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蕭寶卷閃亮登場(1)(1 / 2)

當王敬則的人頭被人送到建康時,蕭鸞感覺最後一顆釘子終於拔去,再也支持不住,倒在病榻上,從此再沒有爬起來。

永泰元年(公元498年)七月的一個深夜,明帝蕭鸞躺在病床上開始向他的親信大臣們交待後事。這是蕭鸞以政變的方式登上帝位的第五個年頭。因為皇太子蕭寶卷年紀尚幼,蕭鸞的臨終囑咐就有點像當年奉節的劉備,有一點“托孤”的意味。

遐昌殿蕭鸞的寢宮裏,蕭鸞躺在病榻上作最後的喘息。揚州刺史、明帝胞侄始安王蕭遙光、尚書令徐孝嗣、右仆射江祐、右將軍蕭坦之、侍中江祀、衛尉劉暄等圍繞在他的病榻前。

“朕,五年前為廢昏立明,不想卻陰錯陽差,被推上帝位,其實這原非朕的本意。這五年來,南齊境內外憂內患,戰亂連連,朕,已經盡力了,今朕不得不順遂天意,去見列祖列宗,朕能夠向他們交待了。”

蕭鸞說著,喘了一口氣,他看了看他的大臣們,接著又說:“太子年幼,且天性頑劣,我逝之後,朝廷內外,事無巨細,均托付各位愛卿,望精心輔佐,勿使前朝覆亡之痛在我輩重演。”

說到蕭寶卷,蕭鸞似乎格外沉痛,他看了看跪在他身邊的侄子蕭遙光說:“這些年來,我對太子們管束甚嚴,每每威逼皇太子讀書時,始安王總是說,讀書是士大夫為尋求進階所為,皇太子隻須粗識文字即可。”

始安王蕭遙光低下頭來,一副痛悔莫及,但他在心裏說:不是你的縱容,皇太子何以會如此頑劣?現在倒怪罪起我來了啊。他鬥雞,遛狗,甚至在宮裏捉鼠為戲,你還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時常教導他,一個未來的天子要學會講假話,要把假話說到連自己都相信才可,要把虛假的沉痛說到讓自己流淚才算成功。你讓蕭寶卷上表,要大臣們一日兩次上朝,以表勤政,結果你卻以不利老臣健康為由不予詔許,還不是為賺老臣們的讚許?

蕭鸞讓大家都出殿,他要分別單獨交待後事。一一交待完畢,蕭鸞說:“太子,你過來。”

直到這時,人們才發現,明帝生命的最後一刻,太子蕭寶卷竟不在場。

這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說他頑劣,但他平時在宮中卻從來不惹事生非,見到老臣,未曾開口,臉就紅了。像大多數這個年齡段的少年一樣,他性格內向,總愛獨處一隅,長久地沉思冥想,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忽然就莫名其妙地笑出聲來,甚至笑得歇斯底裏。因此總有人懷疑,太子先天人格分裂,以致後來他要造就一個混亂而勝過他父親的濫殺時代。有時候,他騎上一匹烈馬,在皇宮裏橫衝直撞,有時候卻一連幾個時辰蹲在一處,看地上的螞蟻搬家,看牆角裏的蟀蟀打架。他喜歡狗,喜歡貓,也喜歡鼠。有時候,他有意將貓和鼠放在一個籠子裏,但是,當那隻貓將要把鼠一口吞下時,他卻又趕緊將那隻鼠救下。他並不喜歡整日呆在宮裏的那種刻板的生活,因此,他總要趁宮中不備,帶著幾名閹宦打扮成平民,遛出宮門,遊走於市井之中。他就像他喜歡的鼠一樣,晝伏夜出,行蹤不定,讓四處尋找他的人失望而歸。他在十三歲時,與一個姓王的貴妃成親,雖然很快就生下一個兒子,但他似乎並不喜歡這位整天板著一副麵孔、不苟言笑的貴妃。他也不太喜歡宮裏的那些宮女們,於是,常常是在深夜,他會帶著他的嬖幸們深入到建康城裏的一些深街陋巷,與那些煙花女子共度一個風流之夜,直到天快亮時,才匆匆遛回宮裏。當大臣們開始上朝時,他卻躺在床上,一直睡到傍晚。

彌留之際的蕭鸞當然不會知道,此時皇太子蕭寶卷正帶著他的幾個嬖臣逍遙在建康城最熱鬧的一處街市上。雖然已是深夜,但這條街道上仍然燈火通明。這似乎正適合這個夜遊的少年,於是,他遛進一家最有名的妓院。蕭寶卷來這裏鬼混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他知道自己就要做皇帝了,以後的日子裏,他將要設法管束住自己。因此,在這個炎熱的夜晚,他要最後一次光臨這個風流場,玩個痛快。

妓院的鴇母並不明白他的身份,但鴇母卻掂量出這富家公子身上的黃金白銀的重量,於是,鴇母說:“哎呀少爺您可來了,你怎麼這麼長時間也不來呀,想死你娘了。少爺呀,知道您要來,我特意給您留著一件稀世珍寶,這是我前不久剛得到的一件寶物。少爺您不知道,建康城裏有多少富翁闊少聽說這件稀世珍寶,開出天字第一號大價,我都沒肯拿出來。少爺,我可是專門為您留著呢。”鴇母說:“少爺,這可不是一般的珍寶,搜遍江南江北,也再覓不到比這更稀罕的珍寶了。少爺,您別看當今皇宮三千佳麗,八百嬪妃,要是拿來同我的這位姑娘一比,那可一下子就被比下去了。少爺,你可不知道我這件珍寶的真正來曆,我要是說出來,保準把你給會嚇出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