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中國軍隊指揮係統表
一、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
1、第一兵團 司令 薛嶽
第二十集團軍 總司令 商震
第三十二軍 軍長 商震
第十八軍 軍長 黃維
第九集團軍 總司令 顧祝同
第四軍 軍長 歐震
第八軍 軍長 李玉堂
第六十六軍 軍長 葉肇
第二十九集團軍 總司令 王瓚緒
第六十四軍 軍長 李漢魂
第七十軍 軍長 李覺
第三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王敬久
第二十五軍 軍長 王敬久
第七十四軍 軍長 俞濟時
第二十九軍 軍長 陳寶安
第一六七師 師長 趙錫光
鄱陽湖警備部隊
2、第二兵團 司令 張發奎
第七十二軍 軍長 王陵基
第三十集團軍 總司令 王陵基
第七十八軍 軍長 張再
第三集團軍 總司令 孫桐萱
第十二軍 軍長 孫桐萱
第三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 湯恩伯
第十三軍 軍長 張軫
第九十八軍 軍長 張剛
第三十二軍團 軍團長 關麟征
第五十二軍 軍長 關麟征
第九十二軍 軍長 李仙洲
第十一軍團 軍團長,田北要塞指揮官 李延年
第二軍 軍長 李延年
第五十四軍 軍長,田南要塞指揮官 霍揆彰
武漢衛戍區 司令 羅卓英
江北區指揮官 萬耀煌
第六軍 軍長 甘麗初
第九十三師 師長 甘麗初
第十六軍 軍長 李韞珩
第二十八師 師長 董釗
江南區指揮官 周窯
第七十五軍 軍長 周窯
武漢警備司令 郭懺
第九十四軍 軍長 郭懺
第三十軍團 軍團長 盧漢
第六十軍 軍長 盧漢
第二十六軍團 軍團長 萬福麟
第五十三軍 軍長 萬福麟
二、第五戰區 司令長官 李宗仁
代理司令長官 白崇禧
副司令長官 李品仙
3、第三兵團 司令 孫連仲
第三十軍 軍長 田鎮南
第四十二軍 軍長 馮安邦
4、第四兵團 司令 李品仙
第二十九集團軍 總司令 王瓚緒
第四十四軍 軍長 王瓚緒
第六十七軍 軍長 許紹宗
第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 李品仙
第八十四軍 軍長 覃連芳
第四十八軍 軍長 廖磊
第二十六軍團 軍團長 徐源泉
第十軍 軍長 徐源泉
第二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 廖磊
第三十一軍 軍長 韋雲淞
第七軍 軍長 張淦
第十九軍團 軍團長 馮治安
第七十七軍 軍長 馮治安
第五集團軍 總司令 於學忠
第五十一軍 軍長 於學忠
第三十三集團軍 總司令 張自忠
第五十九軍 軍長 張自忠
第二十四集團軍 總司令 顧祝同
第八十九軍 軍長 韓德勤
第五十七軍 軍長 繆瀓流
第二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楊森
第二十軍 軍長 楊森
第十七軍團 軍團長 胡宗南
第一軍 軍長 陶峙嶽
江防軍 總司令 劉興
副總司令 曾以鼎
第五十三師
馬壋守備區指揮官,馬壋要塞司令部 李韞珩
第五十三師
第一六七師
湖口守備區指揮官,第一六七師師長 薛蔚英
湖口總隊
九江守備區指揮官 王東原
田家鎮要塞司令 蔣必
第七十七師
第五十七師
第十六師
武漢會戰日本軍隊指揮係統表
華中派遣軍 司令官 畑俊六
大別山北麓方向
第二軍 司令官 東久邇宮稔彥
第三師團 師團長 藤田進
第十師團 師團長 筱塚義男
第十三師團 師團長 荻洲立兵
第十六師團 師團長 藤江惠輔
騎兵第四旅團 旅團長 小島吉藏
長江沿岸方向
第十一軍 司令官 岡村寧次
第六師團 師團長 稻葉四郎
第九師團 師團長 吉住良輔
第二十七師團 師團長 本間雅晴
第一零一師團 師團長 伊東正喜
第一零六師團 師團長 鬆浦淳六郎
波田支隊 支隊長 波田重一
華中派遣軍直轄部隊
第一一六師團 師團長 清水喜重
野戰重炮兵第五旅團 旅團長 內山英太郎
野戰重炮兵第六旅團 旅團長 石田保道
獨立機關槍第一大隊,第七大隊,第八大隊
獨立裝甲車第六中隊,第八中隊,第九中隊
戰車第七聯隊 聯隊長 岩重義治
戰車第五大隊 大隊長 細見惟雄
獨立山炮兵第二聯隊,第三聯隊
野戰重炮兵第十聯隊
迫擊炮第一大隊,第四大隊
獨立工兵第一聯隊,第二聯隊,第八聯隊,第十二聯隊
近衛師團第一、第四、第五、第七野戰高射炮隊
第十六師團第五、第六野戰高射炮隊
溯江船舶隊
九江高射炮隊
軍工兵隊,軍鐵道隊
中國方麵艦隊第三艦隊 司令長官 長穀川清,旗艦出雲號
航空兵團 司令官 德川好敏
第二聯合航空隊
正文
華夏的天空在呼喊:中國究竟有沒有空軍?
一些曆史學家認為,1938年的中日武漢會戰,首先是在空中打響的。
中國人一般都樂意接受這樣的說法,因為曆史記載的中日武漢空戰,勝利屬於中國和蘇聯的空軍。
中國空軍在武漢取得的勝利,簡直是一個奇跡,因為1937年“七·七”事變的時候,中國空軍還是一支非常年輕的部隊。年輕的中國空軍能夠戰勝訓練有素的日本空軍,連創建這支部隊的蔣介石都覺得非常意外。
我們不能責怪蔣介石缺乏自信。當時的日本空軍,相對於中國空軍而言,實在是過於強大了。那些日子裏,中國大地炮火連天,硝煙,血腥,刺鼻的焦糊味,彌漫在昏暗的天空。日本的空軍以為他們享有中國的製空權,他們的機群發出刺耳的尖嘯,肆無忌憚地飛掠在中國的天空裏,到處掃射轟炸,魔風般的氣浪吞噬著中國人的血肉,殘害著中國軍人和老百姓的生命。八八式戰機飛來了,九四式戰機飛來了,九六式戰機也飛來了。災難從天而降,加深了中國人從傳統上繼承的對天空的畏懼,戰壕中的守軍,城市裏的居民,以及途中逃難的人群,紛紛對天祈禱和歎息,希望出現一支天兵天將,能夠阻遏日軍飛機的荼毒。
中國的軍隊再次痛感到自己落後了。在敵國的飛機未曾飛到中國的領空時,中國的將領們很少去研究盛行於世界的空軍製勝論。直到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中國的軍閥和政客們才受到深刻的教訓。他們終於意識到,軍閥的爭權奪地,蔣介石極力主張的“攘外必先安內”,耽擱並妨礙了中國軍隊抵抗外國侵略的軍事建設,中國擁有龐大的陸軍,竟然沒有保衛自己領空的武裝力量!
日本空軍立刻發現了自己的優勢,任何軍隊在找不到對手的時候,都會變得輕慢和驕狂。中國的天空成了他們肆意表演的舞台,他們大膽地俯衝,放肆地低飛,單憑著尖厲的呼嘯,就足以給地麵造成驚慌。除了偶爾有一兩架飛機被地麵的火力擊落,他們幾乎沒有遇到過任何危險。在夏季晴朗的日子裏,中國的天空是蔚藍的,視野之內是一片陽光,除了他們自己,天空中沒有任何東西在飛翔。他們用嘲弄的口吻為自己的敵手下了定論:中國沒有空軍!
中國沒有空軍,日本的空軍沒有憐憫。他們從空中打擊中國的軍事目標,也不放過繁華的城市和安寧的鄉村。他們仿佛是在玩一場遊戲,他們高高在上,主宰著地麵生靈的死活,當他們需要刺激的時候,就會用槍炮和炸彈掃出一片人間的地獄。日本空軍成了天之驕子,他們從親手製造的許多人間悲劇中獲得了快感。
中國明淨的天空,被狼煙和塵土所汙染。中國的天空無法用它的羽翼來保護抵抗侵略的大後方。中國的地麵部隊鬥不過空中飛來的戰魔。中國的天空呻吟著,呼喚著自己的衛士!
中國究竟有沒有空軍?這個問題,也許連三軍統帥蔣介石本人和中國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都無法確切地回答。至少,他們也沒有看到自己的空軍升空迎敵。蔣介石隻能向散布在全國各地的空軍部隊發出一道道嚴厲的指令,要求本國的空中武裝力量向來犯的日本空軍發起反攻。
中國到底有沒有空軍?在一個特殊的日子裏,中國的空軍用事實回答了這個問題。
中國的空軍創建於1932年。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是個坐飛機會暈機的女人,但她認為,一個國家的軍隊,必須有先進的空軍保護自己的領空。國民黨空軍機少人缺,沒有實戰經驗。西安事變發生後,宋美齡對丈夫說,她願意設法把空軍變成克敵製勝的有效武器。蔣介石同意了夫人的提議。
美國女作家尤恩森說過,蔣介石願意讓夫人出麵主持“搖籃時期”的國民黨空軍,實在是有他的苦衷。他認為,國民政府需要現代化的軍力,尤其需要戰鬥機。而購買飛機涉及大筆款項,蔣介石信不過腐敗的官僚,隻信賴自己的妻子。宋美齡花了許多時間研究飛機,然後與外商洽談,訂購了價值兩千萬美元的產品。她從采購商搖身一變為國民黨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對一個女人而言,這是史無前例的。
宋美齡獨攬空軍大權,不容別人染指,嚴格執行空軍紀律。她規定,空軍中若有行竊者,將被處以極刑。
宋美齡聘請了前美國陸軍航空隊飛行員霍布魯克當顧問。她提出一個問題:什麼人可以在短時期內把中國空軍改造成像樣的軍種?霍布魯克馬上想到了一個長相酷似老鷹也和雄鷹一樣慓悍的老飛行員,這個人就是陳納德。
1937年春天,陳納德從舊金山來到中國,開始了他的中國生涯。一個炎熱的下午,他在上海見到了宋美齡,當晚在日記中寫下了他對宋美齡的印象:“她將永遠是我的公主。”
“七·七”事變以後,中國空軍號稱擁有五百架飛機,能起飛的還不到一百架;日軍則有三千架飛機,在上海就配置了四百架,還在上海建了機場。中國空軍大大處於劣勢,但飛行員的素質和愛國心卻堪稱一流。
在中日淞滬會戰打響的那個日子裏,即1937年8月13日的清晨,南京光華門大校場空軍司令部接到蔣介石的電令,要求空軍在拂曉前炸沉長江中向東逃跑的五十艘日本艦船。如果日艦已經駛進吳淞口,停泊在黃浦江內,就不準轟炸,以免引起國際糾紛。
剛從南昌轉場來揚州的空軍第五大隊接到命令,值班員王倬立即向大隊長丁紀徐報告。
丁紀徐接過電令,命令中隊長劉粹剛率領十八架霍克三式驅逐機,每機攜帶一枚五百磅的炸彈,立即追擊長江中的日艦。
王倬駕機騰空,梁鴻雲、雍沛和袁葆康等十幾名飛行員一起駕機升空。天剛蒙蒙亮,機翼下的山川還在沉睡,籠罩著一片白霧。
霍克式驅逐機編隊飛行,越過江陰要塞,長江像一條白練閃閃發光。機群沿長江向東搜索,江麵上沒有發現一艘軍艦。機群飛近長江口時,他們才看到吳淞口以東的白龍港停泊著一艘飄揚著太陽旗的日本軍艦。
長機當即下令改變隊形。戰機一架接一架地向著鯊魚似的艦艇俯衝投彈。劉粹剛領頭半翻滾,直衝敵艦投彈,炸彈帶著尖嘯,激起衝天水柱。接著是二十五歲的副隊長梁鴻雲駕機俯衝投彈,命中了日艦尾部,隨即濃煙四起。其餘戰機一架接一架投彈。日艦緩緩沉入滔滔江水。全隊凱旋時,初升的太陽從濃雲中透出淡淡的陽光。
以出雲號為旗艦的日軍第三艦隊,對中國軍隊構成最大的威脅。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白川義一就在這艘艦上。白川不斷命令艦隊的炮火支援陸軍在虹口作戰,運送並掩護增援的陸軍在上海登陸。消滅日軍第三艦隊,是中國空軍的緊迫任務。從廣德起飛的二十一架美國造諾斯羅普輕型轟炸機,穿雲破霧,來到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上空。但是,他們隻能轟炸日本軍艦,萬萬不可炸錯目標。黃浦江上不僅停靠著日本軍艦,還有美國、法國和英國的軍艦。
飛行員們低空飛行,仔細搜尋掛著太陽旗的目標。可是,日本軍艦用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組成了縱橫交錯的防空網,低空飛行要冒很大的風險。
一架中國飛機眼看就要飛到出雲號上空,被日軍高射炮擊中,飛行員身負重傷,拉杆躍升,拖著濃煙向出雲號俯衝下去。隻聽得一聲巨響,飛機和出雲號相撞爆炸,日本水手死傷慘重,但出雲艦龐大堅固,隻受了一點損傷。
第二天,8月14日,在浙江省的杭州地區,下起了滂沱大雨。中午時分,杭州城郊幾十裏外的筧橋機場上,雨滴敲打著空空蕩蕩的地麵。除了雨聲,整個機場聽不到其它的聲響。雨中,一名身著飛行服的年輕軍官,迎著密雨仰起頭,眼光在天空中急切地搜索。這場大雨似乎對他沒有任何影響。此刻他和中國的空軍一樣默默無聞,但是,曆史注定他在今天要和他所在的中國空軍一道一舉成名。人們很快就會知道並記住他的姓名,他叫高誌航,是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的大隊長。
高誌航等待今天這個日子,已經等了七年。他的飛行生涯,可以追溯到“九·一八”以前。那時他在沈陽的東北航空處飛鷹隊服役。1931年9月18日清晨,他身著便裝,走出家門,前往機場,突然發現外麵的世界已經變了樣。城裏到處飄揚著太陽旗,刺痛了他的眼睛。一隊隊日軍趾高氣昂地行進在大街上,槍刺在步槍上閃著噌人的寒光。走到城門哨卡,粗野的日本哨兵對他吼道:“回家去!事變了,不許隨便走動。皇軍膺懲暴戾支那。”
高誌航的心淌血了。第二天,他撇下慈父和愛子,離開了俄國嬌妻嘉莉,乘車南下。七年了,他沒能再見上妻兒父兄一麵,沒能再看上一眼生他養他的白山黑水。他的出走,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抗爭。他把全部的希望寄托於戰鬥,寄托於勝利。戰爭在吞噬人們的生命,戰爭卻成了高誌航生存下來的唯一理由。他害怕平靜,害怕無所作為,因為這無助於他的親人和嬌妻。他盼著升空,盼著在戰機裏打擊侵略軍,盼著射出複仇的子彈。
現在,高誌航焦急地仰視天空,等待著他的飛行大隊從空而降。
雨還是沒完沒了地下著。雨點打在地上,濺起片片白沫。放眼四方,雨遮霧障,能見度極低,高誌航隻能憑聽覺來判斷有沒有飛機接近。他忽然聽見一陣劈劈啪啪踩在雨地上的腳步聲,扭頭一看,原來是一名無線電報務員向他跑來。報務員氣喘籲籲地站定,急切地說:“高大隊長,緊急情況!指揮部來電:日軍重型轟炸機十三架,全速撲向杭州灣,估計很快就到這裏。”
“四大隊呢?有消息嗎?”
“還沒有。”
高誌航的心驟然向下墜落。空軍第四大隊,中國軍隊寶貴的抗戰財富,萬一在這節骨眼上降落到機場,豈不成了日本人的盤中餐!他急得甩手跺腳,不時把焦灼的目光投向空中的雨簾。
與此同時,機場響起淒厲的警報聲,恐怖的情緒穿過雨幕,籠罩在機場上空。地勤人員離開了塔樓,奔向塔樓四周的防空掩體。高誌航仍然站在雨中,死死地攥緊雙拳,心裏祈禱著:老天保佑第四大隊,千萬別撞在小鬼子的槍口上!
但是空中已經隱約傳來隆隆的響聲,透過雨霧,可以模糊地看見一個亮點鑽出了烏雲,另有幾個亮點跟在後麵。亮點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是霍克式驅逐機!轉眼之見,第四大隊的戰機已滑進跑道,一架跟隨一架,機輪在地麵激起片片水浪。高誌航懵了,急出一身冷汗。他突然醒悟過來,拔腿就跑,衝到地勤人員前麵,對著正在滑行的第一架飛機瘋狂地交叉搖動手臂,一邊吼叫著:“拉起來!拉起來!快拉!快拉!”
李桂丹在座艙裏看見了高誌航,可是馬達轟鳴聲遮住了艙外的一切聲響,他一時弄不懂高誌航揮手高喊是什麼意思。好在李桂丹是高誌航的高足與生死之交,兩人之間心有靈犀,十分默契。他從高誌航衝動的手勢和表情裏看出了這位上司心中的焦灼,本能地感覺到了高誌航的用意。“不管怎樣,飛上去再說。”他把操縱杆一拉,霍克驅逐機很快昂起了機頭,衝破雨幕飛上天空。
李桂丹的升空起了領頭作用,跟隨他降落的飛機,又一架接一架地跟隨他衝向天空。高誌航長舒一口氣,停住腳步,欣慰地目送著戰友們脫離險境。他在雨水中垂頭休憩片刻,一抬眼,隻見自己的座機搖擺著在跑道上停穩了。高誌航大喜,一陣猛跑,踏著腳磴爬進機艙。他的飛機很快便重新滑動,昂起機頭,轟鳴著衝進雨雲。
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千裏輾轉,未洗征程,未添油彈,便投入了和日本空軍的第一次較量。一方是年輕的新銳,另一方是老牌的驕兵,誰勝誰負,沒人能夠說準。年輕的一方勝算似乎少了一點,因此地麵的指揮官和工作人員都為高誌航大隊捏著一把汗。
離杭州不遠處,日本海軍木更津航空隊的十三架轟炸機,耀武揚威地朝筧橋機場飛來。日軍的空中武士們,耳邊還回響著幾小時前從台灣新竹機場起飛前聽到的送別鼓樂。他們排著整齊的空中編隊低空飛行,相信地麵根本不存在對他們的威脅,隻有百姓聽見隆隆的機聲在四處奔逃。
然而,這一次他們失算了。危險正在向他們靠近。高誌航大隊靈巧的霍克戰機,已經完成編隊。機艙內的飛行員用銳利的目光四處搜尋。雲端裏,高誌航首先發現了目標。一聲令下,他率先撲向敵機。各機爭先恐後地衝向敵陣。陰沉的天空一時驚雷滾滾,火龍翻飛。霍克戰機飛上躍下,如蛟龍出海,似猛虎下山。一次次俯衝攻擊,伴隨著一片片青光、一聲聲轟響,在敵機群中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