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火難(1 / 2)

後周顯德元年,五月。本應是春雨綿綿潤萬物的季節,今年卻不怎麼,從立春到現在,卻隻下了兩場半濕的小雨,街道上的泥土還沒打濕就停了。開封府幹燥得像一捆曬幹了的幹柴,脆生生的,仿佛微微一折就能砰出火星兒來,像極了如今天下的形勢,北邊是漢遼聯軍大軍逼近,南麵的南唐李主虎視眈眈,西南的蜀國更是過分,趁著老皇帝駕崩,一舉吞並了秦、階、成、鳳四州,再加上各地囂張跋扈的節度使們,便將“天象示警”四個字牢牢地箍在了剛剛登基的新帝柴榮的額頭上。柴榮倒不似前朝,忙著登台求雨或是下詔罪己,而是連下了七道新政令旨,先是減了今年大半的稅賦,又命各地官員組織深挖大井,引水灌田,以應災旱。同時,在全國征召兵丁,重組了禁軍與禦林軍的編製,與地方節度使一同抗擊外敵。

災年減稅,還要對外打仗?這煌煌的軍費由何而出,似乎成了一個謎題。不過既然當朝者不急,百姓平民們也樂得享受新政帶來的好處,踏踏實實生產勞作、納稅上貢,民心很快被撫定下來。不多時,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首都開封又恢複了往日的繁華。圖利的商人們從開封城外深井裏運來一車一車的山泉水,用竹筒裝好,標價售出,引得眾人搶購,雖然昂貴,卻成為一時之風尚。

永樂樓是開封數一數二的青樓歌坊,一間臨街的鋪麵占著南熏街最好的位置,雕梁畫棟的門臉,一過日暮,便是香衣鬢影、車水馬龍的熱鬧。從這門進去,越往裏走,越是古靜悠遠,宅院深深,住的姑娘也愈發矜貴,難得見上一麵。直到最裏頭的那間獨立的小閣樓,熟悉的人稱之為“流蘇閣”,住著永樂樓的頭牌娘子——翹翹。

翹翹此時已換上了家常內服,一件淡青色緙雲紋絲的短襦,領頭微微露出鵝黃色抹胸透亮豔美,下身一條米色南綢軟裙,腰間一條淡金鏤空的絛帶係了,隨意地垂在地上。因是晚間,一頭青絲並未束起,垂在地上,估摸有等身長,且烏黑濃亮,更無一絲雜色。她嫌屋裏的燭光有些昏暗,便命丫鬟芍藥重新燃了兩盞琉璃花燈,輕透無瑕的流光照在她身上,一味地溢彩流蘇、滿室光華,不是燈映了人,卻是人映亮了燈。

翹翹將芍藥打發去前廳候著,暗暗囑咐一見到張令鐸公子便直接引進來,莫要給貞娘瞧見,也不要與茶廝兒糾纏,徒費了銀兩。芍藥掩嘴笑道:“姑娘還沒進張家門,就這般替他打算起來,省下的銀子,以後要給張小公子做繈褓兒麼?”翹翹來不及打罵,芍藥轉身一溜煙兒便跑了。

她含了一臉的笑意,走到酒桌前,將酒壺重新溫了溫,又試了試那一盤鮓脯鱠炙、蝦蒸假奶、酒醋蹄酥片生豆腐,幸好天氣燥熱,菜食又放在熱水匣中溫著,並未變涼。翹翹覺得有些無趣了,約好申時過來的,如今都快到酉時了,還不見人影。她有些惱他,一會兒又甜蜜蜜地想,他如今是奉****指揮使了,少年封將,一定是公務繁重的,待會兒他來了,得克製住自己的小性子,兩人歡歡喜喜吃個飯。一麵想著,一麵看窗外迷迷蒙蒙的天光,從流蘇閣印著竹紋的紗窗中濾進來,和著遊動不定的琉璃燈影,將香閣照得如天際彩虹一般輝麗。翹翹不覺看得癡了。

過了半晌,迷蒙的天光越來越亮,轉眼變成透紅的炙黃色,混著嗆鼻的黑煙和外麵混雜喧鬧的人聲。翹翹覺得有些不對勁,她推開窗,一陣火光猛地撲過來,炙熱的火苗幾乎燎到了她額前的頭發。隔著火光,她看見從流蘇樓到後院三閣,一溜的火光過去,永樂樓竟失火燒了大半。前廳似乎有人在呼喊、撲水,但離她遙遠得天的另一邊。竟然如此,隻能想法子自己衝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