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蕭衍的無為而治,遠遠勝過北魏的殘暴統治。
公元534年,北魏武川、撫冥、懷朔、懷荒、柔玄、禦夷等六鎮先後叛,東西敕勒部落也先後叛。豳、秦、涼、營諸州民變蜂起,烽火相望。
公元525年,北魏胡太後複臨朝,殺江陽王元義。胡太後與諫議大夫孫儼、中書舍人徐紇通奸,二人恃內寵,表裏相結,權傾朝野,國事益不可為。
公元526年,北魏五原人鮮於修禮叛,旬為部將所殺,其將葛榮代領其眾。州郡叛亂相繼,互相攻殺,境內幾無淨土。
公元527年,北魏西討大都督蕭寶寅據長安叛,稱帝,國號齊。
這個時期,北魏內亂劇烈,正是北伐建功的好時節。梁武帝也看出了形勢對南朝極為有利,所以就派兵北伐,北伐的將領除了陳慶之,還有曹仲宗、韋放。曹仲宗是皇宮中禁軍的領軍。他的職位盡管比陳慶之低,但是他卻是代皇帝出征。至於兵士有多少?史書中沒有記載。但是估計也不會太多,因為梁武帝每次派兵北伐,都是蜻蜓點水一般,他沒有統一全國的霸業和霸氣。
南朝軍隊北上,北魏十五萬軍隊在常山王元昭的率領下,南下迎擊。
北魏的前鋒與南朝軍隊在今天的安徽蒙城縣馬集鎮駝澗村相遇,此地距離蒙城還有四十裏。蒙城,當時的名字叫渦陽,因為有渦河從南麵流過,而有了這個名字。
北魏的前鋒有五萬人。
然而,五萬人已經把曹仲宗嚇住了,他不敢接戰。從曹仲宗的反應來看,當時的南朝軍隊肯定沒有五萬人。
陳慶之要求出戰,曹仲宗說:“據我所知,一支軍隊的前鋒肯定都是精銳,如果我們和這支前鋒交戰,打贏了也沒有啥意思,因為隻是前鋒部隊,北魏的中軍還沒有來;如果打輸了,我們就士氣挫傷,以後的仗還怎麼打?所以,我覺得不能交戰,我們以逸待勞,等他的中軍過來。”
眾將也隨聲附和。
陳慶之說:“北魏遠道而來,人困馬乏,距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不會想到我們出擊,現在趁著他們還沒有安營紮寨,出其不意攻擊他們,一定能勝利。而且,北魏紮營,喜歡在草木茂盛的地方,便於他們放牧,有草木遮擋,我們正好奇襲。”
但是,曹仲宗不答應。眾將也說這樣做太危險。
陳慶之說:“如果沒有人和我一起去,我就隻帶著我的親兵隊去。今晚就去。”陳慶之的親兵隊有多少人?隻有二百人。
當天夜晚,陳慶之帶著親兵隊的二百人,趁著夜色,摸到了北魏前鋒的營寨邊,聽到了報告時間的打更聲。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殺聲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鬥。現在,二百人要向五萬人發動攻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