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3)

2009年7月14日,星期二,這是不錯的一天。

早晨7點鍾,我打開公寓的門,發現《華爾街日報》已經送到,裏麵還有我署名的文章。我兩歲的兒子賈斯珀這時候也醒了。我們玩了一會兒拚圖,之後吃了早飯。8點鍾,我把他放進手推車,一邊推著手推車,一邊沐浴著怡人的陽光,步行送他到兩個街區外的幼兒園。我用接下來的4個小時寫作。之後,我又騎了45分鍾健身腳踏車,為使這段時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我又看了一會兒一本我要寫評論的書。接著我又寫作了3個小時。下午4點剛過,我就把給賈斯珀的零食包起來,去幼兒園接他,想帶他去看展覽。我在報上讀到這個展覽正在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哎呀,博物館關門了,它每周二都閉館。我們得重新安排一下活動。於是,我們在街邊小攤兒上買了椒鹽卷餅,之後去了喧鬧的第五大道欣賞更為現實的“藝術”。這次出門,我們至少為賈斯珀買到了新運動鞋。5點半我們回到家,在保姆來之前又玩兒了一個小時。之後我飛奔到布魯克林,去主持青年紐約客合唱團的一個長期規劃會議。我是這個合唱團的總裁。董事會討論了如何委托他人製作新音樂、如何改善我們的音樂技巧,以及如何讓人們在這座繁華大都市中找到回家的感覺。隨後我很快回到家,花了45分鍾和我的丈夫邁克爾討論了我們的家庭計劃,以及該給我們兩個月之後就要降生的第二個兒子起什麼名字。直到準備睡覺時,我度過了長達大約17小時的一天,花了8小時工作(其中45分鍾一邊工作一邊鍛煉),4個小時與家人溝通,3個小時做誌願者工作,中間還有一些時間花在路上和別的小事上。

這是忙碌的一天,沒有什麼災難,也沒有什麼引人注目的成就。而它為什麼還是“不錯的一天”呢?

在我們的腦海裏,幸福的生活至少意味著開心或者成功。很多人寫書解讀幸福生活,並告訴人們如何可以變得幸福。我和其他人一樣,也從這些書中學到很多東西。我也經常對那些喜歡自己的工作、生活充實、有著遠大理想的人物的故事很感興趣。作為一名記者,我采訪了許多這樣的人,我也經常幻想我的生活前景。

這些年來,那些曾經的幻想已經初步成形。我從小就想成為一名作家和一名母親。我在印第安納州的玉米田邊長大,想趁自己年輕、不在乎艱難和喧囂時,在大城市至少生活一段時間。我熱愛音樂,而且我喜歡創造新的事物,無論是歌曲還是書籍。我喜歡健康和充滿活力的生活。

但是這全都是概念。這些都是當人們說到“長大後”或者“有一天”時想到的話,或者是一些廣義上我們對自己身份的認知和價值理念。

盡管如此,幾年前我意識到一點:雖然我們在用宏偉的概念來思考生活,但生活實際上是由數個小時組成的。如果你想成為一名作家,就必須花時間把語句落實在紙張上。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細心的家長,就必須花工夫教育你的孩子,就算你的孩子在商店裏很喜歡他選的新球鞋,作為母親,你也必須讓他結賬時把鞋子脫下來。穩固的婚姻需要夫妻間的交流和親密的相處,並且你得肯於在家庭事務上花時間。如果你想成為合唱團裏的優秀成員,就必須參加排練,除了製定目標和承擔起行政職責外,你還得私下裏練習。如果你想保持健康的體魄,就必須鍛煉身體,並確保足夠的睡眠。總而言之,如果你想做什麼事兒,或者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而且想做得很好,都需要時間的投入。

這個星期二我過得很好的原因在於,今天的大部分時間我都用在與我一生目標相關的事情上。比如,我想成為作家,而我確實在做作家該做的事情——寫作。而且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寫作這件事情上。

7月14日當然有24小時,而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習慣的時間觀念:將一天分為24段。但是,經過對如何生活這個問題的思考之後,我逐漸相信,用“24/7”(一天24小時,一周7天)這種方式來計量時間更為有效。人們總是按“24/7”翻來覆去地生活,卻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忙碌的周二對我來說是不錯的一天,而相比之下清閑一些的周日也令人滿意。那天我去了教堂,在中央公園散步了兩個小時,然後,從賈斯珀打盹兒到他睡著,我還工作了4個小時。在我看來,每件我們一周做一次的事情通常來說都已經足夠重要,無論是去教堂、參加工作上的策劃會議、周末與父母吃飯,還是參加壘球隊訓練。每周168小時的循環足以讓我們看清生活的全貌。不管是幾年還是幾十年,我們的生活都是由不斷重複的168小時模式構成的。的確,時間的利用有時也會雜亂無章,但這種“構成模式”會一直延續下去,但注意還是忽略到這種模式完全在於你的選擇。了解並體會真實的生活全貌,能夠幫助我們一磚一瓦地來構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