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劉文輝等雖不可靠,但由於利害關係,隻要他們不在後方搗亂,應設法加以拉攏。!
結論是,不同意主動退到滇緬去。
奴才式的弟子,是難以悖逆獨裁者之命的。
蔣介石做出自認為得意的軍事部署以後,便又召集張群等政客、謀士研究雲南的形勢。一派認為,雲南的局勢握在龍雲的-手中,龍雲已經公開宣布擁護共產黨,所說雲南“已準備成熟,即將舉行起義”是可信的。蔣介石一改先傾聽部屬意見,最後拍板定-案的習慣,打斷眾尺的議論,以一種勿庸置疑的口氣說:
“我不讚成此見!其一,曆史上沒有這樣的先例:尚未舉行起義,就事先向國內外張揚出去;其二,雲南的主動權沒有握在龍雲的手裏,他這樣公然宣稱,兒能起到混淆視聽的作用,不足憑信。”
室內頓時呈現出一片寂靜。從與會者的表情可以看出,有、的人讚成此見,有的人另有主張。後者因懼於獨裁者的淫威,才把個人見解藏在自己的心中。蔣介石環視了一下會場,才發覺這種搶先定論的做法不妥,為了改變令人難堪的會場氣氛他故競做出十分民主的樣子,說明自己的意見可以研究也可以反駁。最後,他又假惺惺地求教說:
“請大家說說看,雲南的主動權究竟操在誰的手裏呢?”
與會者的意見倒向一邊,都認為主動權操在盧漢的手裏。談到盧漢其人,有的認為盧漢是實權派,在雲南能一呼百應,左右整個的形勢!有的認為盧漢為人圓滑,有心計,他不公開亮明旗幟,還批駁龍雲在港的談話,起碼說明他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有的還列舉了盧漢擴充自己的勢力、對抗中央軍的一些做法,證明盧漢心抒叵測,不得不防。這時,一位中年軍人站起身來,義憤填膺地說:
“我讚成閻院長之見。為了確保西南後方平安無事,必須搶先興兵,除掉盧漢,按著總裁的窓願,把雲南變成我們真正的後方蕋地
一時間,興兵用武,除掉盧漢的薏見甚囂塵上,主宰了整個會場。蔣介石認為這樣談論下去,完全背離了他的戰略意圖,因此,他苒次打斷了大家的發言,搶先端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的看法不是這樣。我認為雲南的主動權完全操在我們的手裏。”
這太出乎與會者的預料了。大家愕然相視,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老奸巨猾的張群熟知蔣介石的為人,也明晰蔣介石此舉的真實用意,故而笑著說:
“請總裁談談自己的高見,一解眾人之感。”
蔣介石首先指出,盧漢是國民政府的命官,兒年來的所作所為是聽命子中央的。其次,他說明盧漢和龍雲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龍雲在港所為是有意將盧漢的軍,如果盧漢輕率表態,必有敝賊心虛之嫌。最後,蔣介石以無比自信的口吻說:
“因此,對雲南興兵之見是錯誤的,結果必將是親痛仇快,為共軍滅亡西南創造條件。我們隻有揞誠團結,共同禦辱,才能把西南變成複仇興國的大後方
張群知道蔣介石的這番話是難以服眾的,故又有意地笑著說:
“總裁是仁君之心。古語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萬一再出個傅作義可就不好辦了!”
“所見甚是。我也準備親自對盧漢申''''之以道義,動之以利害,蔣介石巡視了眾人的表情,對張群嚴肅地命令道,“你立即草擬一份急電,請盧漢即刻來渝,麵商國是\/
被召見的文武官員相繼離去了,張群又神秘地談了龍雲和楊傑的問題,蔣介石顯得有些倦意地說:
“請放心,我早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