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一之二(3 / 3)

《序》:「美王姬也。雖則王姬,亦下嫁於諸侯,車服不繫其夫,下王後一等,猶執婦道以成肅雝之德也。」

此詩時世不可知,其説已見本篇,但《序》雲「雖則王姬,亦下嫁於諸侯」,説者多笑其陋。然此但讀為兩句之失耳,若讀此十字合為一句,而對下文「車服不繫其夫,下王後一等」為義,則序者之意亦自明白。蓋曰王姬雖嫁於諸侯,然其車服製度與他國之夫人不同,所以甚言其貴盛之極,而猶不能挾貴以驕其夫家也。但立文不善,終費詞説耳。鄭氏曰:「下王後一等,謂車乘厭音葉翟音狄,勒麵繢音繪總,服則褕音遙翟。」孔氏曰:「王後五路,重翟為上,厭翟次之。六服,褘衣為上,褕翟次之。」褘音揮。鄭氏曰:「厭翟,次其羽使相迫也。勒麵,謂以如玉龍勒之韋為當麵飾也。繢,畫文也。總著馬勒,直兩耳與兩鑣。翟,雉名,江淮而南,青質五色皆備成章曰搖。褕翟,畫搖者。」然則公侯夫人翟茀者,其翟車貝麵組總有幄也歟?鄭氏曰:「翟車不重不厭,以翟羽飾車之側耳。貝麵,貝飾勒之當麵。有幄,則無蓋矣。」

彼茁側劣反者葭音加,壹發五豝百加反。於音籲,下同嗟乎騶虞葉音牙!

賦也。茁,生出莊盛之貌。葭,蘆也,亦名葦。嚴氏曰:「葭,蘆,葦,又名華,一物四名。」發,發矢。豝,牡豕也。陳器之曰:「《毛傳》雲:『豕牝曰豝。』恐牡字當作牝。」一發五豝,猶言中必疊雙也。騶虞,獸名,白虎黑文,不食生物者也。陸璣雲:「騶虞,尾長於軀,不履生草。」○南國諸侯承文王之化,修身齊家以治其國,而其仁民之餘恩,又有以及於庶類。故其春田之際,草木之茂,禽獸之多,至於如此。而詩人述其事以美之,且歎之曰:此其仁心自然,不由勉強,是即真所謂騶虞矣。於田獵之際,見動植之蕃庶,因以贊詠文王仁澤之所及,而非指田獵之事為仁也。《禮》曰:「無事而不田曰不敬。」故此詩「彼茁者葭」,仁也,仁在壹發之前;「壹發五豝」,義也。呂東萊曰:「『彼茁者葭』,記蒐田之時。蓋曹子桓所謂『勾芒司節,和風扇物,草淺獸肥』之時也。壹發五豝,獸之多也。反三隅而觀之,則天壤之間,和氣充塞,庶類繁殖[64],而恩足以及禽獸者,皆可見矣。化育之仁,其何以形容?曰『於嗟乎騶虞』,非騶虞自然不勉之仁,殆不足以形容之也。」

彼茁者蓬,壹發五豵子公反。於嗟乎騶虞葉五紅反!

賦也。蓬,草名。一歲曰豵,亦小豕也。

《騶虞》二章,章三句。

文王之化,始於《關雎》,而至於《麟趾》,則其化之入人者深矣;形於《鵲巢》而及於《騶虞》,則其澤之及物者廣矣。愚按:《麟趾》言公族仁厚,故知其化之入人;《騶虞》言庶類蕃殖,故知其澤之及物。蓋意誠心正之功,不息而久,則其熏烝透徹,融液周遍,自有不能已者,非智力之私所能及也。故《序》以《騶虞》為《鵲巢》之應,而見王道之成,其必有所傳矣。輔氏曰:「《周南》見其化之入人者深,《召南》見其澤之及物者廣,則文王意誠心正之功,轉移動化,始於家邦,終於四海者,無以復加矣。此義至先生而始明。」張南軒曰:「《麟趾》言公子信厚,則在內者無不孚;《騶虞》言國君蒐田以時,則在外者無不孚也。未有邇之未孚,而可以及遠者也,《鵲巢》之化是亦《關雎》之所達也。然則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其本一而已。」愚按:此詩之應《鵲巢》,亦猶《麟趾》之終《周南》也。但作詩者非同一人,而皆以仁獸為喻,皆以於嗟為詞,皆以三章成章,皆詞簡而意深,豈有同被文王之化,而吟詠情性,亦有同然者歟?編詩者分置二《南》之末,得無意乎?《詩考》曰:「墨子雲:『成王因先王之樂,命曰《騶虞》』。」

《序》:「《鵲巢》之應也。《鵲巢》之化行,人倫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純被文王之化,則庶類蕃殖,蒐田以時,仁如騶虞,則王道成也。」陳少南曰:「始於《鵲巢》之夫婦,而人倫正;中於《羔羊》之君子,而朝廷治。人倫既正,朝廷既治,使天下皆被文王之化,而有《騶虞》之仁心,則王道成矣。」

此《序》得詩之大旨,然語意不分明。楊氏曰:「二《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蓋一體也。王者、諸侯之風,相須以為治,諸侯所以代其終也。故《召南》之終,至於仁如騶虞,然後王道成焉。夫王道成,非諸侯之事也。然非諸侯有騶虞之德,亦何以見王道之成哉?」孔氏曰:「王道成者,以此篇處末,故總之,言天下純被文王之化,庶類又蒙其澤。仁心能如騶虞,則王化之道成矣。所謂《周南》《召南》王化之基也。」歐陽公曰:「賈誼《新書》曰:『騶者,文王之囿名。虞者,囿之司獸也。』」歐陽子曰:「漢世詩説四家,毛最後,當《毛詩》未出之前,説者不以騶虞為獸也。文帝時誼《新書》以騶為文王囿名,亦不經見。」陳氏曰:「《禮記·射義》雲:『天子以《騶虞》為節,樂官備也。』則其為虞官明矣。獵以虞為主,其實歎文王之仁而不斥言也。」《詩考》曰:「騶虞,天子掌鳥獸官名。」歐陽子曰:「書言騶虞者多矣,如七騶、六騶,蓋馬禦;澤虞、山虞,則山澤之官。《月令》:『季秋教田獵,命僕及七騶鹹駕。』《周官》『山澤虞』,皆當田獵則致禽獸。《易》亦有『即鹿無虞』之説。而《射義》言『天子以《騶虞》為節,樂官備也』,則騶虞二官,田獵之時,乃其職事,當以多殺為心。今也五豕而一取,故詩曰『於嗟乎』,而能如是乎!」又曰:「詩首句言田獵之得時,次言君仁不盡殺,卒歎虞人之得禮。」此與舊説不同,今存於此。

召南之國十四篇,四十章,百七十七句。

《鵲巢》至《采蘋》[65],言夫人、大夫妻,以見當時國君、大夫被文王之化,而能修身以正其家也。《甘棠》以下,又見由方伯能布文王之化,而國君能修之家以及其國也。孔氏曰:「《鵲巢》《采蘩》,夫人身事;《草蟲》《采蘋》,朝臣之妻;《甘棠》《行露》,朝廷之臣[66],皆化之,自近及遠也。《羔羊》以下,江沱之間,是又化之差遠也。」其詞雖無及於文王者,然文王明德新民之功,至是而其所施者溥矣。抑所謂「其民皞皞而不知為之者」與!張南軒曰:「王者之化遠而大,涵養斯民,由於其道而莫知其所以然,故曰皞皞如也。」唯《何彼襛矣》之詩為不可曉,當闕所疑耳。○《周南》《召南》二國,凡二十五篇,先儒以為「正風」,今姑從之。《周南》言文王後妃閨門之化,《召南》言諸侯夫人、大夫妻被文王後妃之化而成德之事,蓋《詩》之正風也。《孔叢子》:「子曰:『吾於《周南》《召南》,見周道之所以盛也。』」嚴氏曰:「《詩》首二《南》,見夫婦之倫焉,見王道之端焉。二《南》繫周、召,見君臣之倫焉,見文王心德之微,盛德之至焉。」蘇氏曰:「二《南》皆出於文王,而有內外之異,內得之深,外得之淺,故《召南》之詩不及《周南》之深也。」鄭氏曰:「二《南》為正風則然矣,自後南國諸侯政衰,何以無變風?」曰:「陳諸侯之詩者,將以知其缺失,省方設教,為黜陟也。時徐及吳楚僭號,不承天子之風,故無其詩也。」○孔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麵而立也與!」為,猶學也。《周南》《召南》所言,皆修身齊家之事。正牆麵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無所見,一步不可行。張南軒曰:「天下事未有不本於齊家,必如二《南》所述室家之事,而後為家齊。由此而達之,則無所不可行。若為之不從此始,則動有隔礙,雖尺寸不可推而行之,故曰其猶正牆麵而立也與!」輔氏曰:「二《南》之詩於文王齊家之事,則見之矣;至於脩身之事,則未嘗及也。今乃謂所言皆修身齊家之事,何也?」曰:「身者家之本也。聖人之化,未有不本於身者。文王之化,自內及外,如此則其修身之事固在其中矣。」《考索》李氏曰:「告伯魚學《詩》,必自《周南》《召南》始,蓋《詩》之序,先之以風,而《周南》《召南》又為風之先焉,此皆文王正心誠意有在於此,故其肅肅雍雍在於閨門之內,而其化行於二南之國。」○《儀禮·鄉飲酒》《鄉射》《燕禮》,皆合樂《周南》:《關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李寳之曰:「鄉飲酒禮,諸侯之鄉大夫三年大比,獻賢能於君,以禮賓之,與之飲酒之禮。鄉射禮,州長春秋以禮會民,而射於州序之禮也。合樂,謂堂上歌瑟、堂下鍾磬合奏此詩也。」《燕禮》:「遂歌鄉樂。」李寳之曰:「諸侯與羣臣燕飲酒之禮,歌者亦與衆音俱作而歌之。鄉飲酒、鄉射自歌其樂,故言合樂,不言鄉樂也。」《燕禮》又有房中之樂。鄭氏注曰:「弦歌《周南》《召南》之詩,而不用鍾磬。雲房中者,後夫人之所諷誦以事其君子。」李寳之曰:「與四方賓燕,則有之。」○程子曰:「天下之治,正家為先。天下之家正,則天下治矣。二《南》,正家之道也。陳後妃、夫人、大夫妻之德,推之士庶人之家,一也。故使邦國至於鄉黨皆用之,自朝廷至於委巷,莫不謳吟諷誦,所以風化天下。」黃實夫曰:「文王、後妃之德始於二《南》,而極於天下。《鵲巢》之夫人,《草蟲》之大夫妻,《江漢》之遊女,莫不被其風化。大用之則大[67],小用之則小,上自朝廷,下至閭巷,皆可得而用之。此如春風和氣,及物則生,不可以大小論也。」張南軒曰:「二《南》皆文王時詩,周公取以為萬世後妃、夫人、大夫士庶人之妻之法[68]。夫刑家之法,雖自於己,而於其配必謹所擇。是蓋禍福之基,所以重宗廟,重其身,正夫婦而為正家之本也。」輔氏曰:「正變之風,雖經無明文,然無害於義,故姑從之。孔子之誨伯魚,但使之學二《南》,而不言二《南》之義。今得先生説得二篇之義明白,猶覺孔子之言有意味可玩[69]。程子曰:『孔子曰:「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麵而立。」而今人讀了二《南》詩,果便不麵牆而立,方是善讀《詩》。』故先生嘗訓一學者曰[70]:『公讀二《南》了,還能不正牆麵而立否?意思都不曾相粘,濟得甚事。』此又讀《詩》者之所當知也。《儀禮》之説,見古人於二《南》,用之如此其廣且切,而程子之説則又所以述二《南》之用也。」

詩傳通釋卷一

[1] 「故以」一句,劉向《列女傳》卷三無。

[2] 「人」,劉向《列女傳》卷三無。又「嘗」原作「盡」,據劉向《列女傳》卷三改。

[3] 「毛傳」,據《毛詩正義》卷一之一當作「鄭箋」,朱熹《詩集傳》已誤。「雲」原作「之」,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4] 「匡衡」,朱熹《詩集傳》作「康衡」,蓋避宋太祖趙匡胤諱而改,今從底本作「匡」。

[5] 「君子好仇」四字,原無,據四庫本及朱熹《詩集傳》卷一補。又「仇」,四庫本作「逑」,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6] 此句,《毛詩正義》卷一之一作「後妃說樂君子之德」。

[7] 「履」原作「禮」,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8] 「三」原作「五」,據《爾雅注疏》卷五改。

[9] 「亨」原作「熟」,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10] 句中兩「而」字,原無,據四庫本及輔廣《詩童子問》卷一補。

[11] 「德」上,《漢書》卷九十七上有「內」字。

[12] 「妹」,《漢書》卷九十七上作「末」。

[13] 「有娀及」三字,原無,據《漢書》卷九十七上補。

[14] 「薑嫄及」三字,原無,據《漢書》卷九十七上補。

[15] 「降」下,《漢書》卷九十七有「《春秋》譏不親迎」一句。

[16] 「引」,《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作「列」。以下簡稱《晦菴集》。

[17] 「坼」原作「柝」,據四庫本改。

[18] 「宇」原作「字」,據輔廣《詩童子問》卷首改。

[19] 「中穀」,《毛詩正義》卷一之一作「穀中」。「言」上,《毛詩正義》卷一之二有「其」字。

[20] 「之」,原無,據四庫本及朱熹《詩集傳》卷一補。

[21] 「草」,《毛詩正義》卷一之二無。

[22] 「徒回反」原作「音頹」,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23] 「葛」上,輔廣《詩童子問》卷一有「故」字。

[24] 「仲」,《周禮注疏》卷十四作「中」。

[25] 「役」原作「後」,據輔廣《詩童子問》卷一改。

[26] 「難」原作「産」,據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改。

[27] 「得」,原無,據《毛詩正義》卷一之三補。

[28] 「遊女」,《毛詩正義》卷一之三無。

[29] 「[img alt=\"\" src=\"..\/Images\/image104-1.jpg\" \/]」原作「[img alt=\"\" src=\"..\/Images\/image104-2.jpg\" \/]」,據《毛詩正義》卷一之三改。下麵注音中的「[img alt=\"\" src=\"..\/Images\/image104-2.jpg\" \/]」字,亦據改。

[30] 「求」上,《毛詩正義》卷一之三有「犯禮」二字。

[31] 「又陳」至「可求」,歐陽修《詩本義》卷一作「蓋極陳男女之情雖可見而不可求」。

[32] 「之」,輔廣《詩童子問》卷一作「而」。

[33] 「力俱反」原作「音閭」,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34] 「芽」,《毛詩正義》卷一之三所引陸氏説作「牙」。

[35] 「食」上,《毛詩正義》卷一之三所引陸氏説有「生」字。

[36] 「意」上,《朱子語類》卷八十有「大」字。

[37] 「淩」、「貞」,《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陵」、「正」。

[38] 「餘已見《周南》篇」,原無,四庫本在「愚按」上,今據文政本及朱熹《詩集傳》卷一補於此。

[39] 「之」下原有「之」字,據朱熹《詩集傳》卷一刪。

[40] 「時物」,李樗、黃櫄《毛詩集解》卷三作「日月」。

[41] 「悅」,謝枋得《詩傳注疏》卷上作「說」。

[42] 「萍」下,嚴粲《詩緝》卷二有「江東謂之薸」一句。

[43] 「萍」下,嚴粲《詩緝》卷二有「即江東謂之薸」一句。

[44] 「薸」原作「藻」,明修本同,四庫本作「萍」,據嚴粲《詩緝》卷二改。

[45] 「薸」原作「萍」,據嚴粲《詩緝》卷二改。

[46] 「羅氏曰」三字,原無,據文政本補。

[47] 「愈久而」,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一補。

[48] 「決」下,《史記》卷三十四有「獄」字。

[49] 「公」下,《史記》卷三十四有「之政」二字。

[50] 「分」下,《禮記注疏》卷三十九有「陝」字。

[51] 「慎」,章如愚《山堂考索別集》卷七經籍門作「懼」。

[52] 「之說」二字原作「謂」,明修本同,四庫本無,今從輔廣《詩童子問》原文改定。

[53] 「周」,原無,據四庫本及輔廣《詩童子問》卷首補。

[54] 「然」,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一補。

[55] 「成」,李樗、黃櫄《毛詩集解》卷三作「之盛」。

[56] 「太」原作「大」,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57] 「以」上,李樗、黃櫄《毛詩集解》卷三有「予」字。

[58] 「林」原作「森」,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力求反」原作「留」,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59] 「鋭」,據《毛詩正義》卷一之五孫校當作「兌」。

[60] 「廢」原作「發」,據文政本及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61] 「襛」原作「穠」,據《毛詩正義》卷一之五改,篇內同。

[62] 「扶」原作「柣」,據四庫本及唐慎微《證類本草》卷十四改。

[63] 按,據《左傳》《史記》,齊桓公為齊僖公之子,齊襄公之弟,此處所説有誤。

[64] 「繁」,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三作「蕃」。

[65] 「至」原作「於」,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66] 「廷」原作「建」,據文政本及《毛詩正義》卷首《詩譜序》改。

[67] 「則」,原無,據四庫本及李樗、黃櫄《毛詩集解》卷一補。

[68] 「之法」二字,原無,據胡廣《詩傳大全》所引張氏説補。

[69] 「猶」,輔廣《詩童子問》卷一作「尤」。

[70] 「先生」原作「先王」,據文政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