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套牢愛情的幸福法門(1)(1 / 3)

戀愛地圖第十二塊【策略】:與其怕他離開,不如讓他舍不得離開。

明明喜歡吃茄子,卻因為他更喜歡吃青椒,餐桌上茄子從此消失。

忙碌了一天累得隻想倒頭就睡,卻因為他半夜忽然想吃小籠包,又從溫暖的被窩爬起來進廚房料理好並親手奉上。

他晚回來一個小時便開始胡亂猜測是不是和某位美眉在一起,開始了奪命連環call。

隻因他說喜歡長發飄飄,心裏想要嚐試利落的短發,卻再也沒有付諸行動。

把他打扮得像T台上的模特,卻老是忘記收拾自己,成了十足標準的黃臉婆。

……

這些情景,相信你並不陌生。

用情至深的女人,常會不自覺地用種種方法來取悅伴侶,做得甚至比上麵列舉的更多。

你覺得這樣努力地順著他的心意,努力做個符合他“標準”的女人,便會使他須臾不能離開你。而如果有一天他真的離開,你自覺還有十足的理由控訴他的薄情。

取悅,歸根到底是害怕失去。你以為取悅他,就可以換來一生安穩。

然而,越怕失去,越容易失去;越是全心取悅他,越容易被別人取代。

就像卡米拉之於戴安娜,論樣貌論氣質論人氣,卡米拉樣樣輸給戴安娜,偏偏查爾斯隻對卡米拉情有獨鍾。

因為不管外麵如何風光,對查爾斯來說,戴安娜是一個一舉手一投足都照足王室規範的紙片人,而卡米拉卻是一個鮮活生動、獨特的生命體。

你緊張在意,越想靠取悅他來抓住愛情,你就越麵目全非,沒了自己,像個影子一樣的存在。而你怎能指望一個影子得到他的重視?

好好打造獨屬你自己的魅力,讓他為你本身著迷,因為不懼失去,好好地做回自己,才不會失去。

克服情感依賴症

所謂情感依賴症,就是指人們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自私地在他人身上尋求慰藉和精神支持,並可能因此給他人造成精神或生活上的壓力。心理學家認為:情感依賴症,是一種需要控製的不安情緒,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最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精神疾病。

一般來說,情感依賴症分為強勢型和依附型。

強勢型:強勢型的情感依賴症,體現為對周邊的人過度地關心,有強烈的控製欲,當情緒正常的時候,則表現為非常關心身邊的人,包括父母、親屬、朋友、戀人、配偶、子女等,有時候這種關心甚至超出了對方的需求限度;當這種情緒惡化時,則表現為對身邊的人的生活和情緒有強烈的控製欲,想要周邊的人都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完全不管對方的意願。

強勢型的情感依賴症看似有主見,有控製欲,其實這種強勢恰恰反映了心底的不安全感,如果身邊的人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會覺得不安穩,覺得害怕。這種人一般都有外強中幹的特點,越害怕越強勢。

依附型:依附型情感依賴症則是表裏如一的情緒表達者,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缺乏適應能力,害怕變化,害怕新事物。由於這種恐懼感,他們把自己心目中的靠山投射到身邊的人身上,成年之前,他的投射對象往往是自己的父母,成年之後,他的投射對象則往往是自己的戀人或者配偶。

依附型情感依賴症在生活中往往體現為以下現象:喜歡向對方訴說自己的事情,並強烈地希望得到對方的認可或者建議;除了他,不和其他人來往;喜歡時刻和他黏在一起,如果不在一起,也一定要通過各種通訊手段保持聯係,如果聯係中斷,則會胡思亂想,擔心自己被拋棄,自己嚇自己;過度容忍對方的要求,即使違背自己的意願也要去做;他的任何評價都能讓你歡喜讓你憂;如果他和你中斷關係,你覺得世界就此崩潰,非常無助。

情感依賴症讓很多女人失去自我,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甚至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是一種不容忽視的情感症狀。要想脫離情感依賴症,可以通過以下幾步進行自我調整:

(1)正視情感依賴症

有情感依賴症不是好事,但也不用給自己過大壓力。畢竟情感依賴症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愛。愛一個人不是壞事,至少證明你善良,對他人有善待之心,沒有必要因此而“諱疾忌醫”。

承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首先必須要正視情感依賴症。

(2)不對自己過分苛求

有情感依賴症的人很容易矯枉過正,變成一個偏執者,對自己過分苛求。尤其是在糾正情感依賴症的過程中,很容易從一個對他人過於依附的人變成一個拒絕關心他人也拒絕他人關心的人。其實,過度的自我控製反而適得其反,有時候甚至得不償失,所以不要強迫自己去立刻完全糾正情感依賴症,要遵循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