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刑風帶人將整個鶴城翻了個遍,搜查理由堂而皇之地貼在告示牌上——羅烈國使團途徑使團遭劫,凶手逍遙法外,凡提供線索者,賞銀十兩,提供有效線索者,賞銀五十兩,助官府捉拿真凶者,賞銀二百兩。
一時間,鶴城府衙的門檻快被百姓們踏破了。
原因無他,都是衝著賞銀來的,線索真假先不管,隻要提供就有十兩銀子拿,何樂而不為?萬一瞎貓碰上死耗子,線索真的起了作用,五十兩可是白送的。
鶴城百姓高興了,鶴城知府連步青哭了。
因為銀子都是從他府裏流出去的。
邢統領親自帶人來找他要銀子,他起初推說沒有。有也不能說有,在梁國,知府一年的俸祿也不過百兩,要是真拿出這麼多銀兩來,事後追究起錢的來路,他這個知府還做不做了?
可邢風不吃這套,二話不說,帶兵闖進了連步青的家宅,碰到值錢的就拿走,金銀器材一個不落,短短一個時辰就把連步青半個家搬進了當鋪。要不是邢統領最後列了個清單簽上大名當欠條,他這行為跟抄家也沒什麼區別。
你問連步青就心甘情願讓刑風搬?他當然不情願了。
隻是他沒有辦法。
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更何況刑風是刑大將軍之子。
連步青要真是個清廉之人,一本奏章上達天聽告刑風一狀,從此就與當朝大將軍勢不兩立了,還能在同僚之間掙個美名兒出來,可他不是。
他不僅不清廉,還是個名副其實的貪官。
刑風此舉看似魯莽,卻是魏書寒與謝任之反複商量深思熟慮之後采取的行動。
他們吃定了連步青不敢告刑風,且不說這些典當出去的財物來路不明,即使連步青豬油蒙了心參上一本,刑風也不怕。
因為刑風是為了盡管獲取線索才向連步青“借”的錢,等案子結了,再把東西贖出來還給他就是了。比起小小的地方知府,刑大將軍府裏想拿出千八百兩銀子來不過是小意思,去年單聖上下旨賞賜給刑大將軍的金銀就不止千兩了,拿來給兒子頂個罪名,再添上幾百兩也不算什麼。
反正就是欺負定了連步青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茹巧巧在從魏書寒口中得知這個計劃後,興奮壞了,雖然此舉頗有仗勢欺人之嫌,但在她看來,對付貪官就得用流氓手段,你跟貪官講道理,貪官魚肉百姓的時候講過道理嗎?
魏書寒見她躍躍欲試,大發善心,特地找了刑風,讓她全程參與“抄家”計劃。
連步青最喜歡的幾樣寶物,有一半是茹巧巧搜羅去的。
當鋪在知道這些東西是來自連知府家中後,礙於連知府的威名,也不敢壓太多價格,短短半日便湊齊了白銀千兩,又在半日內散去了三四百兩,連步青心疼啊,他生怕錢不夠,邢統領再帶人把他僅存的家底一塊搜去,親自守在衙門恐嚇前來報假線索的百姓。
官府查了那麼久的案子都沒找到幾條有用的線索,哪能半天裏就突然蹦出這麼多線索?
茹巧巧不高興了,她散錢散得正爽呢,隻是她本該關在魏書寒的院子裏,現在是假扮成士兵跟著刑風行動,不好出麵教訓連步青,於是悄悄溜回府衙後院向魏書寒告狀。
魏書寒正在翻閱送回來的線索,聽到茹巧巧的話,輕笑一聲,把錄成冊的線索遞給她。
“你先看看這個。”
“我又不怎麼識字……”茹巧巧嘟囔著翻開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