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讓普通高中教育充滿魅力
實現規範發展之後,學校進入個性發展階段。“規範”解決辦學的達標與滿足學生共性發展需求的問題,而“個性”則解決學校發展的特色與學生多元個性需求的問題,最終達至“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局麵。
普通高中特色建設是我國近30年高中教育發展的重要主題,尤其是2010年我國出台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了“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的政策要求之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也都進行了高中多樣化發展的頂層設計,出台一係列舉措。可以說,高中特色建設是我國高中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目的是推進高中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從而服務於學校發展個性化追求,服務於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樣化訴求。但如何認識高中學校特色建設、如何謀劃高中學校特色建設(區域謀劃與學校謀劃)、如何評估高中特色建設等問題,無論是在實踐界還是在理論界都存在一些困惑,迫切需要進行基於實踐取向的理論研究,從而引領區域與學校高中特色建設的方向,解決區域、學校特色建設中的具體問題,提供區域高中多樣化頂層設計參考建議與案例,給予校長特色建設的思維框架與工具,提升特色建設的科學性、可行性與有效性。
關於普通高中特色建設的認識,本書從國內政策、國外政策與學術研究、本質理解三個層麵進行分析,力圖使讀者把握國內外高中特色建設的政策背景與研究觀點,理解高中特色建設的內涵與外延,把握高中特色建設思考框架。
“普通高中特色建設之源:國家推動與地方推進”(作者:柴純青)一章分析了我國高中特色建設的政策驅動問題。作者在分析我國自1985年以來普通高中特色建設政策情況的基礎上,歸納出我國普通高中特色建設政策的基本特點:國家政策是高中特色建設的主要推動力;區域教育行政力量擔負重要作用;普通高中特色建設的價值觀從國家“人才需求”到“人”的發展需求演變;吸收更多社會力量介入是高中多樣化的基礎工作;“辦學自主權”始終是製約高中特色建設的核心問題;研究方法的改進對普通高中特色建設具有重要價值。本章提出了有利於完善普通高中特色建設的政策建議:將“辦學自主權”還給學校;鼓勵學校建立學生充分選擇的內容和機製;政策設計要有利於普通高中實現真正的內涵發展。
“普通高中特色建設之流:借鑒與反思”(作者:胡榮堃)一章首先介紹了英國、美國、日本、瑞典四國的高中特色建設國家政策層麵的舉措,梳理出國外高中特色建設強調以學生個性化發展為根本目標、政府主導推進、學校自主發展、第三方力量參與、學科特色突出等特點。接著,本章以英國特色學校計劃的相關研究為例,分析指出國外學校特色建設方麵的研究特點,主要有:關注政策效果、研究問題具體、實證研究取向、多方參與研究。在以上分析基礎上,建議我國高中特色建設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建設理念、構建支持性的政策係統、加強特色建設的實證研究支持、采用校本化的實踐策略、構建積極的合作夥伴關係,等等。
“普通高中特色建設之本:內涵理解與外延分析”(作者:陳麗)一章從分析普通高中教育與管理的共性與個性特征入手,辨析了“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兩個不同的概念,強調了“普通高中特色建設”是實現“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和“普通高中特色學校”的謀劃、實施與評估過程,校長對這個過程的價值理解、資源理解、學生主體作用理解要到位。同時,作者對普通高中特色建設的類型進行分類學研究,提出了進行特色建設的六維思考模型(即主體、類型、結構、階段、路徑、程序六維),從而為校長提供了一個係統思考特色建設的重要框架。
關於高中特色建設謀劃,國家層麵通過政策倡導進行宏觀號召;地方行政層麵通過對本區域的規劃進行係統布局;而學校層麵在理解國家政策的基礎上,根據地方規劃的要求,深入理解本校的發展基礎和發展要求,進行具體的、微觀的布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