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深知國力未複,讓它們按自己的意誌選擇前途。各國悲歎之餘,隻好倒向凶殘的匈奴懷抱,但它們對慈悲的中國,念念不忘。
西域脫離中國,中國並不怨恨,因為人心在重大利益和災難麵前,不能經受考驗。公元73年,東漢帝國對匈奴開戰,在新疆哈密之戰中,軍中有個叫班超的將領表現不俗。他以小股機動部隊和匈奴一支主力奮戰,居然取得大勝,其勇氣和臨場反應讓總指揮竇固眼前一亮。
竇固想到讓西域各國重新歸附中國的計劃,認為班超定能勝任,於是派他出使西域。班超出身史學世家,父親班彪和哥哥班固都在國家曆史館寫史。班固深受家學熏陶,認定史書是真經,曆史上的偉大人物才是聖人和神仙,而做聖人和神仙的途徑隻有一個:用光輝的行動取得成績和名譽,從而被載入史冊。於是他扔掉毛筆歎道:“大丈夫當效仿曆史上的偉大人物建功立業,怎麼能在筆杆子下蹉跎終生?”這就是“投筆從戎”。
有些人喜歡戎馬生涯,並非好勇鬥狠,隻是因為心中有光,希望能照耀自己和其他人。愛好和平的中國人反對侵略,但不反對正義的戰爭,一旦有正義之戰,他們會如饑似渴地投入其中。
班超在編寫曆史的過程中,學到很多臨事之策,由此,他不但是合格的人生規劃家和史學家,而且是個知行合一的專家,能快速將行動正確地實現。
竇固隻給了班超三十六個非戰鬥人員,他叮囑班超,西域各國懾於匈奴淫威而臣服,但內心深處對中國仍有感情,能不動刀就不動。班超說:“當然。”
他審視西域地圖,認為應先易後難,先南後北,也就是先勸服西域南道各國,再解決西域北道各國。在南道,他首先接觸的就是鄯善王國(今新疆若羌)。鄯善王國和中國的關係最親,迫於壓力才投靠匈奴。班超抵達鄯善王國後,國王流下久旱逢甘雨的淚水說:“終於等到你們了。”班超也流露真情說:“好久不見,中國很想念你們。”
於是,雙方談論重新結盟對付匈奴。鄯善王滿口答應,可當他看到班超隻帶了三十餘人時,不免疑慮。幾天後,班超發現情況有異,首先是工作人員對他們的態度開始變得無禮;其次是夥食越來越差;最後是鄯善王不再露麵。
班超通過各種蛛絲馬跡判斷,必然是匈奴人派了使者來,鄯善王擔心中國已不是從前的中國,所以猶豫不決。班超馬上強闖鄯善王王宮,在那裏果然發現了匈奴使者,一切真相大白,班超就當著匈奴使者的麵,發慷慨激昂之詞,痛斥匈奴對西域各國的迫害,重申中國的仁慈。
鄯善王臉色慘白,但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班超回到招待所後,集合同事開會。同事們很悲觀地說:“如今隻能等鄯善王做決定了。”
班超說:“不對,不能把解決問題的手柄授予別人,要想事情成功,必須抓主動權。”
同事們說:“與中國合作與否,主動權不在咱們這裏,而在鄯善王那裏啊。”
班超腦洞大開說:“對啊,所以咱們要搶主動權啊。我決定,先發製人幹掉匈奴使者團,如此就斷了鄯善王首鼠兩端的念頭,讓他隻能投靠中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成大事,必須冒險。這就叫富貴險中求。”
跟隨班超來的人全是英雄人物,他們同意班超的見解。當天夜晚,班超率領同事們突襲匈奴使團,將其全部消滅。鄯善王這才下決心,重新歸附中國。
鄯善王國的回歸在洛陽城掀起狂喜熱潮,班超被委以重任,繼續開辟西域南道,並帶領三千人馬再次奔赴西域。臨行前,竇固認為士兵太少,欲補充到一萬,班超說:“三千人足夠,多一個都是累贅。”
西域南道有兩個強悍的王國,它們是剛取代莎車王國(今新疆莎車)的於闐王國(今新疆和田)和疏勒王國(今新疆喀什)。班超先抵達於闐王國,要它接受中國保護而放棄匈奴庇護。於闐王大笑說:“中國當年未對我們的苦求做出回應,現在匈奴幫我取代莎車王國坐上老大的位置,我怎麼可以恩將仇報?”
班超也大笑,回到駐地等待時機。匈奴使者得知班超到來,就給於闐王出餿主意說:“要班超把坐騎送來殺掉祭祀天地,殺殺他的銳氣。”於闐王頭昏腦漲地讓人去向班超索取坐騎,班超就在於闐王國城外殺掉來人,並聲色俱厲地指責於闐王不識好歹,威脅他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於闐王這回傻眼了,他知道班超在鄯善誅殺匈奴使者的壯舉,很擔心真的惹禍上身,又因為他得到消息,北部匈奴在和中國的戰爭中連連敗北,於是下令殺掉匈奴使者,宣稱接受中國的偉大友誼。
於闐王服軟,疏勒王兜題得知後馬上魂不附體,兜題不是疏勒人,而是被匈奴強行立為疏勒國國王的。班超抵達後派使者去見兜題,囑咐使者說:“疏勒人並不真心效忠兜題這個外來戶,你見機行事,如果兜題不投降,馬上捉拿,不會引發巨變。”
使者按班超的指示,在麵見不肯歸附的兜題時突然出手捉拿,班超知道消息後,立即衝入疏勒城,斷然取消兜題的不合法統治地位,立了前疏勒國王的侄子為新疏勒王。疏勒國也重投中國懷抱。西域南道諸國見兩個老大已改邪歸正,馬上擊殺國內的匈奴使者,向中國送上鮮花和掌聲。至此,西域南道被班超順利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