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容易寫錯的詞(14)(2 / 3)

“逸聞”是指世人不大知道的傳聞,多指不見於正式記載的。

疑問 疑義

辨析:

“疑問”指懷疑的或不理解的問題,是名詞。

“疑義”指可疑之點或值得懷疑的問題,其中的“義”不能寫成“意”。

以免 省得

辨析:

“以免”表示避免發生某種不希望發生的情況,多用於後一小句的開頭,主語往往不必說出來,且“以免”之後不能僅用基本形式的動詞、形容詞。有人喜歡將“以免”換成“省得”,因為“省得”的意思也是避免發生某種不希望發生的事。

“以免”和“省得”的區別是:“以免”比較書麵化,後麵的事實結果比較嚴重,是當事人非常不願意看到發生的事;“省得”比較口語化,後麵的事實結果相對不那麼嚴肅或嚴重,雖然也是當事人不樂意看到的,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後果。

以至 以致

辨析:

“以至”表示由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下文的結果,這種結果可以是積極的、如意的,也可以是消極的、不如意的。它強調的是事物所達到的程度和狀態,因果關係並不突出。

“以致”有著較強的因果關係,強調的是後麵分句引出的內容,多指消極的、不如意的結果。

意思 意義

辨析:

“意思”和“意義”都可以表示語言文字或其他信號所表示的思想內容。

“意思”可以表達基本思想,也可以表示某種意見和願望、心意;還可以表示事物的趨勢和初始的苗頭;當組合成“有意思”時,又可以表示情趣和趣味。“意義”表達較為深刻的思想,也可表示價值和作用。

雖然“意義”所表示的含義比“意思”更深刻,但在使用範圍方麵,“意思”則要廣得多。

意味 意謂

辨析:

“意味”指情趣、趣味、情調,也有含蓄的意思。

“意謂”即意思是。

屹立 聳立 挺立 矗立

辨析:

“屹立”“聳立”“挺立”“矗立”,都有高高地立起的意思。

“屹立”指像高山一樣巋然不動的直立狀態,常比喻堅定挺拔,不可動搖。它既可用於物,也可用於人,帶有褒義色彩。

“聳立”,表示高聳、聳峙,指拔地而起,高高直立的狀態。

“挺立”,指筆直、立而不動的樣子。既可用於物,又可用於人。

“矗立”,指高聳地立著。一般用於物,不用於人。

義務 責任

辨析:

“義務”和“責任”,都是名詞,都指應該做的事。

“義務”指法律上、道德上應盡的職責,或指做工作、勞動而不計報酬的。“責任”指分內應做的事,適用範圍比“義務”廣。

義正詞嚴 振振有詞

辨析:

“義正詞嚴”指理由充足,措辭嚴肅。

“振振有詞”多帶有貶義,用於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自以為是,強詞奪理,說個不休。

異想天開 想入非非

辨析:

“異想天開”比喻想法奇特,不合情理。

“想入非非”比喻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

兩個詞都有想法異乎尋常的含義,但“異想天開”強調奇特、與眾不同,“想入非非”則強調虛幻、不切實際,二者不能混淆。

肄業 畢業

辨析:

“肄業”和“畢業”都是動詞。前者側重於“肄”,即學習,指學習沒有畢業或尚未畢業(而離開學校)。“畢業”,側重於“畢”,即完結,指在校學習期滿,完成並結束學業(而離開學校)。

“畢業”運用的對象、範圍比“肄業”廣得多,“肄業”現在很少使用。

逸事 佚事 軼事

辨析:

“逸”“佚”“軼”這三字音相同,意思也有相同或相通之處。

“逸”指逃跑,引申指散失、亡失;又轉指安樂、閑適,引申為放縱、淫靡。“佚”指逃亡,引申指失落、散失;又轉指安樂、閑適,引申為放縱。“軼”指散失、超越一般及安閑。

“逸事”“佚事”“軼事”都有散失而不大為人知的意思,但側重各有不同。

銀幕 熒幕

辨析:

“銀幕”指供放映電影或幻燈片的白色屏幕。一般用塗有硫酸鋇或金屬粉末的布料或塑料製成。

化學物質吸收電磁波所產生的光叫熒光。熒光屏指電視機上聚集熒光,顯現圖像,簡稱“熒幕”。

“銀幕”常用做電影的代稱,而“熒幕”常用來代稱電視。

隱蔽 隱避

辨析:

“蔽”是遮蓋、擋住的意思。“隱蔽”指借旁的事物來遮掩,也指被別的事物遮住而不易被發現。

“避”是躲開或回避的意思。“隱避”指隱藏躲避,意思相對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