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羊祜上書後的第二年(公元277年),晉軍終於在北方贏得偉大勝利。曾經追隨父親起兵反對司馬氏的文鴦,成為晉帝國的平虜將軍。他仍與年輕時一樣驍勇善戰,統領涼州、秦州、雍州諸兵,大破鮮卑酋豪禿發樹機能,諸胡部落共有二十多萬人投降。此役令河西的鮮卑勢力大大受挫。
除了盤踞秦州、涼州的禿發樹機能(河西鮮卑)之外,東方的鮮卑部落(河東鮮卑)也迅速強大,其中以索頭部落最為強大,首領是拓跋力微。據說拓跋氏的祖先就是漢武帝時代戰敗投降匈奴的名將李陵,他們本來居住在漠北,與中國並不接壤,直到拓跋力微時遷居到樂盛縣,部落逐漸壯大。公元261年,拓跋力微派兒子拓跋沙漠汗前往洛陽,向曹魏帝國進貢,魏國把沙漠汗留下當作人質。六年後,當沙漠汗返回索頭部落時,魏政權已經被晉政權取代。
公元275年,沙漠汗又一次前往洛陽朝見晉武帝,返回途中,卻被幽州刺史衛瓘以種種理由扣下。衛瓘曾經參加平蜀之戰,此人老奸巨猾,連鄧艾、鍾會這樣的名將都栽在他手裏。衛瓘認為鮮卑的勢力崛起得太快,倘若不鏟除,拓跋力微將成為第二個禿發樹機能,到時河西、河東的鮮卑部落聯手,晉國邊關將永無寧日。他決定搞反間計,讓鮮卑人內部自相猜忌、殘殺。他把拓跋力微的兒子沙漠汗扣留後,用大量錢財賄賂其他鮮卑大人,挑撥他們與沙漠汗的關係。
兩年後,衛瓘終於允許沙漠汗返回索頭部落。沙漠汗滿心歡喜,但他哪裏想得到,部落重要人物都被衛瓘收買了。鮮卑貴族們聯合起來,構陷沙漠汗,稱他早已被敵人同化,如果他繼承大統,將有害於部落。這時拓跋力微已是百歲老人,腦袋也不太清醒,對自己的兒子疑心頓起。貴族們趁機落井下石,矯命處死沙漠汗。
不過,拓跋力微很快就後悔了。他本就年邁,再加上內心沉痛,便一病不起。這時烏桓王庫賢煽風點火,對各鮮卑大人說:“可汗(拓跋力微)恨你們讒殺太子,現在他也要殺掉你們的兒子們。”此言一出,諸大人嚇得魂飛魄散。其實烏桓王庫賢隻是被衛瓘收買,故意放出風聲,這些鮮卑貴族們果然中計,紛紛出逃。不久後,拓跋力微去世,他活了一百零四歲,可謂長壽矣。但是,索頭部落經此一折騰,勢力四分五裂,不複當年之盛。
衛瓘大搞反間計,竟然擺平了東部最強的鮮卑部落,皇帝司馬炎不禁眉開眼笑,對他大加嘉獎。
北方局勢大為改觀,征南大將軍羊祜一再強調,當務之急不是北方問題,而是要抓緊時間消滅吳國。此時他已是重病在身,為了說服晉武帝司馬炎,他上書請求入京麵聖,皇帝批準了他的請求。
到了京城後,司馬炎特許他乘坐轎子上殿,不必行叩拜之禮,以表示對帝國名將特殊的尊重與恩寵。為什麼羊祜會受到如此隆重的待遇呢?翻翻羊祜生平經曆,其實他並沒有指揮過多少大戰,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流的軍事家與戰略專家。他坐鎮荊州期間,對吳國邊疆百姓廣施恩信,這種攻心戰法,勝過十萬雄師的威力,故而連陸抗都說:“彼專為德,我專為暴,是不戰而自服也。”不過,羊祜贏得晉武帝的尊重,不全在軍政才能,也因他人品極為高尚,從不結黨營私,並且謙虛謹慎,不愛出風頭。比如說,他推薦別人當官,從來不會宣揚,他認為這是為國家選人才,而不是為了讓別人登門拜謝。
謁見皇帝後,羊祜開始兜售他的征吳計劃。他指出,吳帝孫皓暴虐到了極點,現在若果斷發動南征,取東吳易如反掌。倘若孫皓突然死掉,東吳換一位明君,即便有百萬雄師,也未必能跨越長江征服吳國,後患無窮。
對羊祜的分析,晉武帝司馬炎是很認可的。隻是,若發動伐吳戰爭,羊祜自然是總司令的最佳人選,但他現在重病纏身,怎麼辦呢?司馬炎的想法是讓羊祜抱病前往,躺在車上指揮節製諸將。羊祜答道:“攻取吳國,我不一定親自去。我隻希望平定吳國後,陛下謹慎挑選一個合適的人去鎮撫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