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表兄外甥與阿舅(1 / 3)

蕭寶卷在建康玩瘋了,他沒有意識到,三年還未過去,父皇的餘威卻漸漸失去靈驗。常常是在臨近中午,當聽到從清晨起就站在太極殿外等候上朝的大臣們失去耐性,發出抱怨聲時,蕭寶卷或許還沒有意識到,危險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一股推翻他的暗流開始湧動。

然而,蕭寶卷還沒有玩夠,他的荒誕不經的遊戲正做在興頭上,就像一匹狂奔的野馬,他一時還無法收住韁來。

蕭鸞在臨死前的托孤大臣共六位,世稱“六貴”,再加上左仆射沈文季、太尉陳顯達,人稱“八要”。這八人中,右仆射江佑和侍中江祀二兄弟是蕭鸞的姑侄,蕭寶卷的表兄,蕭鸞生前也最信得過他們。蕭寶卷當然不會知道,在父親蕭鸞臨終前囑他“三年後,他們必然起事,你就毫不手軟地殺掉他們”之前,曾同樣悄悄地附在二江兄弟的耳邊說:“太子若不成器,就廢掉他。”

“廢昏立明”是曆史上輔佐大臣們的職責,二江兄弟自覺責任重大,但又覺得憑一已之力,恐難成功,於是便去找另一輔佐大臣,同時又是三朝元老蕭坦之密議。薑當然還是老的辣,這弄不好要讓全家人腦袋搬家的事,蕭坦之當然不肯輕易表態。老家夥故作深思狀,就是不肯吱聲。二江再三逼他,蕭坦之隻好說:“當年先帝發動宮廷政變,從蕭昭業手中奪取皇位,遭天下人非議,前世之師,後世不忘,如今三年才過,如果再行廢立之事,必然引起一場內亂。此等事,你們自作主張,好自為之,我不參與,也不反對便也罷了。”

二江知道,老家夥太滑頭,看來指望不到他,但二江畢竟不甘心,過了不久,二江中的弟弟江祀與劉暄相遇,幾杯酒下肚,江祀便把對蕭寶卷的失望一一傾訴,沒想到竟找到知音。劉暄對蕭寶卷的不成器同樣感同身受,二人知心話說了一籮筐。乘著酒意,江祀便把“廢昏立明”的事大著膽子抖落出口,劉暄說他也早有此想。這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剩下的,就是由誰來替代蕭寶卷了。劉暄提出,廢掉蕭寶卷,禪代者隻能在蕭寶卷的幾個弟弟之間選擇。蕭氏兄弟的母親是劉暄的姐姐,蕭氏兄弟中任何一個做了皇帝,都不會改變劉暄國舅的身份,這是一筆怎麼算都劃得來的買賣。對此,江祀似乎也無異義,但江祀卻提出一個令劉暄最不喜歡的人選,這個人就是蕭寶卷的三弟蕭寶玄。

幾年前,年僅十二歲的蕭寶玄被父親派往郢州任刺史,劉暄被明帝派去做蕭寶玄的錄事參軍,其實正是代理刺史的權力。當時府中有一名婢女名阿杏,年齡僅在十二三歲之間,卻做了劉暄的愛妾。當時隻以為蕭寶玄尚未成年,劉暄對他沒作任何防備,誰知有一次劉暄從外麵回來,卻看到蕭寶玄與他的愛妾赤條條睡在一起。看到劉暄進門,蕭寶玄並不遮掩,反而說:“你整天對我指手劃腳,如何這,如何那,這等好事,你卻從不肯教我,不是阿杏,我哪知人世間有這等快樂。”氣得劉暄幾乎當場吐血。那個愛妾從此就被蕭寶玄霸占去了。對這件事,劉暄一直記恨在心,因此,當江祀把立蕭寶玄的話剛一說出來,就立即遭到劉暄的反對。江祀說:“依你見,立誰為宜?”劉暄提出,不如立蕭鸞的十一子、蕭寶卷的另一個弟弟蕭寶貞。沒想江祀立即搖頭,連說“不成,不成”。江祀認為蕭寶貞年歲太小,劉暄要立這麼小的孩子做皇帝,目的就是要把小皇帝控製在手裏,身為老舅的他可隨時準備取而代之。

關於“廢昏立明”,蕭寶卷的兩位至親第一次密議就無果而終。

然而事隔不久,劉暄又有意無意間把二江要“廢昏立明”的建議透給了蕭寶卷的堂兄蕭遙光,希望蕭遙光能支持自己立蕭寶貞的建議。劉暄哪裏知道蕭遙光早有自己的如意算盤,蕭遙光想做皇上都想瘋了。蕭遙光是蕭寶卷的堂兄,也是蕭寶卷這一輩中年齡最長的,而且當年在扶助蕭鸞戮殺蕭昭業家族時立過大功。他覺得如果廢掉蕭寶卷,隻有自己更有資格取而代之,別的任何人都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