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2 / 2)

哪怕是在這最後時刻,趙老太、趙爺爺、李老太、李爺爺當然依舊還很想爭取兒子(女婿)、媳婦(女兒)、孫子(外孫)們的回心轉意;但他們同樣也很清醒地認識到,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此之前,他們已經熱烈甚至是激烈地討論甚至是爭論過多次、很久了,最後還不是以他們向孩子們妥協甚至是屈服而告終?另有某偉人的一句名言說,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所以他們明白了,他們接受了。

大年夜裏無非是吃餃子、煲雞肉銀耳、喝白酒、嗑瓜子、圍火爐,看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唱歌、跳舞、相聲、小品什麼的,守侯著子夜的倒記時辭去舊的一歲迎來新的一歲然後感慨此生又少了一年;來自農村的趙爺爺還回憶起小時候在老家放鞭炮、看大戲、耍龍舞獅、燒香拜佛、大人發壓歲錢、穿母親做的新衣裳等。而對這些,已經結婚生育的第一代獨生子女趙剛、李靜與正在悄悄長大的第二代獨生子女longlong(他們亦被稱為“香蕉人”)早就不感興趣了,他們更渴望吃賣當勞、漢堡包、卡拉雞、比薩餅、水果沙拉,喝可口可樂、冰淇淋,從聖誕樹上找禮物,聖誕節上街狂歡,過生日切蛋糕、吹蠟燭,上教堂祈禱、唱讚美詩之類。

所以不管是對A組還是對B組而言,這最後一頓年夜飯都吃得很乏味。桌子上擺著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瓊漿玉液,房間裏配置得富麗堂皇、美侖美奐(四位老人見自己的孩子把小家庭建設得這樣好,也更加後悔他們當初的彼此瞧不起了),但大家索然無胃口,於是隨便動了兩筷子就草草收場。年夜飯後應該是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給longlong發壓歲錢,但由於不符合趙家的新禮儀,這一做法早在幾年前就取消了。

最後的晚餐吃得短暫、乏味,而又鴉雀無聲。四個長輩既要為不讓孩子們難堪而強顏歡笑,又為從此再也沒有年過了而不知所措。三個晚輩既為將來不必再過這個他們並不喜歡的節日而高興,又為自己強行剝奪了長輩們的傳統習俗而不安。所以大家都不說話了,隻盼這令人尷尬的筵席盡快結束。

飯後大家分成兩組行動,A組留在一樓大廳裏打麻將、嗑瓜子、看春節聯歡晚會、守夜(如今房裏是“中央空調”,也不用圍火爐了);並一致商量明天去本高級住宅小區或住在附近的幾個老鄰居、老同事、老同學、老親戚家串串門。B組上二樓大廳裏看進口大片、卡通光碟,打電子遊戲,吃水果拚盤;並一致商量明天到教堂做禮拜,中餐要選一家韓國料理店吃,下午還要去“阿爾卑斯遊樂園”玩玩。

大年夜既漫長又過得很快。天亮了,趙家人的A組與B組繼續分頭行動。

故事講完了,本人已經陷入到當今社會的確罕見的沉重的思考中,而我的學生們則為我講故事時那生動、幽默的細節或表述弄得哈哈大笑起來。他們當然並不明白他們的老師講的是什麼,如果他們明白,那我也不用再陷入沉重的思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