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東吳大帝的霸業 稱帝前的試探(1 / 3)

在曹丕生前,魏頻頻對東吳用兵,因此孫權的戰略是全線防禦,特別是守住長江防線。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叡繼位。孫權不把小兒輩放在眼裏,開始積極調整戰略,由守轉攻。吳國兵分兩路,一路攻襄陽,一路攻尋陽。這是一場試探性的出擊,結果證明,在陸地上,吳軍不是魏軍的對手,吳軍的兩路進擊分別被司馬懿、曹真擊破。

北麵受挫,南麵又出現變局。

這一年,東吳交趾太守士燮去世,南方形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士燮名義上是交趾太守,實際上他掌握的不是一個郡,而是交州七個郡。這七個郡,分別是交趾、九真、日南、蒼梧、南海、鬱林、合浦,大致是現今廣東、廣西以及越南北部的廣闊地帶。關於士燮,前文提到過這個人,他是漢末至三國時期南方的重要人物之一。漢末天下大亂,朝廷派遣的交州刺史頻頻被殺,交州七郡實際上已經脫離中央政府,士燮趁機崛起,成為交州最有權力的人物。後來士燮歸附孫權,孫權授他“左將軍”,仍領交趾太守。

士燮在交州七郡中擁有無人可及的威望,是交州的實際領袖,而朝廷派去的交州刺史倒形同擺設,這時的交州名義上歸附於東吳,其實獨立色彩頗濃。現在士燮去世了,必須及時削弱士燮一族的影響力,把交州七郡納入東吳政權的管轄範圍。為此,交州刺史呂岱精心設計了一個計劃。

首先,呂岱覺得交州地盤太大,整個嶺南都是,東西縱橫萬裏,不好管理,於是決定將其一分為二。他上書孫權,提出自己的主張:把交趾、九真、日南三個郡單獨劃為一州,仍然稱為“交州”,由將軍戴良出任交州刺史;把蒼梧、南海、鬱林、合浦四個郡劃為一州,稱為“廣州”,由呂岱出任廣州刺史。

其次,呂岱將士燮的兒子士徽調任九真太守,並加封其為安遠將軍;由校尉陳時出任交趾太守。

孫權批準了呂岱的計劃,然而,士徽卻暴跳如雷。

士徽反應激烈是理所當然的。士燮經營交趾數十年,這裏就是士家的老巢,老爹去世了,兒子接著經營,不是天經地義嗎?可是呂岱卻偏偏要把士徽從交趾調走,去當什麼九真太守,不是要讓猛虎脫於山,讓蛟龍脫於水嗎?這不明擺著是要削弱士家的力量嗎?

士徽是絕不會把交趾拱手讓出的,他未經吳王的任命,就自封為“交趾太守”,拉起武裝隊伍,拒絕“交州刺史”戴良入境。這麼做,無異於宣布與東吳一刀兩斷。

與紛紛擾擾的北方相比,交州可算得上是亂世中的一片樂土。老百姓安居樂業,已經很多年沒有刀光劍影了。士徽突然間要點燃反叛之火,有些人顯然不願意。柏鄰是士燮的故吏,他苦苦勸說士徽,不要與東吳政府對抗。士徽勃然大怒,下令把柏鄰鞭笞至死。柏鄰一死,他的哥哥柏治大為悲痛,率自己的族人進攻士徽,無奈勢單力孤,沒能打贏。

呂岱認為時機已經成熟,遂上書吳王孫權,請求討伐士徽。他親率三千名戰士,揚帆啟程,乘著艦船,走海路直撲交趾。交趾在今天的越南北部,東漢初名將馬援曾經南征交趾,標銅柱於此。有人對呂岱說,士家經營交趾很長時間,在當地威望很高,不能掉以輕心。呂岱回答說:“士徽雖圖謀不軌,卻不曾料到我來得這麼快。我輕裝疾進,攻其無備,定能大破之。如果我行動遲緩,他一定會有所警覺,嬰城固守,七個郡上百個蠻族部落必起而響應,到時就是智謀超群的人也無能為力了。”

呂岱所料不差,士徽若是有他父親那樣的本事,占據交趾,振臂一呼,交州七郡將不再是吳國的土地。然而呂岱突然殺到,令士徽心中大恐,不知所措。此時,呂岱又派士燮的侄子士輔前往勸降,士徽畢竟沒什麼政治頭腦,帶著兄弟六人出來投降,哪知呂岱一心想邀功請賞,不顧及承諾,把士徽等人全部斬首。

呂岱的所作所為大大激怒了交趾人,士徽的大將甘醴與曾經反抗士徽的柏治,二人同仇敵愾,聯合起來進攻呂岱。呂岱還真有些本事,他頑強地頂住了進攻,率自己的三千戰士大破甘醴、柏治的軍隊。

考慮到交趾爆發叛亂,為了便於統一指揮,東吳政府撤除了“廣州”,恢複了原來的交州。也就是說,交州七郡全在呂岱的統轄之下。交趾叛亂平定後,呂岱轉而進攻叛軍的另一大本營九真,經過一係列戰鬥,斬俘數萬人,取得赫赫戰果。

呂岱還不滿足於現在的勝利,他派手下官員南下,向中南半島南部各國宣揚東吳的國力,扶南、林邑、堂明等國家紛紛向吳王進貢。此時孫權雖然還不是皇帝,卻已然像皇帝那樣接受各國使節的朝見,可謂是風光無限。

呂岱用鐵腕手段清除了士燮家族在交州七郡的勢力,令東吳對南方的統治力大大增強,同時,東吳也更能集中力量於北方,對付強大的曹魏帝國。

公元228年,東吳的盟友蜀漢發動大規模的北伐之戰,諸葛亮兵出祁山,魏國皇帝曹叡急調張郃率五萬人馬入關中,魏帝自己也親抵長安。

孫權敏銳地意識到:機會來了。

此時東吳正麵的敵人是揚州牧曹休,其麾下有十餘萬精銳部隊。在陸地戰場上比拚,吳軍毫無優勢可言。怎麼辦呢?孫權想到了一個妙計:誘敵深入,圍而殲之。

問題是如何誘敵深入。

孫權的想法是鼓動幾個山越人的領袖去遊說曹休,引誘他帶兵前來。山越人是南方蠻族的統稱,又稱百越,跟吳國政府關係很複雜,多次起兵反抗,又多次被鎮壓。正因為如此,孫權希望曹休會上當。他把這件事的具體工作交給鄱陽太守周魴去做。

周魴沒有請山越人幫忙,他對孫權說:“山越首領不過是跳梁小醜,不能太信任他們,否則一旦消息泄露,曹休就不會上鉤了。”

孫權問道:“不派山越首領去,那派誰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