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紅火卷:桑耶寺第貳組問答(1 / 3)

莽 熱

人間希望、天下福祉,英明聖主之赤鬆德讚讚普座下:

獲小狐狸尾獎賞者莽熱稟告:

陛下安詳乎?從容否?對周邊形勢了然於胸否?

……看到陛下關於頓漸之爭的第一道敕令,臣深感不安,遂冒死上書,又得六十六位曾獲大瑟瑟告身的大將簽名,幸甚!幸甚!

臣名莽熱,出自娘族將門,幼年作為吐蕃、南詔交好互信使者,被送至蒼山洱海間的陽苴咩城,就讀於高富帥白富美大學堂。同學主體是南詔貴族子弟、大將子女、諸蠻王子王女,吐蕃常駐使者子女,富商子弟等。基於時局變化、政策調整等原因,同學來來往往,流動性很強。盡管總數超過三千,臣僅僅記住七十二人。他們是:異牟尋子野息和尋夢湊、資深大臣段忠義子野馬、清平官尹仇寬子白蜃、烏蠻首領利羅式子塵埃、東蠻鬼主膘旁子白駒、勿鄧鬼主苴夢衝子遊絲、吐蕃大兵馬使乞藏遮遮子陽焰、神川都督論鈉舌子霧霾,以及不明身份之女生聚沫、色塵、香塵、味塵、觸塵等。

我們無憂無慮,快樂成長。

乞藏遮遮、論鈉舌強調以蕃學為主。異牟尋自幼喜唐人禮儀,曾不顧尹仇寬阻攔,遣段忠義前往蜀地,請求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協助招聘良師。未料,消息泄露,乞藏遮遮、論鈉舌發文警告,異牟尋遂令段忠義暫緩行事。韋皋怒遣王有道率兵聯合東蠻、兩林蠻,與吐蕃青海、臘城兩節度鏖戰於巂州台登穀。吐蕃慘敗。乞藏遮遮戰死前留下遺言:“世界上真心實意想製止戰爭的隻有兩個人,一個是陣亡者的母親,另一個是我。”其子陽焰被異牟尋編入西域遠征軍,從此失蹤。段忠義再度舉辦招聘會,樂師舞女助陣,規模巨大,引起吐蕃朝野熱議。段忠義返陽苴咩城當日,即有吐蕃使者令其往邏娑接受質詢。異牟尋欲拖延磨蹭,段忠義說:“多年來,吐蕃對南詔用心險惡,圖謀兼並。先王與殿下忍氣吞聲,韜光養晦,才免蹈吐穀渾王、西山女王、拓拔首領等人的覆轍,豈能因臣安危再招吐蕃兵禍?”

異牟尋淒然淚下,允諾。

段忠義至雪域,盡談蜀地美食風物與人情世故,對招聘漢地教師事,隻字不提。異牟尋因此得以在洱海島中教坊開設漢語學堂。

陛下早年曾遊曆蜀地,懷念舊物,便留段忠義於左右,接受垂詢。

苴夢衝某次到陽苴咩城參會,請見遊絲,偶聞其背誦金和尚禪師語錄,心懷不滿,密告論鈉舌,並受命隔絕唐至雲南使者。韋皋屢勸不止,遣兵俘虜苴夢衝於琵琶川,斬之。又多方招徠劍南西南群蠻。異牟尋也遣人寄言求內附之願。姚州道路遂通。論鈉舌對異牟尋嚴加防備,又應尚修羅請求,發南詔兵往敦煌、龍城、北庭等地作戰。為鼓舞士氣,論鈉舌任段忠義子野馬、膘旁子白駒、苴夢衝子遊絲等為討擊正副使。利羅式擔心其子塵埃被遣,叛逃至神川,在鐵橋城舉行盛大投降儀式。論鈉舌大喜,封為“南詔諸蠻王中之王”,又為鐵橋西北大施販、小施販、劍尋販之施蠻鬼主和鐵橋南北麵之順蠻鬼主封“洱海月王”、“洱海日王”等。利羅式脅迫各王組成“白衣沒命軍”,騷擾南詔,獲取吐蕃重賞。異牟尋以臣為民間特使,謁見利羅式。其不顧臣與塵埃昔時同窗深厚情誼,大聲喧呼:“滅子之將,非我其誰?子所富當為我有!”令臣回陽苴咩城如此複命。異牟尋凝望洱海,默不作聲。

未久,論鈉舌強令臣入神川作利羅式第六十位“金鑰匙”侍衛。異牟尋忍無可忍,令其子野息調遣三批使者,各攜帶表章、生金和丹砂,分別經戎州、黔州、安南至成都詣韋皋,表示歸唐意堅,赤膽忠心。韋皋立即上報長安,同時善待野息等使者。三月後,德宗賜詔書。韋皋遣巡官崔佐時為使,攜帶詔書,擬與野息等往陽苴咩城慰撫異牟尋。將出發,野息卻忽然失蹤,於住處得親筆信,言其對世間紛爭倦怠生厭,入禪門修習。崔佐時遂與使者輾轉抵達陽苴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