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1 / 3)

延安 毛澤東窯洞 內 日

毛澤東坐在桌前起草電文。有頃,他放下毛筆,拿起文稿審閱。

劉少奇邊說邊與朱德走進窯洞:“主席,一個潘朔端就嚇得蔣某人主動休戰八天,了不起啊!”

毛澤東:“八天太少了!少奇,老總,快請坐。”毛澤東邊為劉少奇、朱德倒水邊說,“老總,我看了潘朔端等的起義通電,寫得不錯。我想請你以個人的名義寫一個賀潘朔端等起義電,怎麼樣?”

朱德:“可以!老毛,為壯聲色,請林彪、羅榮桓他們把這篇文章做大、做好。”

劉少奇:“讓蔣介石不敢下令過鬆花江。”

毛澤東:“從軍事的角度看,我倒希望蔣某人下令過鬆花江,甚至占哈爾濱。”

朱德:“是啊,這樣一來,戰線就拉得更長了,他們那點軍隊分散在東北九省數以百計的大中城市,我們就像拔釘子一樣,想消滅他哪一部分就消滅他哪一部分。”

毛澤東:“到時,我們再切斷鐵路,炸毀大橋,蔣某人那點失去東北民心的軍隊,不僅日無果腹之米,而且連過冬的棉衣也要靠空投了。”他說罷從桌上拿起方才起草好的電文:“這是我給中原軍區鄭位三、李先念、王震等同誌的電文,你們看後再說。”

劉少奇接過電文小聲念道:“一、美蔣對我極為惡劣,全麵內戰不可避免,要求美機運款接濟你們,恐已希望甚小,你們須求自救之道……二、必須準備對付敵人襲擊及突圍作戰,預擬突圍後集中行動及分散行動兩個計劃……”他把電文交給朱德,問道:“主席為何把戰略重點移到中原來了?”

毛澤東:“據我判斷,關外大打會相對地平靜一段,關內的小打似乎要變成主要矛盾。從中原軍區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來看,蔣介石一定會從這裏下手。”

朱德邊看邊說:“我讚成老毛的想法。和蔣某人打交道,就必須想到他的前邊去。”

毛澤東:“在此關鍵時刻,我想請恩來同誌回延安兩天,開個書記處會議。”

“讚成!”朱德、劉少奇答說。

毛澤東:“當然,在恩來同誌回延安以前,還要請他利用方方麵麵的條件,借勢逼得蔣某人把休戰多延長幾天,為我們多爭取一點時間。”

悔園新村會客室內 夜

一幅孫中山先生的畫像。

鏡頭緩緩搖下,周恩來默然凝視孫中山先生畫像。

童小鵬引黃炎培、梁漱溟走進:“周副主席,您的客人到了。”

周恩來客氣地:“黃任老,梁先生,歡迎你們來訪。”

黃炎培:“周先生,你一定是在望中山先生而興歎吧?”

周恩來:“是啊!中山先生已仙逝二十一年了,慢說他最高的革命理想天下大同遙無期限,就說他所倡行的三民主義……咳!我隻有興歎了。”

梁漱溟:“是啊!內戰頻仍,通貨膨脹,如果再算上那些接收大員的巧取豪奪,大搞什麼五子登科……”他搖了搖頭,遂又愴然地長歎一聲。

疊印字幕:時任民盟秘書長梁漱溟

周恩來:“這樣一來,老百姓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黃炎培:“所以老百姓說:想中央,盼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

疊印字幕:中國民主建國會主席 黃炎培

周恩來客氣地:“黃任老,梁先生,請坐下談吧!”

黃炎培坐定之後,說道:“周先生,我是個老書生,先向你談點救國之見,好嗎?”

周恩來:“歡迎,歡迎!”

黃炎培:“在各方人士的推動下,蔣先生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同意把休戰日期延長為十五日。同時,我們也希望中共能做些讓步,以期和談的成功。”

周恩來:“諸位有哪些具體的建議呢?”

梁漱溟:“周先生是知道的,蔣先生對國共和談有三條規定:一、停止衝突;二、恢複交通;三、整編國軍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而關鍵又是第三條。我們希望中共方麵為了力行停止內戰、和平建國的宗旨,能夠讓步。”

周恩來沉默不語。

黃炎培:“我們知道中共在軍權方麵是不肯讓步的。但考慮到國民政府是國家的正統……”

周恩來猝然站起:“那我們共產黨就應該做當今的梁山好漢,接受蔣某人的招撫、改編,對吧?”

黃炎培愕然一怔:“這……”

周恩來:“這是永遠也辦不到的!對此,我已經向馬歇爾、蔣先生明確表示:國共和談是平等的談判,不存在誰收編誰的問題。”

梁漱溟:“我們還聽說中共堅拒蔣先生提出的條件:在今後‘三人小組’中,美方代表有最後決定權。是這樣的嗎?”

周恩來:“是的。”

梁漱溟:“可馬歇爾將軍告訴我們:美方並不要求這樣的權力,隻是蔣先生堅持,非如此他就不肯停戰。為了和平,中共可否做些讓步呢?”

周恩來起身走到孫中山畫像前,嚴肅地說:“請問一問中山先生會同意嗎?中國人的事為什麼要美國人來當仲裁?梁先生,這是涉及國家主權的大事啊!”

梁漱溟:“可你們國共雙方兵戎相向,在關內關外造成生靈塗炭,也不是小事啊!”

黃炎培:“難道一點回旋的餘地都沒有了嗎?”

周恩來低沉地:“我近日將回延安,待我請示中央以後再做答複。”

黃炎培取出一信:“這是我寫給潤之的一封信,是反映我家鄉士紳在土改中被鬥情況的。”

周恩來接過信:“我一定轉達!”

延安棗園 外 晨

春末的朝陽格外明媚,縷縷陽光投在棗林的大地上。

毛澤東、周恩來相伴走來,有些沉重地交談著。

毛澤東:“黃任老反映的農村土地改革存在的問題,使我又想起了二十年前兩湖興起的農民運動,有錢有勢的人說糟得很,沒吃沒喝的泥腳杆子就說好得很。”

周恩來:“那時主席是公開支持農民運動的。”

毛澤東:“現在我還是一個好得很派,不然就無法實現中山先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

周恩來:“我會向黃任老他們解釋的。”

毛澤東:“但是,要告誡我們的同誌,時下的土地改革,不同於二十年前的農民運動,一定要注意黨的政策,要知道中國的知識分子大多數都和地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周恩來:“這在江浙一帶尤為突出。”

毛澤東:“為此,中央準備請少奇同誌牽頭,搞一個土地法大綱。”他深深吸了一口香煙,問道:“近來,馬歇爾的態度有哪些變化?”

周恩來:“公平地說,馬歇爾在第一個時期對停戰、政協、恢複交通、複員、整軍的意見和辦法大體是公正的;第二時期,也就是對東北接收的問題就偏了,他隻要我們讓,不讓國民黨讓。”

毛澤東:“雖說你的工作會越來越艱難,但一定讓全國人民知道:共產黨人是真心反對內戰、要求和平的。”

周恩來:“可蔣某人打內戰的決心是定了啊!”

毛澤東:“這就是請你回延安的目的。”

書記處會議室 內 日

毛澤東:“書記處在聽取了恩來的彙報之後,中共中央決定:目前基本方針是在不喪失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實現和平。甚至說要竭力爭和平,哪怕短時期也好。”

漸次搖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

毛澤東:“但是,我們不是唯和平主義者,必須看到蔣某人不僅磨刀霍霍,而且還調兵遣將,準備挑起全麵內戰。怎麼辦呢?開個軍事會議,請大家議一議。”

朱德:“我認為全麵內戰已經不可避免。時下,蔣介石的手中握有正規軍陸軍八十六個整編師、四十八個旅約二百萬人,特種兵三十六萬人,空軍十六萬人,海軍三萬人,後方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所屬部隊約一百零一萬人,合計三百五十六萬人;另外還有非正規軍七十四萬人。這麼龐大的軍隊做什麼呢?就是要挑起內戰,消滅我們!”

周恩來:“據內線報告,蔣介石不僅確定了全麵內戰的方針,而且還提出了三個戰略目的:第一,占領我們的政治中心,使其喪失政治號召力;第二,摧毀我們的軍事根據地,使其兵力不能集中;第三,封鎖國際交通線,使之不能得到國際援助。”

毛澤東:“老彭,你的意見呢?”

彭德懷:“打是定了的!但蔣介石從何處下手打呢?我以為主要是從津浦、平漢兩條鐵路線開刀。第一步是進攻我中原軍區,第二步是蘇中、蘇北乃至山東。為此,中央應再次電令李先念等同誌,做好突圍、轉移的一切準備。”

劉少奇:“同時,為了確保中原軍突圍的完全勝利,還應電令有關部隊給予配合與接應。另外,還要電令劉伯承和鄧小平、陳毅和粟裕,要求他們做好戰鬥的準備。”

毛澤東:“但需要強調一點:我們被迫反擊,依然是為了爭取和平。為配合即將爆發的全麵內戰,恩來回到南京以後,不僅要加強第二條戰線——也就是各民主黨派以及大中學校的工作,而且還要發揮我們情報戰線的作用。”

南京 紫金山南麓小道 外 日

紫金山鬱鬱蔥蔥,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掩映在竹林中。

蔣介石拄著一根手杖與何應欽漫步山間小路,很動感情地說道:“日前,新成立的聯合國成立了安全理事會,需要諸常任理事國派出軍事參謀團。我思來想去,唯敬之可出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

何應欽:“謝委座。”

蔣介石:“另外,我正在和美國總統杜魯門協商,待你到達華盛頓以後,由你兼任中國駐美軍事代表團團長。”

何應欽感激地:“謝委員長的信任。”

蔣介石:“你就要起身赴美了,夫人親自準備了西式的家宴,為你送行。”

美齡宮宴會廳 內 夜

在蕭邦的鋼琴曲《夜曲》中搖出華燈初上的宴會廳:

長形的餐桌鋪著淡雅的桌布,整齊地擺著銀製的西餐刀叉以及裝有綠色葡萄酒的高腳酒杯。

蔣介石、宋美齡分別就座在主賓座位的各一端。

何應欽、蔣經國等坐在餐桌的一邊。

陳誠、白崇禧等坐在餐桌的另一邊。

蔣介石微笑著說:“今天聚會的真正主人是夫人,因此,應由夫人致詞!”他說罷帶頭象征性鼓掌。

隨即,與會者熱烈鼓掌。

宋美齡站起身來,頗有風度地說道:“我聽委員長說,敬之要遠赴大洋彼岸出任要職。當時,我就想起美國總統邀請最親近的朋友,或為最為重要的閣僚壯行,大多是舉行家宴,且由總統夫人操辦。所以,我主動提出由我設家宴,以壯行色!”

何應欽起身:“我真誠地感謝夫人!”

宋美齡端起麵前裝有葡萄酒的高腳酒杯:“今天,為敬之壯行的葡萄酒是一位美國朋友送給我的,原產地是在美國和加拿大交界處最有名的瀑布旁邊,因氣溫低,有冰葡萄酒之美譽,希望諸位喜歡。”

何應欽端起酒杯說道:“我雖然遠赴美國,但我的心還是留在祖國。再說得具體一些,我仍然牽掛著這場徹底殲滅共匪的大規模戰爭。行前,我願借蔣夫人這杯冰葡萄酒,祝新上任的國防部長健生、參謀總長辭修今年初勝,明年大勝,等我回國述職之時,我一定帶回同樣的冰葡萄酒為二位同仁慶功!”說罷帶頭一飲而盡。

陳誠拿著高腳酒杯,傲慢地:“太遲了!我早已向委座立下誓言:六月底之前,初戰告捷;再用六個月——也就是到年底,在神州大地徹底剿滅共匪!”

何應欽:“還是留點餘地的好,當年……”

陳誠打斷何應欽的講話,不屑地講道:“我們還是看現在吧!權且不論國軍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就說裝備吧,用共匪自己的話說:他們隻有小米加步槍!”

白崇禧:“國軍不僅多是美式裝備,而且還配備了美國的軍事顧問。”

宋美齡:“據我所知,美國政府即將批準為國軍建立八又三分之一個大隊的空軍。”

陳誠:“這就等於贈送給我們九百三十六架飛機!”

宋美齡:“同時,美國國會即將通過一項法案,決定將二戰時期的二百七十一艘海軍艦艇贈給國軍。”

白崇禧敲邊鼓地說道:“這就是委座決定請陳總長兼任海軍司令的所在。”

蔣介石笑著說:“敬之,杜魯門總統已經作出決定:將太平洋地區剩餘的價值八億美元的戰略物資近似贈送地賣給我們。希望你到美國以後,為我們爭得更多的軍援。”

何應欽:“我一定盡力而為!委座,可如此的速決……”

蔣介石:“完全是可能的!我們有空軍、有海軍,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種兵,共匪絕對沒有。如果配合得法,運用靈活,就一定能速戰速決,把奸匪消滅!”

何應欽:“既然委座有這樣大的把握,那我就在大洋彼岸過聖誕節的時候為你們祝賀吧!”

陳誠:“委座,圍剿中原共匪的部署已經成熟。”

蔣介石得意地:“好啊!用中原大捷的槍炮聲為敬之壯行,豈不更有意義!”他猝然變色,“辭修,你要盡快擬出圍剿中原的作戰計劃,送我審定。”

陳誠:“是!”

蔣介石:“一定要注意保密,絕不準再把圍剿中原的情報泄露給共匪!”

熊向暉客室 內 日

熊向暉身著西服革履坐在沙發上看報。

用人引著便裝的童小鵬走進:“熊先生,客人到了!”

熊向暉放下報紙,抬頭一看:

童小鵬頭戴一頂草帽,越發顯得身材矮小。

熊向暉示意用人退下,嚴肅地說:“請坐下談吧!”

童小鵬:“不必了!胡公找你,請你立即戴上一頂草帽隨我去梅園。”

熊向暉隨手拿過一頂巴拿馬帽扣在頭上:“我沒有草帽,戴上這頂巴拿馬帽可以嗎?”

童小鵬:“可以!你我走出家門以後,你要像逛街似的跟著我,保持有五步的距離。穿過鬧市,走到偏僻的大石橋附近,停在路旁柳蔭下。”

大石橋路旁柳蔭下 外 日

童小鵬戴著草帽大搖大擺地走來,向四周看了看,遂若無其事地站在路旁柳蔭下。

熊向暉戴著一頂巴拿馬帽信步走來,用眼掃了一下四周看空無一人,遂站在距離童小鵬有兩步之遙的地方。

童小鵬:“我叫童小鵬,胡公不便在別處見你,由我陪你去梅園新村三十號中共代表團駐地。”

熊向暉微微點了點頭。

童小鵬:“秘密線上的人從不去這裏,特務監視、盯梢有規律,下午五時以後到第二天上午十時最嚴,大白天反而比較鬆。”

這時,一輛轎車飛馳而來,戛然停在路邊。

童小鵬:“請上車!”

南京街頭 外 日

一輛轎車飛馳在大街上。搖出車內:

童小鵬坐在與司機並排的座位上。

熊向暉側倒在後排座位上,麵部罩著一頂巴拿馬帽。

梅園新村餐廳 內 日

這是一座簡易的餐廳,圓桌上擺著四菜一湯,四周坐著周恩來、董必武、熊向暉和鄧穎超。

鄧穎超邊盛米飯邊說:“向暉同誌回家了,娘家雖然窮了些,但保你吃得舒服。”

熊向暉:“我在西安的時候,每每陪著胡宗南吃山珍海味,我就想吃一碗延安的小米飯。就說這次胡宗南選派我去美國留學吧,我打心眼裏不願去,真想留在梅園新村吃鄧大姐做的這白米飯。”

董必武:“一定要去美國留學。恩來同誌說了,我們了解國民黨,但不熟悉馬歇爾。”

周恩來:“董老說得對!能去美國就去,不能去就再回到胡宗南那裏。你知道嗎?一個多月以前,你提供的蔣介石將在五月四日進攻中原李先念部的消息有多重要嗎?”

熊向暉:“我不清楚。”

董必武:“恩來同誌就利用你提供的這則情報去了一趟宣化店,聯合馬歇爾,暫時粉碎了蔣某人預想在五月九日消滅中原軍區的陰謀。”

熊向暉:“前幾天,胡宗南又由西安飛抵南京,他告訴我:老頭子召見了他,說是近期將召開重要的軍事會議。”

周恩來:“胡宗南向你透露了具體內容嗎?”

熊向暉:“講了。他說老頭子認為發動全麵內戰的軍事部署已經完成,同時判明蘇聯不會出兵幹涉,美國將給予支持。為鞏固南京中樞,首先向中原、蘇北開刀。”

周恩來放下碗筷,起身沉思,嚴肅地:“立即電告延安,請黨中央、毛澤東同誌搶在蔣介石的前邊,安排中原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