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一章(1 / 3)

意象是古今中外文藝理論共同運用的一個概念,然而,對它的界定卻是眾說紛紜。一般地,意象至少有以下四個層麵的意思:自然之象(物象);意中之象(心象);藝術之象(形象);象外之象(意境或境界)。我們這裏談論意象時取的是藝術形象這一層意思,它是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在藝術作品中相應契合、交融統一的產物。意象具有多種品格,其中,象征品格是意象內在具有的一個重要特性。薩特曾經說過:“意象的功能是象征性的”,並認為這種象征功能並非從外部附加到意象之中,而是由於“意象在本質上,在其本來的結構上就是象征性的”。意象是由“意”--觀念情思和“象”--物化形式這兩項構成的。這就與由象征體和象征義構成的象征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意象與象征兩者的結合就形成了“象征意象”。我們可以把象征意象看做是由意象的象征義和意象的象征體兩項構成的。前者指意象的象征內容,是某種抽象的哲理、情感或精神意蘊,後者是承載意象的象征意旨的物質載體,是由語言文字、線條色彩、聲音旋律、姿態動作等物質媒介構成的實體形象。當然,這兩項實際上並非彼此孤立、畛清域明的,而是主客統一、水乳交融的統一體,我們隻是為了分析的簡便,才作出了上述的相對區分。

意象象征體和象征義結合時有兩種不同的構成方式。一種是意象的象征體和象征意旨幾乎完全相應相契、表裏一致。我們在藝術作品中接觸到的多數都屬於此種情況。如緣於生活中人們約定俗成的橄欖枝、白鴿與和平,獅子與勇敢,鮮花與美女,玫瑰與愛情等意象象征體與象征意旨之間就是應合關係。艾略特的《荒原》以“荒原”象征著西方現代文明中信仰的迷失、價值的淪喪和情欲的泛濫,以史詩時代的英雄品格來諷喻西方現代都市生活的墮落。新時期小說中,李國文的《月食》中的“月食”意象,象征的就是左傾路線帶給主人公伊汝和人們的不幸,但這種慘淡的日子是暫時的,如同月食一樣,雖然一時間天昏地暗,但月食過後,仍將充滿光明,月亮仍將“亮堂堂地照著我們”。意象象征體與象征意旨的這種相契合的構成方式的特點是意象象征體形象鮮明,意象的象征意旨與之相應同向發展,鮮明易睹。

意象反諷是意象象征體與象征意旨結合的另一種情況,兩者之間不是契合關係,而恰似悖逆乖離,正是通過象征體與象征意旨兩者之間的背反,在矛盾統一體中體現了濃鬱的反諷意味,在強大的藝術張力和予人強烈的心靈震撼中更好地傳達意旨。賈平凹的《油月亮》中數次提到盛著餃子的碗裏漂浮著的皆是半圓如小月的“油月亮”這一意象,卒章在一個“夜空清靜,半輪月亮一派銀輝”的夜晚,通過被判處死刑的歇斯底裏殺人狂尤佚人之口道出了餃子店賣的是人肉餃子這一令人發指的事實,並指出各種食用油的油珠花兒都是圓形的,隻有人油才是半圓形的。這與碗中盈盈的油月亮意象和靜夜半輪明月的景致的清新浪漫韻味完全悖離,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與衝擊,這一悖逆和衝突也深刻地反映了在美好光環下掩藏著人性醜陋邪惡的一麵,讓人掩卷深思。

蔣子龍的短篇小說《早晨》,題目所包蘊的“早晨”意象令人遐想到晨曦、朝霞、旭日,進而聯想到“隻爭朝夕”、“一日之計在於晨”等振奮人心、予人希望與憧憬的美好語詞。然而,小說的內容卻與此意象相背離,形成了強烈的反諷意味:身為局長的辛寧清晨被噩夢驚醒;晨泳健身時卻又因目睹奇形怪狀的種種肥胖和各懷功利目的的遊泳而興致大敗;上班處理糾紛時,因當事人身份的特殊而將簡單的矛盾複雜化。理想的“早晨”與現實的早晨之間的反差,也顯現了理性與現實之間的反差。

人物的行動朝著與人物的願望相反的方向發展,使人物的理想幻滅,行動顛覆了願望,行動本身也成為無意義的活動。在許輝的《康莊》中,一群城市知識青年厭倦了塵世生活,寄希望於虛幻的彼岸世界--“康莊”,認為“到了康莊,就一切問題都解決了”。當虛無成為追求的目標時,實在的此岸世界就被廢置漠視了。於是,他們遊戲人生,生活也以同樣的方式懲罰他們。一二十年後,當耽於幻想又不得不入世的他們遊弋於虛緲的彼岸世界和堅實的此岸現實之間,被折騰得心灰意冷,身心疲憊時,驀然回首,才發現康莊並不在幻想的彼岸,而就在自己身處其中的此岸。寄寓美好理想的“康莊”意象到頭來就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的現實人生。小說中的人物越是厭惡生活,越企冀迫近康莊這塊心中的聖地,卻事與願違,愈加遠離了真切的康莊。意象反諷與情境反諷在這裏得到了和諧統一,人物用時間和生命付出的沉重代價使人生的價值、追求等終極問題在反諷意義中不再虛妄懸浮,而是現實地促人深思。《康莊》中那個既具體又抽象的“康莊”所引起的神秘美好但又不可及的幻想,構成了這樣一種反諷情境:人物處在一個怪圈之中,行動始終處於它的製約之下,任你往複追求,結果終歸徒勞。在這裏,人物用時間和生命付出的巨大代價與事情的逆反結果構成了強烈的反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