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太子妃中,王娡與眾不同。她曾為人婦,為人母,不僅光彩照人,而且成熟,富有風韻,身上又不時地體現出一個母性的溫柔,盡顯女人的魅力。很快,她就成為太子劉啟最寵幸的女人之一。她為劉啟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在劉啟成為皇帝後,兒子劉徹被封為膠東王。
劉嫖看中王娡的潛力,決定扶植她取代栗姬。王娡是個冰雪聰明的女人,她不像高傲的栗姬那樣感情用事。當劉嫖找上門要求把女兒嫁給劉徹時,王娡幾乎沒有遲疑地滿口答應了。其實,這時劉徹也不過隻是個五六歲的小男孩,遠不到結婚的年齡,劉嫖的女兒陳阿嬌也隻是一個未成年的小女孩。所以,這隻是一個政治上的婚姻,隻是兩個強勢女人聯合的標誌。
據野史記載,劉嫖曾經抱著小阿嬌,問劉徹說:“你想不想討個媳婦呢?”劉徹很乖巧地答道:“想啊。”劉嫖就指著身旁的其他女子:“這些人你喜歡嗎?”劉徹都搖搖頭。最後她指著坐在自己膝上的女兒陳阿嬌問道:“阿嬌好不好?”劉徹笑著說:“好。若討得阿嬌為媳婦,就蓋個金屋藏起來。”這就是所謂“金屋藏嬌”的來曆。劉徹的乖巧令姑媽劉嫖歡喜得不了得,她多次遊說漢景帝,終於把這一對小男女的婚事定了下來。
劉嫖與王娡結為親家,使得王娡獲得了強有力的支持者,為她取代栗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嫖開始執行她的第二步計劃,她又在漢景帝麵前極力讚稱劉徹。確實,劉徹雖然年紀小,但聰明乖巧,連漢景帝也十分喜歡。不過,廢黜太子終究是件大事,漢景帝不能不小心謹慎地考慮。
王娡也是個有心機的女人。她知道栗姬在漢景帝心中的形象已經一落千丈了,為了徹底扳倒栗姬,又想出了一個火上澆油的計劃。她暗地裏慫恿一些大臣向皇帝奏報,請求立栗姬為皇後,有大臣不明底細,還自以為可以立一功哩,便向皇帝寫了一折奏書。奏書這樣寫道:“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太子的母親,應該要尊為皇後。”
不出王娡所料,漢景帝看到該大臣的上書後,勃然大怒,認為是栗姬是為了當上皇後,勾結大臣,拉幫結派,公然威脅皇帝,他怒氣衝衝地說:“這個事是你能說的嗎?”下令處死該大臣,並廢去劉榮的皇太子位,貶為臨江王。
至此,栗姬完全失寵,連見皇帝一麵也不可能了。這位失落的女人最後鬱鬱而終。
皇太子劉榮被廢黜了,意味著新一輪太子之爭又開始了。
竇太後仍然希望兄位弟承,由梁王劉武繼承皇位。漢景帝起初答應了,但在征求大臣們的意見時,遭到袁盎等人的強烈反對。袁盎力諫說:“萬萬不可。春秋時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結果禍亂頻生,持續了五代。小不忍則害大義,這是《春秋》所闡述的道理。”在袁盎等人的反對下,竇太後最後不得不放棄由劉武繼承大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