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黑水卷:阿嗜尼第玖億玖萬玖千玖百玖拾玖道奏表(1 / 3)

雪域大蕃首王赤鬆德讚及大相尚讚磨等諸人:

阿嗜尼稟告:

蓮花戒大士乃是朕所刺殺。朕就是你們四處搜捕的可恨凶手。

朕為何要刺殺印度和尚?朕何故在善念滋養下剛剛完成身體蛻變就產生殺人念頭?乃是對此世界的巨大失望,對摩訶衍法師、拉隆貝多、厥瑪瑪、小虎皮、冉木夏、乞奢彌、屍毗磨羅、王錫、毛押牙、馬雲奇等人的巨大同情。

拉隆貝多作為士兵、小將、將頭、部落大使時曾經嗜血如命,殺人如麻。遭遇“二十二隻檀木香幻變事件”,他幡然悔悟,決意洗心革麵,皈依佛教。之後,經過三年對照觀察,特別是看見摩訶衍法師主動低頭認輸,恭恭敬敬向蓮花戒大士送上花鬘,大為感動,當即宣布皈依頓門教,即便麵臨被驅逐蕃境的威脅。

正如大家所見,拉隆貝多的偶發藝術在大蕃及四境——甚至波斯、羅馬、回鶻、東海等地都引發多米諾效應。但朕非常清醒,朕擔心拉隆貝多的善念抵擋不住惡念的侵蝕又回歸到殺人魔王序列。實際上,朕即做不到“分別無分別”,也做不到“無分別分別”。一句話,朕根本消除不了分別,盡管身體從一顆大痣、一個侏儒、一個屌絲、一個劣跡斑斑的惡棍蛻變成魁偉的青年。朕筋疲力盡。“分別”猶如昆侖山橫亙心頭,朕無可奈何。

朕的內心並未與身體同步蛻變,它其實還處在原來的大痣狀態。因此,“分別心”不是消除而是強化了。之所以一直不敢麵對這個現實,乃是不忍辜負摩訶衍大師、虛空藏大士的善意。好了,花鬘送出了,一切都放下了,一切都可以揭秘了。哦,我多麼輕鬆。

揭秘解密解謎從寂護被刺殺開始,好不好?

寂護是朕刺殺的。

為什麼?

因為寂寞,孤獨,屈辱,冷漠,疏離,挫傷,失敗,憤懣,羞恥……

朕是一顆大痣,盡管是身體的構成部分,卻沒有安全感、榮耀感、幸福感、成就感。作為一個生命應該有的朕都沒有。朕常常悲觀自問:額是荒涼的山丘,還是鮮活的生命?

有人回答。或者,不屑於回答。

朕屬於很多榮耀的身體,但榮耀與朕無關。當主體處心積慮收集榮耀時,他們總擔心被搞混了,一再強調朕在麵部三十六宮的精確位置:“記準了啊,阿咪的天庭位置有顆大痣!”“看啊,姐的日角、月角各有一顆大痣,嗬嗬,日角痣昵稱野馬,月角痣昵稱塵埃。當然,如果您喜歡,還可以謂之曰陽焰、日影、白駒、霧霾等等。”“哥的大痣騎在山根上,朋友們尊稱它為大都督、節度使,嘿嘿,甚至還有夢中稱為陛下、聖上的,哈哈哈……事關重大,可別錯記到淚堂、驛馬或漿承上啊,一榮俱榮,哥不會食言!”……

在此過程,他們往往毫無理由地隨意轉移朕的位置。朕本來生在欽陵的奸門位置,卻被轉移到印堂,又轉移到眉心,又轉移到法令,又轉移到天倉。而且,他和弟弟讚婆、悉多幹、勃論將原本屬於別人福堂、正中、人中的大痣強行移植到自己的仙庫、地庫、年壽、準頭等位置。可是,大痣往往離開本土就難以存活,在雙頰、閣地、日角、月角等地漂泊。後來,遭到讚普討伐,他們在逃亡過程中又將大痣剜除,以防作為明顯的標識被奸細認出。

主體功成名後朕往往免不了被剜除的命運,據說影響麵部美容,進而影響威儀(其實是怕朕泄露他們內心的秘密),朕稍微詞,就遭到拋棄或喂貓,唉。

因此,朕開始不擇手段地製造噱頭,駕馭熱點。當寂護大士成為風暴眼,萬人矚目之時,朕豈能錯失良機?於是,朕策劃了幾次謀殺案,最後才如願以償。

朕穿著綠色裏子的紅色外套,騎乘紅馬,成功刺殺寂護,然後一路叫囂:“朕刺殺了寂護大士,請你們拿著帶有足枷的長條形鐵鐐來抓朕啊!”

非常奇怪,士兵堅持說凶手是“綠人綠馬”,喝令朕走開。

於是,朕將外套反穿,把白馬塗成綠色,投案自首。

他們又說凶手是“黃人黃馬”、“橙人橙馬”、“青人青馬”、“藍人藍馬”、“紫人紫馬”。朕不厭其煩,根據他們要求,在七種顏色之間變來變去。他們理屈詞窮,又說凶手的真實名字叫“野馬”而非阿嗜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