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回民之亂(1 / 3)

在金積堡一役結束後,左宗棠的兵鋒又指向了河州馬占鼇部回民軍。馬占鼇占據的河州屬於蘭州府,並且與省城相連接。因而河州回民軍對陝甘總督治所蘭州構成直接了威脅。

河州地界,自從陝甘回民起事以來,就已經完全脫離的清廷的掌控。左宗棠審時度勢令劉明燈部從馬盤向安定方向前進,同時令徐文秀部從靜寧開向會寧,逐步造船修橋,渡過洮河,修治蘭州大道,以利運輸軍資火藥在靜寧儲備。左宗棠強調要穩紮穩打,等到糧食足備、橋梁修成時再進兵,比較穩妥。

8月,左宗棠決定兵分中、左、右三路部隊合力進攻河州,各部隊分路前進。左宗棠則率親兵從平涼進駐靜寧。

到了9月,清廷得知俄國人侵占了新疆重鎮伊犁及周圍地區,即命左宗棠為收複新疆做準備,首先全力攻取肅州。左宗棠調徐占彪的靖遠部隊六千人,從涼州和甘州趕赴肅州。他分析甘肅的形勢,改變原定先攻河州後攻肅州的計劃,決定同時並舉,急派記名提督徐占彪統率蜀軍馬步十二營向肅州推進。

左宗棠取道會寧,抵達安定,集結各部,決定先取康家岩。同時,他又派遣徐文秀、劉明燈兩部從安定分路搜查前進,想要將回民軍驅趕到康家岩,加以聚殲。徐文秀部前進到好麥川,剛好遇到回民軍騎兵二千人,將之擊敗,追到沙合嶺。第二天冒雪前進,越過馬寒山,抵達東溝,直逼回民軍卡壘,將其攻破。當天,劉明燈部抵達新田鋪,攻破新岩堡和孫家堡。回民軍全部撤進康家大堡。清軍會師合圍。回民軍突然棄堡,向洮河狂奔。清軍壓迫過去,擊斃大批回民軍。清軍占據各堡,設立營壘。

回民軍將精銳部隊駐守在康家岩周圍的三甲集、太子寺、大東鄉等據點,作為河州的門戶。左宗棠發現,從康家岩渡河,河岸險峻,水流湍急,對岸有鄧家灣和邊家灣堅壘,防禦森嚴,倉促間無法過渡。於是,他命令中路軍從狄道架設浮橋先渡。

傅先宗、楊世俊各部渡河完畢,分別在西坪、三義河紮營,派遊擊何建威所部扼守陳三坪,開始攻打三甲集。回民軍在高家集、紅莊、胭脂山一線阻擊,又在黑山頭、大坪山修築堅壘,護衛三甲集。清軍會攻高家集,攻破八座壁壘,乘勝攻下紅莊和吉家山各堡,擊斃二千多人。劉明燈、徐文秀兩部從康家岩西渡,副將睢金城、喻有才等人戰死。

不久,徐文秀部開炮炸裂對岸的一座炮壘,牽船急渡,但因水流太急,終於無法橫渡。徐文秀請求繞道狄道渡過洮河,奔赴黑山頭,以橫搗三甲集。左宗棠對他的計劃深以為然。可是,左宗棠發現黑山的回民軍壁壘太多,仰攻須費時日,而洮河上遊的清軍兵單,擔心回民軍乘虛偷渡,便命令徐文秀部不要繞道。

這時,王德榜和朱明亮來到左宗棠軍營,總理營務。左宗棠令他們率領二千兵力,從狄道渡過洮河,會同楊世俊所部奔向八羊溝,又令徐文秀、劉明燈兩部修築浮橋,等到王德榜部抵達八羊溝,便在東岸列隊渡河。

王德榜、朱明亮部順利渡過洮河,他們觀察地勢,發現隻要占據石鼓墩,便可左攻黑山頭,右扼邊家灣。11月17日淩晨,二將指揮部隊在石鼓墩上修築兩座壁壘。天明時,回民軍主力來攻,東岸的徐文秀見友軍已經占據石鼓墩,急忙架橋截流,渡到河西。回民軍連忙撤圍,奔赴邊家灣,協助防守。朱明亮率部從石鼓墩山上衝壓而下,立刻攻破邊家灣壁壘。徐文秀和劉明燈部移駐西岸。

傅先宗部攻打黑山頭,徐文秀等部攻打鄧家灣。一萬多名回民軍從三甲集趕來增援,徐文秀分兵阻擊援軍,同時加緊攻擊壁壘,到黃昏時終於攻破,增援的回民軍也大敗而歸。於是,清軍騎兵沿岸掃蕩,步兵上山追擊,從鄧家灣到三甲集,附近的堡寨全部攻破。傅先宗部也攻破黑山頭的回民軍兵營,追逐幾十裏,急殺大批回民軍。

傅先宗部進駐三甲集背後,派敖天印、王銘忠部接連攻破三甲集以西的莊堡。王德榜等部從黑山南進三甲集前方,楊世俊部也攻破了胭脂、三川的各個軍營,趕來會師。清軍大舉進攻,回民軍憑牆守禦,發炮擲石。清軍各部冒險猱攀而上,從淩晨5點打到下午3點,從四麵登牆,擊殺幾千人。馬占鼇奪門而逃。

清軍掃平三甲集,合兵進攻大東鄉。從山口、甘坪到大貝坪一線,回民軍修築了幾十座壁壘。清軍各部分路猛攻,將所有壁壘全部攻破。各部會攻大東鄉,山口守軍望風而退。敖天印所部留守穀口,作為援應,各部陸續推進二十裏。這時,回民軍的伏兵從四山殺出,清軍拚死抵抗,敖天印聞警,急忙沿穀口殺入,兩下夾擊,清軍各部才安全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