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兵臨城下:中原烽火狼煙(2 / 3)

(二)

嶽維峻放棄河南逃回陝西之後,河南大部分地區已被直軍攻破,唯有蔣世傑依然固守信陽。到了1926年3月10日,困守孤城的蔣世傑終於獲悉嶽維峻已經逃走,而河南業已落入靳雲鶚部的手中,於是才請出信陽城內的外國傳教士做擔保人,與攻城的寇英傑部商定停戰條約,準備開城。哪知道事情都談妥了,卻因為繳械的事情各不相讓,蔣世傑雖然讓出信陽城,但仍然準備帶著殘部退回陝西,但寇英傑不想放虎歸山,結果兩軍的停戰談判作廢,繼續對峙。直到14日,信陽城內彈盡糧絕,蔣世傑才不得不繳械投降。寇英傑部遂進入慘不忍睹的信陽城,隻見城內餓殍伏街、滿目瘡痍。

15日,蔣世傑的大煙兵們被解散,蔣世傑亦被押解到武漢。蔣世傑在信陽固守四十餘日,險些讓吳大帥一世威名掃地,而且走投無路之際還要負隅頑抗,所有的人都以為蔣世傑到鄂是九死一生。哪裏知道蔣世傑到了武漢,不僅沒有飽受牢獄之苦,反而被吳佩孚待以上賓之禮,並且設宴席為蔣世傑壓驚。吳佩孚這人是秀才出身,行事自然與普通的武人行徑不同,他最敬重的便是鐵骨錚錚的漢子,即是人才他便欲拉攏於身側,縱然不能為己所用,也要收買人心。

吳佩孚部奪取河南之後,有一個難題卻擺在了麵前。陳嘉謨、靳雲鶚、寇英傑是吳佩孚手下的三員大將,當初起兵之時,吳佩孚就示意三人日後都可以擁兵一方、坐上督軍的位置。蕭耀南去世之後,陳嘉謨率先當上督軍,而靳雲鶚出征山東時吳佩孚曾向他許以山東督軍之位。可是,後來結成直奉聯盟,便不能再進攻山東督軍張宗昌,加上寇英傑在信陽受阻,吳佩孚遂調靳雲鶚馳援河南。到了河南以後,靳雲鶚就拚命進攻,想著搶下頭功好競爭河南督軍的職務。但吳佩孚既然已經應允寇英傑就不好反悔,於是任命寇英傑為河南督軍、靳雲鶚為河南省省長,為了安撫靳雲鶚,又晉升其為討賊聯軍副總司令。

還在吳佩孚部久攻信陽不下的時候,馮玉祥部則兵分三路進攻各路聯軍,以一路軍對抗奉係,一路軍對抗吳佩孚部,一路軍對抗張宗昌和李景林的直魯聯軍,並以韓複榘守廊坊,石友三守高碑店,鄭金聲守順義以衛京師。在與吳佩孚部和好之後,張宗昌資助靳雲鶚30萬元軍餉,促成其率部入河南,於是就聯手李景林全力迎擊北來的馮玉祥部。本已退回陝西的部分西北軍不得不再次回師天津、保定,張之江任命韓複榘為津浦防務總司令、魏益三為保定防務總司令。韓複榘率部親赴馬廠督師,張之江、鹿鍾麟編一軍臨時師團開赴楊柳青,並派六旅由楊柳青開赴前線。鹿鍾麟率馮玉祥的衛隊馮治安旅出京,偕孫嶽赴前線督戰,在靜海設總司令部,與直魯聯軍在馬廠展開激戰。

抵達前線之後,鹿鍾麟即分兵三路進行反擊:中路韓複榘、鄭成思由唐官屯正麵進攻;左翼門致中、劉廷琛會同徐永昌由靜海出四角口攻側麵;右翼弓富魁、周士琦、高貴滋由虞縣抄襲青縣,斷直魯聯軍後路。西北軍雖然竭力反擊,但其時已經陷入直奉聯軍的重重圍困之下,所做的也不過是困獸之鬥。等到3月16日,直魯聯軍攻下大名,西北軍隨即撤出灤州,奉軍在大沽口截獲價值250萬元的軍火物資。同時,山西軍閥閻錫山派商震出兵石家莊,配合直軍進攻保定。

直奉進逼北京之際,王士珍領銜通電提出六點和平辦法:一、國民軍撤退返西北。二、奉軍退回關外。三、直魯軍退回山東。四、吳軍不再前進。五、魯豫兩省暫時維持現狀。六、中央政局再議善後。隨後,又與趙爾巽、孫寶琦、汪大燮、胡維德、王芝祥、熊希齡等通電各省呼籲和平,張之江、李鳴鍾、馬福祥、劉驥、宋哲元等隨即通電響應,而身在前線的鹿鍾麟亦領銜征戰的西北軍將領通電,“先行罷戰,各退原防,靜待後命,以表示敝軍傾向和平之誠意”。21日,西北軍下達前線總退卻令,集中到天津總車站,乘火車退回北京。22日,守衛灤州的唐之道部撤回通州,守衛京漢線的方振武部撤回保定、魏益三部則退至易縣,鹿鍾麟、鄭金聲率總指揮部回北京,當晚孫嶽亦率衛隊回北京,韓複榘部退至高碑店,鄭金聲部退至密雲、懷柔、順義,李鳴鍾駐旃檀寺,仍以北京警察總監名義維持地方秩序。西北軍以楊村、馬廠為第一線,設收容隊;廊坊、香河為第二線,黃村設總兵站。並任命門致中為京奉線掩護司令,韓複榘為津浦線掩護司令,其時仍然不想放棄北京,做好了在廊坊、楊村附近與直奉聯軍打保衛京畿最後一戰的準備,並以南口為最後的退卻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