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情境中,人朝著追求的目標努力,卻由於命運的乖戾、人生的無常,使他為達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反倒變成了阻礙成功的絆腳石;為避免某事發生而采取的防範性舉措恰恰又導致了不希望發生的事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甚至希望中的盾牌變成了當胸刺來的長矛。這樣,他的計劃、企盼、渴求被始料不及的事態變化所幹擾,遭遇挫折並走向了願望的反麵。這種目標與實現的南轅北轍,主觀努力與客觀實情的事與願違就構成了情境反諷。情境反諷又稱為情態反諷,其中包含了戲劇性的事態發展,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它又與戲劇反諷、事件反諷相近相似。這特定的藝術情境可以是局部性的一個事件、一個場景,也可以是全局性的貫穿始終的事件鏈索和整體背景。黑格爾在《美學》中就談到過喜劇中的情境反諷,他說:“劇中人物設法欺騙旁人去實現自己的目的,冒充幫助旁人促進他們的利益,而實際上卻把他們引上錯路,結果是偽裝的揭穿導致他自己的毀滅。他的對方往往也使用一種反欺騙的欺騙手段,偽裝真正相信行騙者的誠實,把他放在同樣受騙的地位:一個騙來,一個騙去,這樣就產生出無數頂有趣的顛來倒去的情境。”
情境反諷可以說是較早出現和較為常見的反諷形式,它普遍地存在於古今中外小說中,俯拾皆是、不勝枚舉。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中,除了《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在曆經九九八十一次磨難後,最終取得真經實現理想之外,其餘三部從作者創作的主導傾向看,則都可以見出事與願違的遺憾:《紅樓夢》裏寶黛愛情故事的悲劇性結局;《三國演義》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一心保蜀望成偉業的宏願,終因大勢所趨和劉禪的昏庸無能而化為泡影;《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報國無門被逼落草為寇,宋江等人祈望以招安的形式為國效力、為民造福,卻落得個眾兄弟亡散的慘烈下場。西方經典名著中,情境反諷也比比皆是:於連一心想往上爬卻最終鋃鐺入獄、身首異處(《紅與黑》);安娜·卡列尼娜對自由浪漫愛情的追尋終未能如願,隻能以葬身車輪來了斷塵世情緣(《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自以為覓求到的是甜美的愛情,不料卻是受盡愚弄,與人始亂而終遭遺棄(《包法利夫人》)。不過,在這些小說中,情境反諷並不是作為主導力量在起作用的,反諷意義也不是小說所要昭示的主題意義的全部所在。而在那些內部貫穿著反諷基調的小說中,反諷在情節的發展、小說結構的設置、人物性格的塑造、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處理等方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情境反諷普遍存在於小說的藝術情境之中。生活中,夢幻成影、美夢如煙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著,因而,小說可以通過反映生活常態的藝術情境來體現反諷意味。小說對生活常態的情境反諷的表現主要有現實性情境和曆史性情境兩種形態。其一,現實性情境。劉震雲的《新兵連》、《單位》、《一地雞毛》、《官人》,池莉的《煩惱人生》,方方的《一波三折》等,都是在日常現實生活的情境中使人物麵對人生無法回避的矛盾,如情感與理智、主觀與客觀、社會與個人、理想與現實,人物在掙紮、抉擇、奮鬥,卻越努力越遠離希望,越渴望解決矛盾,越深陷於矛盾的漩渦,最終落入種種難以言明的困窘境遇之中。《煩惱人生》中印家厚從半夜兒子摔醒,到排隊洗漱如廁、帶兒子擠公車、遲到一分鍾獎金被扣、與女徒弟的情感糾葛、對昔日戀人的回憶……呈現在讀者麵前的是普通人單調而充滿煩惱的一天生活,作者在此現實性情境中以一雙飽含反諷意味的眼睛不露聲色地審視著社會人生。其二,曆史性情境。作者將視線投向曆史生活情境,讓讀者在反諷視境中重新審讀曆史獲得新的體驗與發現。我們從陸文夫的《唐巧娣翻身》、張煒的《古船》、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對“文化大革命”那段貌似嚴肅、革命、熱情、純潔的特殊曆史年代的描述中,能夠讀解出小說實質上充斥著的荒唐、可笑、可悲與無奈。《唐巧娣翻身》圍繞著隻字不識的老工人唐巧娣和曆經磨難的知識分子“我”的命運遭際展開了敘述,“創作重心在於高度概括解放初到‘文革’剛結束這一段生活流程”,作者凸顯的是“曆史的荒誕造成了人性的變形”。小說也可以通過超現實地虛擬一具有假定性和變態性的情境或事件來製造情境反諷。如王蒙的《冬天的話題》、《球星奇遇記》,鄧剛的《全是真事·出差》,王朔的三部係列小說《頑主》、《一點兒正經沒有》、《你不是一個俗人》即是此類。諶容的《減去十歲》、《生前死後》是這類情境反諷中的出色之作。一紙文件令時光倒轉,人們可以重新安排生活(《減去十歲》),林大江陰差陽錯地被當成死者的哥哥參加自己的追悼會(《生前死後》)。小說以荒誕離奇的背景、事件為起點,在人物、情節“順理成章”的進展中,折射出世人的種種心態,凝聚了對人生的感喟與品味、對生命的困惑與追求,昭顯了現世人生中普遍存在著的乖張和謬誤。小說還可以在生活常態中加進某些變態性的東西,如馮驥才的《神鞭》、《三寸金蓮》、《陰陽八卦》,就是在常態世相中給“傻二”的辮子、香蓮的“三寸金蓮”、“惹惹”信奉的“陰陽八卦”籠罩上了某種神秘、荒誕的奇異色彩,在常態與變態情境的背離中,完成了反諷,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獵奇、熱衷於怪癖的文化痼疾和民族病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