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昆明兵變 一(1 / 3)

陪都重慶的夜晚燈火通明。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鞭炮聲、鑼鼓聲響成一片,把山城都裳撼了!歡騰的人們不分男女,也忘記了身分,一齊衝向街頭,拚命地狂歡著,慶賀著,眾口一聲地高呼著勝利了!光複了!日本鬼子投降了……”

然而,坐落在重慶郊區的珊瑚壩機場仍然崗哨林立,一如往常,或迎接前來重慶朝聖的將官要人,或送別派到全國各地執行任務的軍政大員。這兒似乎與世隔絕,永遠是那樣的陰森可怖。

突然,機場上的信號燈刷地一下亮了起來,剌得人們難以睜開眼睛。地勤人員忙碌起來,在明如白晝的機場上做著飛機降落前的準備工作。隨著由遠而近的馬達聲,一架軍用飛機安全地降落在跑道上。兩名地勤人員麻利迪推來舷梯,對準了機艙門。艙門開處,走出一位年近四十的國民黨將軍。他中等身材,長方臉型,兩道眉毛濃淡不一,一對黑黑的睜子在眼眶中滾動.髙髙的庳梁下邊留著漂憲的小胡子,雖說身體十分虛弱,但是將軍的風度猶在。他站在機艙門口稍事停頓,微微迪抬起頭眺丫一下山城的方家燈火,遂挺著胸膛,不慌不忙,宮有節地走卞了舷梯。

不知何時,一輛高級黑色轎車停在了舷梯旁邊,一位衣冠楚楚的侍從軍官走上前來,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指著早已打開的車門,聲音洪亮地說:

“請杜將軍上車。”

這位姓杜的將軍就是國民黨的名將杜聿明。他微微地點了點頭,俯身鑽進轎車的後座,背倚著靠墊,微眯起雙眼。轎車尚未啟動,他已沉人對往昔戎砰生涯的回憶中了……

杜聿明將軍字光亭,陝西米脂人,父親是一個舉人出身的教書先生。早年,杜聿明將軍在父親任教的渝林中學讀書。其後,他出陝赴粵,考入黃埔軍校一期,並以軍官訓練班學生的身分參加了第二次東征,深得校長蔣介石的寵信。從黃埔軍校畢業以後,他參加了北伐,從連長晉升為副師長。抗戰開始,他受命開赴前線,以陸軍二百師師長的身分,率部參加了震驚中外的合兒莊會戰,以及有名的蘭封、信陽戰役。武漢失守以後,杜聿明晉升為五軍軍長。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杜聿明將軍率部參加遠征軍,曾被中印緬戰區司令長官一蔣介石的參謀長史迪威中將謄為“好樣的”,稱他是“計謀周詳、鬥誌旺盛”的將軍。遠征軍失利之後,杜聿明將軍就象當年曹操敗走華容道那樣,率領可憐的殘部由印度回到雲南。他逢人便訴苦,以博取同僚的憐憫。由於杜聿明將軍是蔣介石的親信,他不但未受軍法處分,反而被晉升為昆明防守司令長官。

常年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活,使杜聿明將軍得了胃潰瘍、肺結祛、腎結核等多種疾病,並且隨著時間流逝而日漸加重。幾年來,他不止一次地對愛妻曹秀清女士表示:抗戰勝利了,一定去上海治病。

曰本投降的消息還未正式公布,遠在昆明的杜聿明將軍便梭到了蔣介石的密電,要他火速趕到重慶,麵授機宜,行前,他僅向愛妻曹秀清女士一人透露了去童皮的消息。愛妻吟哦片時,微笑著提醒說:

“光亭,可盼到抗戰勝利這一天啦,你這次去童慶,一定要當麵向老頭子(蔣介石)請假,去上海根治這全身的疾病。”

杜聿明雖說還不清楚此次重慶之行的真正使命,但他憑著多牟從政從軍的經驗,深知蔣介石是不會同意他離開部隊去治病的,便為難地笑了笑說:

“唉!恐怕還不到我治病的時候啊。我思之良久,老頭子這次密電召我去重慶,恐怕是讓我根治他的心病。”

曹秀清深知丈夫和蔣介石的關係,也知道一些蔣介石秘而不宣的軍政大事,然而在日軍宣布投降的時刻,她卻猜不出蔣介石有何心病亟需丈夫根治,因而迷惑不解地說:

“看你說的。老頭子有什麼心病?為何在這個時候非要你去根治?”

“一言難盡啊!”杜聿明將軍無限感慨地歎了一口氣,隨即又苦笑了一下,“但願不要讓我去做代他受過的事,我躭謝天謝地了……”

齊鳴的鞭炮聲,衝天的歡呼聲,彙成一個又一個巨大的聲浪,在夜空不停地回蕩。這聲音把杜聿明將軍從沉思中驚醒。他微微睜開雙眼,隔著轎車前的擋風玻璃望著大街上狂歡的人們,禁不住自言自語,舉國上下都沉浸在歡慶勝利的氣氛中,老頭子還不至於急著走下步棋吧!”不久,他又陷人了苦思冥想中。

飛速行駛的轎車穿街越巷,墓然停在了“老草房”的大門前。坐在司機務的侍從軍官熟練地打開車門,縱身跳出轎車,又迅速打開後車門,躬立一旁,並恭敬地說,“杜將軍,請下車吧,委員長在官邸等候您。”

杜聿明將軍躬身步出轎車,望了望那成嚴的大門,下意識地吸了一口冷氣。而滿城的鞭炮聲和歡呼聲,又使他忐忑不安,“老頭子為何不去與民同慶抗戰勝利,反而獨自一人留在官邸秘密召見我呢?”他困惑地搖了搖頭,旋即又習慣地整了整軍容風紀,跟在侍從軍官的身後走進了大。。

這是一座深幽的院落,在燈光的照想下可看出別具匠心的建築布局。杜聿明將軍無暇頋及這些,直接把視線投向正房客廳中。隻見一位身著睡衣的長者背身麵壁,在獨自凝思,客廳中柔和的燈光籠罩著他那沒有毛發的禿頭。杜聿明將軍跨進廳堂的門坎,便不由自主地舉起了右手,隨即兩路並找,行了一個軍禮,聲調微頰地說:

“報告校長!學生杜聿明奉命趕來,請您當而示諭蔣介石急忙轉過身來,麵帶笑容地迎上前去,用力握住杜聿明的雙手,關切地打量了一下杜的麵容,格外熱情地說:“光卒,你來得正好,快坐下談。”

杜聿明反被這意外的熱情弄得很不自然,有些拘謹地坐在蔣介石的身邊。他穩定了一下情緒,不無討好地說:

“全國人民在您的統帥之下,浴血奮戰八年有餘,終於取得了今天的勝利,這是中華民族的洪福,也是校長對黨、對國建樹、的至髙無上的功勳蔣介石微微搖了搖頭,好象對此並無興趣,半吐半露地說:“聖戰已經成為曆史,歡慶勝利是百姓們的事,而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