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 在發掘鴿子堂東坡時,裴文中采用了先挖深溝,探明土層內部情況,再打格分方進行發掘的方法,使發現的化石方位更加清楚,並防止疏漏。
1933年 對山頂洞進行係統發掘,發現了屬於晚期智人的山頂洞人完整的頭骨,以及分屬七八個男女老幼不同個體的化石。其中一個60多歲的男性老人,保存最好,上下頜牙齒完整無缺,並保存有骨盆、肩胛骨和一對大腿骨。另外,還發現許多裝飾品和一枚骨針。
1934年 3月15日,步達生由於心髒病發作,猝死在辦公室裏。這一年的發掘除山頂洞外,拓寬了發掘麵積,從鴿子堂洞以西延展到山頂洞洞口處。這一年投入人力最多,僅在鴿子堂最多時就投入了120人,花的力氣也最大。6月,從頂部向下發掘後不久,在山頂洞洞口的下坎處找到了“北京人”成年個體的左顳骨和一塊下頜骨,以及多以燧石打製的石器。
1935年 年初,魏敦瑞受聘來華接替步達生的工作,裴文中到法國留學,周口店的發掘工作由賈蘭坡主持。6月開始發掘鴿子堂第6層。秋季,賈蘭坡為了尋找新地點,打算3年內調查周口店方圓100公裏內的所有洞穴。
1936年 6月發掘到第7層,發現不少獼猴的牙齒和下頜骨。到第8—9層發現了一個完整的獼猴頭骨,以及很多石器。6月28日,發現了2顆人牙。6月29日和7月2日找到2小塊頭蓋骨化石。在秋季發掘中,11月15日上午9時半和下午4時許,賈蘭坡發現了2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11月26日上午9時多,賈蘭坡又發現了第3個頭蓋骨化石。12天之中發現了3個頭蓋骨化石,再次震驚了中外學術界。
1937年 4至5月間繼續發掘。在第8—9層底部發現人頭骨殘片:1塊眉脊、成年人的5顆牙齒、1塊成年人的下頜骨殘片,以及保留了6顆牙齒的上頜骨。那塊眉脊與第二個頭骨相拚,嚴絲合縫。7月7日,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7月9日,周口店的發掘工作停止。
1938年 5月中旬,在周口店留守的3名工人趙萬華、董仲元、肖元昌被日本兵殺害。6月9日,協和醫學院總務長博文下發公函,發給每位死難者家屬一年的工資,以示撫恤。
1941年 春季,魏敦瑞離開北平去美國,不久新生代研究室解散。為了防止周口店發現的“北京人”化石和山頂洞人化石等珍貴化石被日本人掠走,11月底,把它們裝入2個木箱,準備運往美國暫時保存。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2箱化石全部丟失,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