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容易寫錯的詞(13)(1 / 3)

“汙穢”指不幹淨或不幹淨的東西,名詞、形容詞兼有。

汙蔑 誣蔑

辨析:

“汙蔑”與“誣蔑”常常通用,在一般文章裏看不出明顯的區別。

“汙”指髒、弄髒、髒東西等。“汙蔑”指以不實之詞詆毀他人,又指玷汙。“誣”指捏造事實。“誣蔑”指捏造事實,壞人名譽。

“汙蔑”適用範圍廣,包含“誣蔑”。

無微不至 無所不至

辨析:

“無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細心周到,沒有一處細節達不到。多用於褒義。

“無所不至”有兩個意思,一是形容活動範圍極其廣泛,沒有達不到的地方;第二表示能做到的都做到了,而且專指做壞事,用於貶義。“無所不至”一般不體現褒貶的傾向。

毋忘 勿忘

辨析:

“毋”與“勿”都是文言詞,意思相近,都表示禁止、不要的意思。現代書麵語用“勿”較多,“毋”也偶爾用到。

“毋”與“勿”的區別主要在語意的輕重上。一般來講,“毋”較輕,偏重於提醒;“勿”較重,偏重於禁止。

X

吸取 汲取

辨析:

“吸取”是個常用詞,表示吸收、采取,多指把有益有用的東西吸收過來為我所用,適用範圍較廣。

“汲取”也表示吸收,但更側重於“汲”,指從下往上打水,後引申為從源泉中吸收有用的東西。適用於知識、力量、經驗、精華、營養等。“汲取”的東西一般都是積極的、好的東西。

希望 期望

辨析:

“希望”指心裏想達到某種目的或出現某種情況,適用的對象範圍比較廣。“希望”還可作名詞,表示成功的可能性。

“期望”表示對未來有所希望,側重點在期待,即盼望、等待。多用於比較大、比較嚴肅的事,一般是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

相對而言,“期望”比“希望”的感情更深沉、切實、厚重一些。

習用 襲用

辨析:

“習用”和“襲用”,都是動詞,都有使用的意思,但側重點各有不同。

“習用”,指經常用、慣用,側重於使用的經常性。“襲用”,指沿襲采用,強調照搬原有的事物,並不創新。

先驅 先烈

辨析:

“先驅”是指在某一範圍或行業內走在前麵的、起引導作用的人。“先烈”是對烈士的尊稱,是在革命鬥爭中犧牲的人。

“先驅”的使用範圍很廣。稱“先驅”往往是為了突出某人在某一領域內尤其在該領域剛剛起步時的驅策先行的作用和貢獻,而這個人未必經曆過革命或戰場,也未必直接為此失去生命。隻是,在革命運動中的“先驅”,不乏遇難者。這時候,稱他們為“先驅”或“先烈”都不為錯。

現行 現形

辨析:

“現行”,形容詞,一般多用做定語。它側重指現在施行的或有效的(法令或製度),也指現在、近期所進行的犯罪活動。“現形”,動詞,側重指顯露原形或表現出本來的麵目。

二者的詞義和用法有很大差別,不能通用。

限製 製約

辨析:

“限製”,指規定範圍,不許超過,帶有主觀色彩。

“製約”,指一事物的存在和變化決定另一事物的存在和變化,如互相製約。

相符 相副

辨析:

“符”是古代作為憑證物的符券、符節。《呂氏春秋·上德》載:“陽城君令守於國,毀璜為符,約曰:‘符合聽之。’”由此可知,“符”有兩符相合之義。後來表示相符、相合。

“副”指輔助的、居第二位的、附帶的,雖然也有符合的意思,但不能組成“相副”。

相應 相映

辨析:

“相應”,動詞兼形容詞,側重指彼此相呼應或相適應。一般多用於具體事物。

“相映”,動詞,強調的是彼此間的互相襯托。一般多指具體事物。

二者雖然都可用於事物,但運用範圍有區別:前者較廣,口語和書麵皆用;後者較窄,多用於書麵文學作品中。兩詞不能通用。

降服 降伏

辨析:

“降服”與“降伏”的意思非但不接近,而且是相反的。

“降伏”是製服,使馴服的意思,是一種強勢的行為。“降服”指投降屈服,往往是失敗的象征。

想念 懷念 緬懷

辨析:

“想念”“懷念”“緬懷”,意思有相同之處,用法各有側重。

“想念”,指對人或環境不能忘懷,渴望見到。程度相對較輕。通用於書麵和口頭語。

“懷念”,感情較深沉,帶有敬重或莊重的色彩。常用於書麵語。

“緬懷”,感情更深沉,含有敬重或莊重的色彩。用於書麵語。其對象是已故的人和以往的事跡。

消失 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