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第三大隊不可能聽見加藤的誓言,但他們知道吃了虧的對手一定會瘋狂地報複。令他們感到欣慰的是,獲得了台兒莊大捷的陸軍兄弟們,在激戰中得到了他們的幫助,也沒有忘記給他們一份應得的榮譽。戰區長官李宗仁是個有恩必報的人,軍委會收到了他為空軍報請嘉獎的電文。在記者招待會上,他也沒有忘了把空軍誇讚一番。第三大隊受到了輿論的褒獎,同時受到第三路空軍司今部和空軍總部的嘉勉。他們沒有沉醉於榮譽,準備著與加藤大隊決一死戰。

4月10日,第三大隊和第四大隊聯手出擊,猛烈轟炸徐州外圍的日軍炮兵陣地,炸毀日軍地炮幾十門,炸死炮兵幾百人。這一次,加藤沒有急於衝上去攔截。他率領二十四架戰機從兗州機場起飛,靜靜地埋伏在歸德以東的雲層裏,等待中國空軍返航。當兩個大隊的蘇製驅逐機出現在他的視野中時,加藤率領自己的大隊衝出雲層,向上拉升,占據有利位置。

加藤聽任中國空軍打擊日軍的地麵部隊,卻在半途攔路設伏,企圖先發製人,是很陰毒的一招。但他很快發現,對手根本是不要命的,自己這一招起不了作用。日軍機群完全陷入了被動。加藤看到右下方一架И-16撞向一架日機,兩者同歸於盡。“中國人瘋了。”他感到身子一哆嗦。沒多久,他的一名中隊長被另一架中國戰機撞毀。“這是什麼戰術?”他看見那架搖搖晃晃栽下去的蘇製戰機裏,彈出了一朵傘花,便衝上去要開火。

就在這時,斜刺裏殺出一架И-15,射出幾道藍光。加藤覺得天旋地轉,機身在空中翻滾。定睛一看,飛機右翼已被削掉。加藤暗想“完了”,絕望地閉上眼睛。他還有機會跳傘逃生,但他已沒有求生的欲望。

轟然一聲巨響,加藤的戰機撞在土山上,烈焰衝天而起。加藤賭輸了,以他的生命為代價。從此他再也沒有本錢在中國的天空上賭博。

4月10日的空戰中,中國空軍又出現了兩位戰鬥英雄。廣西人梁誌航少尉在油彈兩盡的時候,駕機撞向日機,血灑長空。第四大隊飛行員陳懷民撞毀一架日機,跳傘帶傷返回。這位年僅二十一歲的空軍戰士,已經是第三次掛彩,他先後擊落五架日機,成為中國新銳空軍的楷模。

裕仁在天長節收到日本空軍在武漢戰敗的噩耗。

自從“二·一九”大空戰以後,武漢暫時擺脫了日軍的空襲。蔣介石在相對安寧的環境裏製訂武漢保衛戰的軍事方案。4月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他和宋美齡來到庭院中,坐在藤椅上小憩。時值花季,青山滴翠,綠水蕩漾,東湖和珞珈山兩大勝景,蔣氏夫婦盡收眼底。

“大令,知道這山為什麼叫珞珈山嗎?”宋美齡看著幽靜的庭院小徑,頗有興致地問道。

“嗯。”蔣介石心不在焉地哼了一聲。幾天前,他被重新選舉為國民黨總裁,他的權力更加膨脹,他現在滿腦子想著黨務和軍事。

“珞珈山原叫洛家山,洛陽的洛,家庭的家,後來人們嫌這名字太土氣,改成現在這樣。”宋美齡不知從哪裏聽來這個民間的掌故,覺得很有趣味,便向丈夫賣弄。

蔣介石對她的話聽而未聞。他正在想,作為黨國的領袖,一定要穩固抗戰的後方,要讓武漢這個戰時首都保持日日太平,否則軍心和士氣將會動搖,國際形象也難維護。空軍是有戰鬥力的,不能光等著挨打,也可以主動出擊。

“大令,我說的話你都沒聽見嗎?”

“聽著呢,聽著呢。” 蔣介石回過神來,轉向宋美齡說:“大令,我去打個電話,你先坐坐,咹,坐坐。”說著,他起身向屋裏走去。

幾分鍾後,空軍總指揮錢大鈞放下電話,認真思考著蔣介石剛才對他的指令。他接任航空委員會主任一職時間不長,已經了解到中國目前隻有近三百架戰機,而日軍在中國部署的飛機有一千架。蔣委員長要派空軍主動出擊,他實在很難辦到。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中國一架飛機要對付日軍的三架,本來就是窮於應付了,哪裏還有餘力去攻擊對手呢?

錢大鈞是當過蔣介石侍從室主任的,多年跟隨蔣介石,摸透了這個大人物的脾氣。他要你往火坑裏跳,你就不能繞過去。總裁交下來的事情,他隻能設法去辦好,決不能琢磨該不該辦。

錢大鈞向中國空軍各部隊下達了攻擊命令。各地的軍用機場頓時是一派空前的繁忙。正在中國空軍各部隊頻繁調動、準備進攻的時候,錢大鈞於4月21日獲悉一個情報,令他大為震驚。

這一天,孝感機場的一架試飛戰機,歸航時意外遭遇一架日軍雙座偵察機,並將它擊落。地麵部隊搜查機骸時,發現日軍的一具死屍身上掛著金質領章,立刻報告情報機關。經證實,這是一名日本空軍的將官。這種高級別的軍官親自隨機偵察,以往並不多見。情報人員將繳獲的作戰日記翻譯出來,立刻向武漢報告。

這名日軍將領的日記中說,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壽誕,取名“天長節”。侵華日軍的頭目決定在這一天調來海軍左世保第二航空隊,大規模空襲武漢,作為向天皇祝壽的禮炮。

錢大鈞看到這裏,額門上沁出一層冷汗。幾天前,他遵照蔣介石的命令,把武漢外圍的大部分空軍派到了前線。其中,中蘇空軍各一個大隊,原計劃轟炸海外三灶島上的日本空軍基地,可是被大雨耽擱在南昌。4月29日這個日子,距離現在隻有八天了,如果到了那一天,中國空軍不能趕跑空襲武漢的日本空軍,武漢將會遭到一場大劫難。錢大鈞總算是命大,截獲到了這個情報,否則就會被日軍打個措手不及。到那時候,蔣總裁可不會把責任攬到他自己頭上,他會嚴責錢大鈞為什麼要把保衛武漢的空軍部隊調出去,天大的罪責都得由空軍總指揮來承擔。

軍情緊迫,錢大鈞向軍委會做了報告,連夜召開空軍緊急會議。一封封電報,一個個電話,飛向各地的空軍大隊:“速返武漢!”“火速回漢!”等到命令全部發出,錢大鈞擦擦額頭上的汗水,竊竊自語道:“我錢某人可沒有諸葛亮的本事。再說,日本人懂空城計嗎?”

中國空軍各大隊按照錢大鈞的命令,急忙回師,駐守在武漢及其周邊,嚴陣以待。很快就到了4月29日。這一天,在千島之國的日本,太陽照上東京街頭,《君之代》國歌在全城播放,東京人放假一天,載歌載舞,燃放爆竹。居民紛紛走出家門,湧上街頭。警察和軍人凶狠地維持著治安。東京城裏的年輕男子全部是軍警,他們是國內最具活力和朝氣的群體。

代代木閱兵場搭起了彩台。按照慣例,天長節這一天,天皇將登台檢閱軍隊。彩台兩側是一排排的太陽旗。台前站立著三軍儀仗隊的隊員們,他們像一塊塊鐵板,隻有他們眼中閃動的淚花表明他們是活人。在他們身後,市民們擁擠著,喧鬧著,都想爭睹大和天神的風彩。

裕仁終於露麵了。他一身戎裝,戴著雪白的手套,騎著高頭大馬,步入閱兵場的彩門。國歌大作,歡聲如潮,整個閱兵場沸騰起來。在日本人眼裏,天皇是神,不是人。日本人相信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具有無上的力量,能夠拯救大和民族脫離苦海,奔向繁榮。

裕仁站在彩台上,看著威嚴齊整的受閱隊伍,聽著哢哢的軍人腳步聲,心情激動而豪邁。他要靠這支軍隊實現祖輩的夢想。皇軍把他的威望送到了海外,給他帶來了空前的輝煌。天上,一架架銀白色的戰機,編織著嚴整的隊形,掠過閱兵場。人群更加激動,歡呼喝彩聲不絕於耳。裕仁平靜的臉上現出了笑容,眼光中流露出讚許。

時過不久,在遠離東京的武漢上空,也出現了日軍的戰機。日軍並不知道計劃已經暴露。下午兩點半,日本海軍第二航空隊出動三十六架重型轟炸機,在十二架戰鬥機掩護下,殺氣騰騰飛向武漢。

中國空軍三個大隊的十九架驅逐機和蘇聯誌願航空隊的四十五架戰鬥機,此刻已占據有利高度,等待日機進入布好的口袋。中蘇空軍的作戰方針是:一個機群在武漢東北巡邏,相機與日軍戰機纏鬥,迫使日軍戰鬥機與轟炸機分離;另一個機群負責保衛武漢市區,重點打擊日軍轟炸機。

日軍機群剛一進入武漢上空,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的九架И-15首先迎了上去。此時,敵我飛機數量為四比一。第四大隊不畏強敵,突入日機編隊,與日機展開“空中肉搏”。頓時,天空中一片沸騰。飛機的轟鳴,槍炮的震響,穿梭飛舞的機影,密集交織的彈道,把武漢上空變成了血與火的戰場。這場空戰,在中國空戰史上規模空前。

天空中硝煙彌漫,遮住了藍天白雲,眩目的閃光,奪走了太陽的光輝。日軍憋了兩個多月沒敢侵犯武漢,今天來勢洶洶。中國空軍不敢有半點疏忽,出手穩準狠。空戰激烈而精彩,慘烈而悲壯。武漢人哪裏見過這樣的場麵!發達的科技讓人們實現了上天的願望,又讓人們能在天空中展開生死搏殺,讓地麵上的觀眾看得眼花繚亂,驚心動魄!

第四大隊幾乎未曾錯過每一次大的空戰。半月前,他們剛在徐州會戰中大顯身手,令陸軍弟兄們感激涕零。李桂丹在上一次武漢空戰中犧牲後,毛瀛初繼任大隊長。這個年輕人繼承了前兩任大隊長的優良傳統,上任兩個月就讓日本人吃盡了第四大隊的苦頭。

這天開戰前,隊員劉宗武和陳懷民並駕齊驅。劉宗武很快發現了獵物,向陳懷民打個手勢,跟隨毛瀛初撲向左世保航空隊的機群。天津人劉宗武是第四大隊的主力隊員,身材魁梧,動作靈活,空戰中喜歡在敵機群中穿插往來,就像他在籃球場上擅長鑽縫插隙,伺機打擊對手。他的飛機撲入日軍機群,輕靈地上下翻飛,左躲右閃,趁一架日軍戰機沒注意,緊咬對方,射出一串子彈,打得日機直冒黑煙,然後變成一隻火球,爆裂開來。

“夠本了,再打中一架就是白賺。”他心裏念叨著。突然,他聽得當當幾聲,馬上判斷出是幾發子彈打中了他的座椅護板。“嘿,這玩意行!”他慶幸子彈沒能打穿護板,一個小角度急轉,把背後下黑手的那架日機讓到前麵,迅速地咬住對手,咬牙罵道:“媽的,該你嚐嚐老子的厲害了!”一串槍彈出膛,揍得日機腦袋垂下,向地麵栽去。劉宗武笑了,可他還沒笑出聲,就目睹了險惡的一幕,不禁失聲驚叫:“懷民,小心!”

在劉宗武右下方三千米的高度上,五架日機瘋狂地把陳懷民包圍在中央,陳懷民的處境凶多吉少。

今天開戰不到五分鍾,少尉飛行員陳懷民首先咬住一架日機,把它揍了下去。陳懷民首開紀錄後,一撥機頭,盯住了另一架日機。他的出色的戰鬥動作,引起了日軍注意。五架日機發瘋似的撲上來,狠命向他射擊。

陳懷民今天的戰果,是他擊落的第五架日機。半年前,日軍出動三百多架飛機空襲南京時,他駕駛二四零五號霍克飛機,與戰友們一起,擊落日機一架,擊傷四架。陳懷民被四架日機包圍,油箱被日機擊中起火,迫降長江,折斷了鼻骨。

傷愈後,母親對他說:“懷民,殺敵報國,無尚光榮,媽不扯後腿,可我有個心願,為了咱陳家不斷香火,你先結婚吧。”

陳懷民說:“我正在作戰,結婚會增加心理負擔,這件事以後再說吧。”

現在,陳懷民擊落了一架日機,立即招來了幾隻紅了眼的惡狼。今天剛一升空,他就有一種直覺:機身上標誌戰績的小星星又會有所添加,說不定能增添兩顆!半月前他撞毀日機時留下的腿傷還沒好利落,可他感覺自己狀態不錯。他相信,在天上廝殺,就是需要良好的狀態。

五架日機將他包圍,他自然不會不知道,但他一點也不慌亂。前方,毛瀛初也在與五六架日機周旋。第四大隊九架戰機闖入左世保航空隊二十多架戰機的陣營裏,哪有不受圍攻之理。但是,他們既然有膽量進來,就有辦法打出一片天空。二十一歲的陳懷民峰眉緊蹙,清秀的麵龐透著一股逼人的殺氣,隻有唇邊的絨毛透露他的稚氣。他已經走過了殘酷的征殺和死亡之路。他先後三次掙脫死神的懷抱,創下了擊落五架日機的赫赫戰績。他說:“我早已死過了,怎麼還會怕死!”

既然今天已經擊落一架日機,他就益發無所顧忌了。他繞到一架日機後麵,正要射擊,機身猛然一震,他胸口一陣梗塞。低頭一看,殷紅的鮮血從胸口噴湧而出。他恨恨地對後麵那架擊中他的日機掃了一眼,咬緊牙關,拉下圍巾捂住胸口。機身慢慢下墜,機尾冒出的黑煙越來越濃。

陳懷民在天上單機奮戰,但他決不是孤獨的。地麵上,許多雙眼睛正在注視著他。武漢的市民忘記了戰爭的危險,忘記了槍子炸彈隨時可能從天上落下,他們的眼光隨著陳懷民的戰機移動,恨不能插上翅膀,飛上天空,助中國勇士一臂之力。人們看到陳懷民的蘇製驅逐機中彈冒煙,發出一片沉重的歎息。人們關心著陳懷民的傷勢,擔心他的飛機會墜毀在地麵。突然,人們發現,陳懷民拉平了冒煙的戰機,人群中發出一陣雷鳴般的喝彩。

“好樣的!撤出去,快撤!”

“跳傘!快跳傘啊!”

地麵上觀戰的人群揮舞雙手,焦急地朝空中呼喊。陳懷民當然聽不見地麵的呼聲。他麵頰鐵青,兩眼冒火,咬緊牙關,使出最後的力氣,猛拉操縱杆,飛機拖著濃濃的黑煙,吃力地倒扣著向上翻轉了一百八十度,正好與後麵撲來的敵機照了個迎麵。在意識漸漸模糊的那一瞬間,對麵日軍飛行員驚恐的雙眼閃電般攝入陳懷民的大腦……

轟隆一聲巨響,兩架戰機撞在一起,化作兩團火球,飄向翠綠的大青山,墜向滔滔長江水。

地麵上高舉的手臂停止了揮動,時間仿佛凝滯在那一刻。這一幕是如此意外,如此悲壯,像一陣強大的衝擊波,震撼了每個觀者的心。人們的眼裏滲出了晶瑩的眼花,人們震驚,痛惜,驕傲,自豪,為空中的勇士,為不屈的民族。人們從剛才閃耀在空中的火球中,看到了標誌著一個偉大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無畏和悲壯。

陳懷民壯烈犧牲的當口,第三大隊趕來了,蘇聯空軍誌願大隊趕來了,天平開始倒向中蘇空軍。日本空軍飛行員的神經在陳懷民的壯舉麵前幾近崩潰,中蘇空軍強大的氣勢又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失去了精神的支柱,轟炸機掉頭就逃,驅逐機也隻是倉皇應戰。

中蘇空軍射出了一串串憤怒的子彈,為陳懷民報仇,為所有死難的烈士報仇。一架架日機在複仇的火光中燃燒,炸裂,飄落的機片在空中橫飛。不久前氣勢洶洶挑戰武漢的日機,現在完全失去了還手之力,陣腳大亂,成為中蘇空軍尋殲的靶子。武漢的天空成為一個巨大的火葬場,焚燒著來犯的日軍航空隊。

這時候,遠離武漢的東京皇宮,裕仁疲憊地穿過神殿,走在通往內宮的林陰道上。良子皇後出門恭迎,屈身請安。裕仁向她點點頭,徑直向裏走去。不知為什麼,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日本空軍的噩耗尚未傳來,裕仁的心情就有些灰黯了。他累了,野心勃勃的操勞,往往使他心緒煩亂。他有幾分驚訝,也有幾分擔憂,往昔那些精力充沛的日子到哪裏去了?“難道人這麼快就會衰老?”他感歎著時光的無情,生命的流逝,他忽然懷疑人的意誌究竟是不是萬能的,他和他的帝國,究竟能不能隨心所欲。

東京和武漢,仿佛是輪流上演著悲壯和喜慶。在東京的市民們從狂歡中平靜下來時,這邊的武漢忽然歡騰起來。節日的氣氛又籠罩著整個市區,報捷的報童們如箭一般衝上街道,衝進裏巷。人們很快獲悉了中國空軍在這一天裏取得的戰果:在不到三十分鍾的空戰中,擊落日機二十一架,其中驅逐機十一架,轟炸機十架;中國空軍損失驅逐機兩架,負傷三架,比分為二比二十一!

如此輝煌的勝利,如何令人不興奮!武漢在喧囂,在沸騰。政府官員、社團人士和普通百姓,蜂擁著奔向漢口王家墩機場。慰勞品在機場裏堆積如山,武漢花店裏的一大半鮮花,都被送到了這裏。人們熱烈地狂歡,紛紛打聽著一個人的名字。陳懷民,今天空戰中唯一的犧牲的烈士,吸引了觀戰者所有眼球的英雄,他的名字和事跡,迅速地在市民們當中傳播,通過他們,通過媒體,迅速地傳向全中國,傳向全世界。

陳懷民,武漢的衛士,武漢市民們虔誠地紀念這個年輕人。陳懷民路命名了,武漢人將一代又一代往來在這條路上。

第二天,馮玉祥為陳懷民賦詩一首,以紀念“四·二九”空戰,緬懷英烈:“舍身成仁同歸盡,壯烈犧牲鬼神氣。”

陳懷民的犧牲,還引出一段令全世界流淚的感人故事。人們在清理被陳懷民撞落的那架日機殘骸時,發現了日軍飛行員高橋憲一的妻子美惠子的照片,以及美惠子寫給丈夫的信,信中充滿了淒涼、孤獨和對丈夫的繾綣之情。陳懷民的妹妹陳難讀了這封信,提筆寫下《一封致美惠子女士的信》。她憤怒地控訴日本軍國主義者製造侵華戰爭的罪行,表達了對美惠子的關心。這封信撥動了億萬人的心弦。武漢各報相繼刊登,電台將它譯成多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香港《讀者文摘》把美惠子和陳難的信一起刊出,並介紹她們的通信。這件事轟動了全球,形成強大的反法西斯輿論。

日本空軍第二次在武漢遭到重創之後,又有一個月內沒有再敢侵犯武漢上空。直到5月底,日軍才恢複對武漢的空襲。

但是,中蘇空軍沒有消極等待。錢大鈞為了貫徹蔣介石關於主動出擊的指令,部署了一項非常漂亮的行動,令日本人瞠目結舌。

5月19日下午,兩架馬丁式СБ-10轟炸機,從漢口王家墩機場升空向東飛去,這兩架飛機的飛行員,是徐煥升和佟彥博。轟炸機上裝載的不是炸彈,而是寫給各界日本人的二十萬張傳單,上麵寫道:

中日兩國有同文同種、唇齒相依的親密關係,應該互相合作,以維持亞洲和全世界的自由和平;日本軍閥發動的侵略戰爭,最後會使中日兩國兩敗俱傷,希望日本國民喚醒軍閥放棄進一步侵華迷夢,迅速撤回日本本土。

徐煥升和佟彥博駕機經過南昌和衢州,到達寧波前進陣地加油,然後直飛日本,第二天下午抵達日本九州上空,一路奔襲,向長崎、福岡、久留米和佐賀等主要城市及四國的部分地區散發了傳單,然後安全回國,分別在玉山和南昌機場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