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被劉秀解決的是為他哥哥複仇的赤眉軍。公元27年,劉秀在崤底(今河南澠池西南)設下埋伏,成功伏擊了赤眉軍主力,把王莽帝國送進墳墓的綠林軍和赤眉軍至此使命完成,退出曆史舞台。
消滅赤眉軍的兩年後,劉秀打響了一場針對豪強政權和王莽時代地方官政權的內戰。從公元29年拿東海王董憲開刀,到公元36年消滅盤踞漢中的公孫述,劉秀用了七年時間,終於打完內戰,恢複西漢疆土,完成了中國的統一。所有人都必須承認,這個毫無大誌的人居然奇跡般地複活了西漢王朝,成為中華世界的主人。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劉秀打破了人必須有遠大理想的毒雞湯,近乎小農意識的他之所以取得天下,成功密碼共有以下幾條。
第一,劉秀生性敦厚,具備諸如真誠、高度自律、立己達人等美德,這些美德很容易獲取他人的認同和信任;第二,劉秀擁有與生俱來的用人天賦和軍事天賦,比如在和赤眉軍的戰爭中,他能當機立斷臨陣換將,讓擅長打農民起義軍的馮異取代統帥鄧禹,這是用人天賦,至於軍事天賦,他用了兩年時間就掃平了無數個河北變民集團,中國曆史上的開國皇帝能用兵如神者,劉秀能進三甲;第三,劉秀深諳人性,並懂得順應人性,耿純隻說了一段“攀龍附鳳”的話,他馬上醒悟,立即稱帝;第四,他有著讓別人嫉妒的好運氣,劉玄不殺他是運氣,非但不殺他,還把他放生到河北自由創業是超級好運氣,統一戰爭中的對手,全是二把刀,這種運氣簡直是踩了無敵狗屎,好運氣是任何成功人士都諱言但卻絕對存在的密碼。
劉秀完成統一後,發現中華世界亂了很久,他決心整頓,讓中華世界重現久違的和平與秩序。中國曆史上大多數統一天下的皇帝都有這種善念,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責任心,一念發動即是行,劉秀能有這樣的念頭,就證明他是封建王朝的一個合格皇帝。
他整頓中華的思路是重啟傳統:沿襲西漢帝國封建製(封劉氏成員為王)和郡縣製二合一的製度。這是因為在他打天下的過程中,有很多皇族成員出力不少,比如皇後郭聖通的舅舅真定王劉揚,就為劉秀平定河北立下大功勳。而對於功臣群體,劉秀軟硬兼施,讓他們告老還鄉,享受榮華富貴。另外就是把天下大權全部集中於首都洛陽,而洛陽政府的權力又集中於皇帝。棄功臣不用,但又不能如朱元璋那樣卸磨殺驢,所以劉秀在物質與名譽上給予功臣最大恩惠。物質上,退休的功臣有房,有馬車,更有老百姓望洋興歎的龐大土地;名譽上,搞了個功臣紅花榜,號稱雲台二十八將。放棄功臣而不用又必須用人,劉秀的方式是使用儒家知識分子。也許在劉秀看來,儒家培訓出來的知識分子極度尊君,對君主沒有危害,又能以民為本,可鞏固他的政權。
為了讓各地官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劉秀恢複了被劉徹廢除的刺史(監察官員)一職,讓刺史們每年都去地方監督、懲罰官員。同時,雖然集權於首都,但仍然給予地方行政自治資格。東漢帝國的地方官權力非常大,州的長官稱為牧,州所管轄的郡的長官稱為太守,州牧和太守可自作主張任命下屬,同時還掌握管轄區內的軍隊,是名實相符的軍政長官。東漢末年,各州牧稱王稱霸,就是劉秀此時埋下的炸藥。
如何走一條治理王朝的新道路,劉秀深思熟慮之下,決心堅定祖宗們的道路,全盤複製西漢王朝,這就叫道路自信。
西漢王朝初期,采用的是黃老無為之治,劉秀沿襲前人,用三種方法恢複國家力量:一是儉,二是慈,三是不折騰(不敢為天下先)。在儉上,劉秀以身作則,節製心中的欲望,勤儉持國,他穿素衣,吃粗茶淡飯,耳不聽音樂,手不持珠玉。簡化後宮組織,控製賞賜。
西域有國進獻千裏馬,劉秀得知這畜生居然吃特別昂貴的草料,馬上釋放,任其自生自滅。皇帝的一切和政事無關的活動,諸如狩獵、水上遊玩等,全部取消。更有意思的是節省紙張(當時是木片),劉秀所書寫的內容一劄十行,劄是紙張未發明前用來書寫的小木片,一塊小木片上的文字通常為三到五行,劉秀卻寫十行,字字如螞蟻,這說明他節儉得有些變態。有些年紀大的臣子看他的木劄,總是容易看串行。領導人節儉,下麵的人不敢不節儉,大家都照著領導人的模樣或真或假地做,效果顯著。
第二條是仁慈,劉秀在位三十五年,多次頒布減輕百姓賦稅、釋放奴隸的政令,對中國之外的戰爭即使是正義的,也不輕易動兵戈,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同時抑製豪強勢力,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愛民政策。對百姓仁慈的同時,他對官員卻極為苛刻。劉秀喜歡親自麵試行政官,代表著最高權力的尚書台官員,無論官職大小,全由劉秀親自審核。任何官員稍有失職,立即嚴厲懲處。按常理,官員被選入帝國最高權力機構應該高興,可人人都愁眉苦臉。因為東漢帝國的尚書台是刑場,尚書台除第一任長官鄧禹全身而退外,其他諸如伏湛、侯霸、韓歆、歐陽歙、戴涉等,要麼被免職,要麼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