他比起當年在南朝造反的蕭衍差遠了。北魏一攻打他,他就嚇得屁滾尿流,趕緊向梁武帝蕭衍投降,說他願做南朝的附庸。

天上掉下一塊大餡餅,徐州不需吹灰之力就收入囊中,梁武帝蕭衍自然很高興。

梁武帝大筆一揮,把在身邊服侍自己二十五年的陳慶之任命為將軍,帶著兩千兵馬,護送自己的第二個兒子、豫章王蕭綜去接管徐州。

蕭綜名義上是梁武帝蕭衍的第二個兒子,實際上應該是那個昏君蕭寶卷的兒子。

蕭寶卷死後,蕭衍進入皇宮,把蕭寶卷那些做生意的皇後宮女一股腦兒接收了。其中就包括蕭綜的媽,據說,蕭綜的媽已經懷孕三個月。

蕭綜的媽和梁武帝在一起生活了七個月後,就生下了蕭綜。蕭綜是昏君蕭寶卷的種,而不是當今皇帝蕭衍的種。

蕭綜長大後,他媽就流著眼淚告訴了他身世的真相,但是蕭綜將信將疑。有一次,蕭綜聽說如果是親生骨肉,生者的血可以滲入死者的骨頭裏,他決定一試。

某一天深夜,蕭綜偷偷來到昏君蕭寶卷的墳墓旁,將蕭寶卷的骨骸挖出來,割開自己手臂,把血液滴上去,血液立即滲進去。盡管如此,他還是將信將疑。後來又一次,他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然後再把自己的血液滴在兒子的骨頭上,血液也立即滲進去。至此,他相信了,他是蕭寶卷的親生兒子,而不是當今皇帝的兒子,當今皇帝害死了他的親生父親。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蕭綜決心複仇,可是一直沒有機會。他就默默地等待著,等待著機會來臨。

終於,機會來臨了,梁武帝蕭衍派他接收北魏的徐州,他開始擁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

蕭綜當年用血液和骨頭所做的這種實驗,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血液遇到骨頭,肯定都會滲入。如果當年蕭綜殺一條狗,把自己的血液滴在狗骨頭上,血液也會滲進去。那是不是就說明,蕭綜是個狗雜種?

有一個古典戲劇叫《三滴血》,糊塗縣官依靠滴血來認親,生生拆散一對親人。那個縣官的糊塗程度,和蕭綜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懂科學很可怕。

蕭綜是不是梁武帝蕭衍的種?那時候沒有親子鑒定,誰也說不準。也許是的,也許不是。首先,懷孕三個月的女人,*衣服肯定能夠看出來,蕭衍難道會容忍一個懷孕的女人和自己一起生活,然後把這個野種封為王子?還有,懷孕七個月就可以生下來,並不是說一定要十月懷胎,也許蕭綜是早產兒。

這是一樁未解之謎。

當時,梁武帝聽聞徐州要歸附自己,一定是興奮過頭,隻給了兩千兵馬,就敢進入北魏腹地;而且這兩千兵馬的頭領,居然是毫無作戰經驗的陳慶之。北魏幾十萬大軍本來已經做好了與南朝開戰的準備,現在看到南朝居然隻派來了兩千兵馬,他們全都笑了。

這時候的蕭衍,開始信奉佛教。每天主要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念阿彌陀佛。

陳慶之這一年42歲,他迎來了自己戰爭生涯的第一戰。而這一戰,實在險象環生,危機四伏,內有決意叛亂的蕭綜,外有北魏幾十萬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