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然而邯鄲也是漳水和黃河之間的一個大都會,北邊溝通燕郡和涿郡,南麵有鄭地和衛地。鄭地和衛地的風俗與趙地相近,但是靠近梁地和魯地,所以百姓稍稍莊重並崇尚節操。衛元君從濮上遷徙到野王,野王地區的百姓好氣任俠,有衛國的遺風。
燕的故都薊也是渤海和碣石山之間的一個都會。南麵溝通齊地和趙地,東北和胡人相鄰。從上穀郡一直到遼東郡,地廣而遙遠,百姓稀少,多次遭到侵略,大體上與趙地和代地的風俗相近,這裏的百姓像大雕一樣凶悍,盛產魚、鹽、棗、粟。北麵臨近烏桓、夫餘,東邊處於連結穢貉、朝鮮和真番的有利地形。
洛陽向東可到齊地和魯地做買賣,向南可到梁地和楚地做買賣。泰山的南麵是魯國的故地,北麵是齊國的故地。
齊地被山海環繞著,膏壤千裏,適合種植桑麻,百姓多有裝飾著彩色花紋的布帛和魚鹽。臨菑也是渤海和泰山之間的一大都會。這裏的民俗寬容闊達,足智多謀,喜歡議論,重視土地田產,民心穩定,害怕群鬥,勇於行刺,所以多劫奪別人財物的人,這是大國的風尚。在這裏,士、農、工、商、賈五種百姓都齊備。
而騶、魯兩地靠近洙水和泗水,尚且還有周公遺留下來的風尚,民俗喜好儒學,禮儀齊備,所以這裏的百姓小心謹慎。頗有桑麻之業,沒有林澤的富饒。地小人多,百姓節儉而吝嗇,擔心犯罪,躲避邪惡的事情。到了衰微之時,喜歡經商,追逐利益,比周地的人還厲害。
自鴻溝地區向東,芒、碭地區向北,直到巨野,這裏是梁地和宋地。陶和睢陽也是都會。當初堯在成陽興起,舜在雷澤打漁,商湯在亳居住。這裏的民俗還有先王的風尚,寬厚莊重,有很多君子,喜歡耕作,雖然沒有山川的富饒,但是能節衣縮食,所以能積累財富。
越地和楚地有三種民俗。從淮北直到沛縣、陳縣、汝南、南郡,這是西楚。這裏的民風剽悍輕捷,容易發怒動氣,田地貧瘠,很少有財富的積蓄。江陵是以前的郢都,西麵溝通巫山和巴山,東麵有雲夢的富饒物產。陳地處在楚、夏相交的地方,魚鹽之貨可以流通,這裏的百姓多善於經商。徐、僮、取慮一帶的百姓多清白嚴苛,誠實守信。
夏民任俠多商
彭城以東的地區,東海、吳、廣陵,這是東楚。這裏的民俗與徐、僮之地相近。朐、繒地區以北的地方,民俗與齊地相近。浙江的南麵是越地。吳國自闔廬、春申、吳王濞三人大力招攬天下喜歡遊曆的子弟,東麵有海鹽的富饒、章山的銅礦,三江、五湖的便利,也是江東的一大都會。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這是南楚,民俗與西楚大體相近。楚國都城後來從郢都遷到壽春,這也是一個都會。而合肥南有長江,北有淮河,皮革、鮑魚、木材都聚集在這裏。此地與閩中、於越的民俗混雜,所以南楚之民喜好言辭,巧言善辯,缺少誠信。江南地勢低窪,氣候潮濕,男子壽命短。盛產竹木。豫章出產黃金,長沙盛產鉛礦和錫。但是這些物產僅僅有很小的出產量,開采的費用大,所得不足抵償支出的費用。九嶷、蒼梧以南直到儋耳,與江南的民俗大體相同,但是還雜有南越的民俗。番禺也是此地的一大都會,有很多珠璣、犀角、玳瑁、水果、葛布在這裏會集。
潁川、南陽是以前夏朝人的居住地。夏人處理政事崇尚忠厚樸實,仍舊傳襲著先王遺留下的風尚。潁川的百姓敦實厚道。秦朝末年,遷徙不法的民眾到達南陽。南陽西麵與武關和鄖關溝通,東南臨近漢水、長江、淮河。宛城也是這裏的一大都會。民俗混雜好事,主業是經商。百姓好行俠義,與潁川地區的百姓交往,所以直到現在還稱他們為“夏民”。
【原文】
夫天下物所鮮所多,人民謠俗: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1],領南、沙北固往往出鹽[2],大體如此矣。
總之: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3],或火耕而水耨[4],果隋蠃蛤[5],不待賈而足,地埶饒食[6],無饑饉之患,以故呰窳偷生[7],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穀桑麻六畜,地少人眾,數被水旱之害[8],民好畜藏[9],故秦、夏、梁、魯好農而重民。三河、宛、陳亦然,加以商賈。齊、趙設智巧,仰機利。燕、代田畜而事蠶[10]。
【注釋】
[1]鹽鹵:指岩鹽、池鹽。山西、陝西、甘肅等省皆產池鹽。[2]領南:即嶺南。沙北:沙漠以北。[3]飯稻羹魚: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羹:用肉或菜調和五味做成帶湯的食物。[4]火耕:一種原始耕作方法。燒去雜草,種植雜糧或引水種稻。水耨:一種利用灌水除草的方法。據《集解》引應劭曰:“燒草下水種稻,草與稻並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複下水灌之,草死獨稻長,所謂火耕水耨也。”[5]果隋:即果蓏(luǒ),指瓜果。蠃(luó):通“螺”。蛤:蛤蜊。[6]地埶:即地勢,地理形勢。饒食:豐足。[7]呰窳(yǔ):苟且,偷懶。[8]數被:屢次遭受。[9]畜藏:積蓄儲藏。[10]田畜而事蠶:指種田、畜牧和養蠶。
【譯文】
天下的物產,各個地方有多有少,百姓的習俗各有差異;山東地區吃海鹽,山西地區吃池鹽,嶺南和漠北的地區往往也出產鹽,情況大體是這樣。
山東地區有魚鹽之利
總之:楚越地區,地廣人稀,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有的地方刀耕火種,以水淹滅雜草,瓜果螺蛤,不用通過買賣就能自給自足,土質好,食物豐足,沒有饑饉的禍患,所以百姓苟且懶惰過活,沒有財富積聚而多數貧窮。所以長江、淮河以南的地方,沒有因為挨凍和受餓而死的人,也沒有家產千金的人家。沂水和泗水以北的地方,適合種植五穀桑麻以及飼養六畜,這裏地少人多,多次遭受洪澇和幹旱的災害,百姓喜歡積蓄儲藏,所以秦、夏、梁、魯等地喜歡農事並重視百姓。三河以及宛、陳等地也是這樣,另外還有從事經商的商賈。齊地和趙地的人民玩弄智巧,仰賴投機謀利過活,燕地和代地的百姓種田、養牲畜,而且還養蠶。
【原文】
由此觀之,賢人深謀於廊廟[1],論議朝廷,守信死節、隱居岩穴之士設為名高者安歸乎[2]?歸於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賈歸富[3]。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而俱欲者也。故壯士在軍,攻城先登,陷陣卻敵,斬將搴旗[4],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其在閭巷少年,攻剽椎埋[5],劫人作奸[6],掘塚鑄幣,任俠並兼,借交報仇,篡逐幽隱[7],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騖者[8],其實皆為財用耳。今夫趙女鄭姬[9],設形容[10],揳鳴琴[11],揄長袂[12],躡利屣[13],目挑心招[14],出不遠千裏,不擇老少者,奔富厚也。遊閑公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弋射漁獵[15],犯晨夜[16],冒霜雪,馳阬穀[17],不避猛獸之害,為得味也[18]。博戲馳逐[19],鬥雞走狗,作色相矜[20],必爭勝者,重失負也[21]。醫方諸食技術之人[22],焦神極能[23],為重糈也[24]。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25],不避刀鋸之誅者,沒於賂遺也[26]。農、工、商、賈畜長[27],固求富益貨也。此有知盡能索耳[28],終不餘力而讓財矣[29]。
【注釋】
[1]廊廟:古代帝王和大臣議論國事的地方。後世也稱朝廷為廊廟。[2]設為:設使成為。安歸:歸於何處。[3]廉賈歸富:不貪一時之利、講信用的商人,能多賺錢而終久致富。歸,趨向。[4]搴旗:拔取敵方旗幟。[5]攻剽:搶劫財物。椎埋:殺人埋屍。[6]劫人作奸:脅迫別人幹壞事。[7]篡逐幽隱:在昏暗隱蔽之處追逐強奪。篡,非法奪取。幽:昏暗、深暗。[8]騖:馬亂奔馳。此處意為追求財利而不懼死。[9]姬:古時對婦女的美稱,也稱美女。[10]設:化妝、打扮。形容:身段容貌。[11]揳:打擊,彈奏,擊響樂器。[12]揄(yú):拉,引,提起。袂:衣袖。[13]躡:踩、踏。利屣:輕便的舞鞋。[14]目挑心招:用眼神挑逗,用心招引。[15]弋射:用繩係在箭上射。[16]犯晨夜:指起早貪黑。犯,幹犯,違反。[17]阬:同“坑”。[18]味:野味。指弋射漁獵所得的鳥獸魚類。[19]博戲:古代一種賭勝負的遊戲。馳逐:指賽馬一類的遊戲。[20]作色:裝模作樣;變換臉色,麵紅耳赤。相矜:爭相誇耀。[21]失負:即敗輸,失敗損失。[22]方:方士。指從事求仙、煉丹之人。食技術:依靠技藝謀生的人。[23]焦神:過度勞神。極能:極盡其能。[24]糈:糧食。此指收入。[25]刻章:私刻公章官印。偽書:假造文書材料。[26]沒:陷入,沉沒。賂遺:別人的賄賂贈禮。[27]畜長(zhǎnɡ):儲積增加各種財物。[28]知(zhì):智慧,智能。索:求取。[29]讓財:爭奪財物。讓,通“攘”,竊取,侵奪。
【譯文】
由此看來,賢人在朝堂上深謀遠慮,議論朝廷;守信盡節以及隱居深山的隱士設法使自己成為擁有好名聲的人,最後都是歸於何處呢?都是歸於財富。因此,為官廉潔就能做得長久,時間長了就會更加富有;商人公平買賣,就能發家致富。追求財富,這是人們的本性,用不著學習,就都會去追求。因此,壯士在軍隊中,打仗攻城時爭先攀登城池,衝鋒陷陣打退敵人,斬將奪旗,冒著箭射石擊,不避赴湯蹈火這樣的艱難險阻,這是因為有重賞的驅使。住在裏巷的少年,攔路搶劫,殺人埋屍,脅迫別人作奸犯科,盜掘墳墓,私鑄錢幣,假托俠義,強取豪奪,結交同類報複私仇,在昏暗隱蔽之處追逐強奪,不避朝廷的法律禁令,在死路上行走如同快馬奔馳一樣,這其實都是為了錢財的緣故。如今趙國、鄭國的女子,打扮得美麗動人,彈著琴瑟,提起長袖,踩著輕便的舞鞋,用眼神挑逗,用心招引,出門不遠千裏,不管年老年少,這都是為財利奔波。遊手好閑的貴族公子,帽子和佩劍都裝飾得很漂亮,外出時車馬成排結隊,也是為顯示富貴的架子。獵人漁夫,起早貪黑,冒著霜雪,在坑穀中奔跑,不避猛獸的傷害,是為了得到各種野味。賭博競逐,鬥雞走狗,人人爭得麵紅耳赤,競相誇耀自己,務必爭取勝利,這是因為他們重視輸贏。醫生方士以及各種依靠技藝謀生的人,勞神費力,極盡其能,這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官府吏士舞文弄法,私刻公章,偽造文書,不避殺頭的危險,這是因為他們陷入了別人的賄賂之中。至於農、工、商、賈儲蓄增殖,原本就是為了追求財富和增加財貨。這樣絞盡腦汁,用盡智謀索取,終究是為了不遺餘力地爭奪財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