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臨近:毀滅前的瘋狂(1 / 3)

吳帝孫皓的變態殺人遊戲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他殺人如麻,不可勝舉,這裏隻能列舉幾個典型例子,被殺者基本上都是俸祿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員。

在變態皇帝的統治下,百姓民不聊生,公元272年至公元274年,瘟疫流行,民眾幾乎活不下去了。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有良知的地方官員大力減免百姓的賦稅,推行愛民措施。然而,在孫皓看來,這些官員都罪該萬死。

湘東太守張詠拒絕向治下百姓征收算緡稅,所謂算緡稅,是一種針對商人所征收的財產稅。孫皓大怒,派使節前往湘東,將張詠就地正法,砍下腦袋傳閱諸郡。會稽郡大旱,會稽太守車浚上表請求賑濟,皇帝認為他收買人心,派使者前往捉拿,梟首示眾。尚書熊睦稍稍講了幾句勸諫的話,就被皇帝用刀柄上的鐵環活活砸死,砸得體無完膚。

跟孫皓相比,以前的暴君簡直都太仁慈了。他的心理極度扭曲,看到有誰能力比自己強,必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拔不快。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臣子如何與皇帝相處,如何見風使舵,這門學問韓非子曾研究過,但他還是未能保全自己性命。皇帝的好惡豈是那麼有規律可循的,特別像孫皓這樣變態的皇帝,你永遠不知哪裏得罪他。侍中兼中書令張尚是東吳開國功臣張紘的孫子,他口才很好,能言善辯,辯論起朝政來總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然而他卻不曉得,他已經大大冒犯皇帝了。估計孫皓並不是個口齒伶俐的人,在他看來:朝廷成了你張尚的表演舞台,試問你把我這個皇帝擱在什麼位置呢?

有一天,皇帝問張尚:“誰喝酒比得上我呢?”老子長得不帥,講話不流利,喝酒總行吧。張尚能混到中書令,自然也會溜須拍馬之術,便回答說:“陛下有百觚之酒量。”看上去這個回答四平八穩。但張尚哪裏曉得,這麼個答複,居然要了自己的命。

孫皓本就妒忌張尚的口才,一心想找碴整他,一聽這話便怒道:“你這是把我比作孔子,孔子根本就不是帝王,你怎麼敢拿我跟他比!”這是什麼狗屁理論呢?原來,過去傳說孔丘酒量很好,能飲百觚(觚是一種酒杯)。其實張尚壓根兒就沒提到孔子,然而皇帝的邏輯就是這樣,你把我跟孔子比,這是蔑視我的皇冠,老子是君王,孔子隻是臣子罷了。

莫名其妙之間,張尚就被扣上了“大不敬”之罪,被捕下獄。這個罪,可以判殺頭。諸位看客,張尚隻說一句,皇帝有喝百觚的酒量,這就是死罪,這種事情豈不是很荒唐嗎?朝中文武百官一百多人,都跑皇帝那兒苦苦請求,放張尚一條活路。孫皓一見來哀求的人多,不敢當場處決張尚,隻判了個死緩(減免死刑),把他發配到船廠服苦役。不過,皇帝就是想殺人,不殺不過癮啊。不久後,皇帝的特使前往船廠,找了個借口把張尚處決了。

上帝欲使之毀滅,必先使之瘋狂。

孫皓已經瘋狂到無以複加的地步。他又喜歡上另一個遊戲:宴請群臣。皇帝請客吃飯不好嗎?有酒喝有肉吃當然好,但是孫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殺人。每逢酒宴,皇帝必先把群臣灌醉。為什麼呢?不都說酒後吐真言嗎?他派了十個太監,專門看看這幫大臣喝了酒後,有什麼激憤之言,有什麼抵觸情緒,一旦發現,嚴懲不貸。有些酒品差的,糊裏糊塗咒了幾句,酒醒之後,等待他們的是種種酷刑,有的被活生生地剝臉皮,有的被挖出眼珠子……

如此暴政,國家還能不亂嗎?

叛亂的發生並不令人意外。山高皇帝遠,離朝廷越遠的偏遠之地,叛亂的可能性就越大。公元279年,東吳皇帝孫皓派人前去廣州調查戶口,廣州百姓人心動蕩,不知這個暴君又要搞什麼花樣。廣州便是現在廣東省,本來隸屬於交州,後來單獨劃出來成立一州,但與交州關係仍非常密切。

當時桂林太守脩允正好過世,部將郭馬見廣州百姓對朝廷深惡痛絕,便決然起兵,攻略廣州,殺死廣州督虞授,割據自雄,自任軍政長官,都督交、廣兩州諸軍事。同時,郭馬派部將何典攻略蒼梧,王族攻略始興。叛軍一發不可收拾,郭馬連戰連捷,殺南海太守劉略,驅逐廣州刺史徐旗,一時間,南方震動。

皇帝孫皓氣歪了鼻子:爾等小賊竟敢造反,非得把你們扒了皮碎屍萬段不可。很快,皇帝任命執金吾滕修為廣州牧,率領一萬人馬,從東路進軍,進剿叛軍;另外,徐陵督陶濬率領七千人馬從西道進軍,會同交州牧陶璜,夾擊郭馬。

東吳的內戰,令晉國鷹派人物看到滅吳的機會。

時任益州刺史的王濬在七年前開始督造戰船,七年過去了,晉國朝廷仍然沒有征吳的打算。他有一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歎,遂上書晉武帝司馬炎:“孫皓荒淫暴虐,應當速速出兵征伐,倘若孫皓死了,吳國另立賢主,將成為我們的勁敵。臣督造戰船已經七年,現在每天都有船因腐爛而毀壞,應趕緊投入使用;我已經七十歲了,所剩時日不多。以上三點,倘若有變,東吳就難征服了,誠願陛下不要喪失良機。”

王濬認為征吳的三個條件是:其一,吳國還沒另立明主;其二,他在蜀地所造的戰船尚未腐壞;其三,自己還活著。注意第三點,王濬是多麼自負,認為自己乃是伐吳的不二人選。王濬有兩大特點,一是誌向很大,二是人比較狂傲。許多人看他不順眼,隻是羊祜極為欣賞他,向晉武帝力薦,事實證明羊祜的眼光是不錯的。王濬親手打造一支龐大艦隊,除了他,誰能指揮呢?所以他向皇帝強調,趁自己還沒死趕緊伐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