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孫傳芳在江西屢戰不利,這時候身邊已經沒有什麼盟友了,他隻好電促福建督軍周蔭人,請其出兵進攻粵東,以牽製革命軍。周蔭人身處福建,自然知道如果孫傳芳失守,他自己的地盤早晚難保,於是命令張毅、劉俊、李寶珩、孫雲峰、李鳳翔等部分別向饒平、大埔、峰市、蕉嶺前進,周蔭人則由龍岩進駐永定督師。同時,周蔭人又暗中送銀元和槍械給東江一帶陳炯明的殘部,支持其在北伐軍後方滋擾。北伐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率三個師的兵力戍守潮州、梅州,以隨時防備周蔭人部。
周蔭人部剛一向粵東移動,北伐軍即得到消息。何應欽卻認為自己的轄區區域很大但兵力單薄,如果一味采取守勢,反而會處處受製。周蔭人雖然在督理福建,但其實他所率的嫡係部隊都是北方人,對福建、廣東的地形並不熟悉,也不擅長山地作戰。加上周蔭人在福建竭力搜刮,收編的部隊也對他陽奉陰違,所率各部之間也存在隔閡,因此,何應欽認為隻要攻破周蔭人的嫡係第三軍,其所部兵馬自然就會潰退。
何應欽遂以中央軍校潮州分校教育長王繩祖為潮州衛戍司令,並令率全校學生400餘人協同代理潮州、梅州警備司令何輯五擔任潮汕後防,以阻擊陳炯明殘部的襲擾。對周蔭人深惡痛絕的福建團體則組織閩省參謀團,推舉宋淵源為臨時主任,領導各路軍民及聯絡海軍在福建響應。何應欽由汕頭赴高坡指揮作戰,所部自三河壩、左弼,以第三師奇襲永定,俘虜城內周蔭人司令部人員及駐守的官兵,猝不及防的周蔭人率衛隊十餘人匆忙撤出城去。同時,何應欽部第十四師肅清蘆壩的周蔭人部,何應欽乃率部經峰市迂回到鬆口,占領峰市。隨後渡河分三麵圍攻鬆口,何應欽於當晚進駐鬆口。
周蔭人部兵敗如山倒,其所部第二軍李鳳翔部曹萬順旅、杜起雲旅在蕉嶺起義,宣布投降國民革命軍。何應欽遂收編該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以曹萬順為軍長兼第一師師長,杜起雲為第二師師長,命一部留駐岩前,主力進駐中都,另有一部挺進上杭。蔣介石任命何應欽為國民革命軍東路總指揮,何應欽遂率部接連攻克上杭、汀州、漳州、南靖、同安、福州,周蔭人殘部被李生春收容,隨後投降國民革命軍,被何應欽歸入第十七軍。至此,直係在福建的力量被完全肅清,剩餘不多的周蔭人殘部暫時退入浙江,向溫州、台州一帶逃竄。
就在周蔭人部被打得大敗之際,北伐軍亦對南昌發起猛攻。孫傳芳乘船離開九江駛往武穴,僅留殘部在南昌牛行車站及瀛上一帶的鄭俊彥殘部憑工事負隅頑抗,還有蔣鎮臣、唐福山、張鳳岐、嶽思寅等殘部固守南昌城和郊區。北伐軍士氣如虹,而孫傳芳部則士氣低落,白崇禧率軍將蘇軍及唐福山兩殘部在滁槎附近完全繳械,又在馬口圩附近俘虜李彥青、王良田手下官兵15000餘人,並繳械槍彈無數。北伐軍右縱隊則將南昌城外蔣鎮臣部6000餘人繳械,南昌城內守軍唐福山、張鳳岐、嶽思寅部及蘇軍共3000人豎白旗投降。1926年11月6日,南潯鐵路的孫傳芳部主力被北伐軍全部擊潰,7日,北伐軍終於占領南昌城,9日,蔣介石進駐南昌,分兵規複瑞昌、九江、湖口和武穴。
孫傳芳乘坐輪船先赴武穴,催促陳調元進攻武漢,以解除九江之危,但是陳調元卻按兵不動。萬般無奈的孫傳芳隻好返回九江,停駐在對岸的小池口,此時九江城已經被北伐軍攻破。孫傳芳急忙又駛往湖口,結果到湖口時,盧香亭部已經戰敗,直軍潰不成軍。此時的孫傳芳長歎一聲,已知江西無法再固守,於是命令決川號艦長陳至賓開足馬力逃回南京。逃回南京之後,孫傳芳急忙調令各部人馬,重新整編為15個師,並且積極布防,以攔阻北伐軍繼續進攻江蘇、浙江和安徽,但此時陳調元似乎已經倒向北伐軍,浙江處於腹背受敵的形勢,孫傳芳感到靠自己一人之力有所不逮。
北伐軍來勢洶洶,孫傳芳自感如果要挽回頹勢,必須謀求北洋係的聯手。孫傳芳當年驅逐奉係,張作霖一直都對他心存芥蒂,所以他覺得選擇吳佩孚作為盟友更為可靠。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兩湖戰事吃緊之際,吳佩孚曾經請他出兵相助,結果孫傳芳自作聰明按兵不動,導致吳佩孚兩湖戰敗,逃往河南。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吳佩孚和孫傳芳都被北伐軍所敗,算是難兄難弟。盡管如此,孫傳芳仍然覺得隻靠他與吳氏之力,尚不足以抵抗北伐軍,於是又致電在天津的段祺瑞,希望皖係能夠加入進來,形成直皖聯盟對抗北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