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和沃拉斯頓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們太粗心,而法拉第則不同,因為是訂書徒出身,又受過美術訓練,他因此養成了注重小事的習慣。據說他的日記每日必記,每次實驗無論成功與否都要記,並把一些小事也記錄在案。他因此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最簡單的馬達。而戴維因為對小細節的忽視,使得法拉第在科學界後來居上,超過了他的老師。
世界上許多驚世駭俗的發現,往往是在一些小細節中獲得的。而很多富有者,也正是把握住了這些細節,才使得他們成為一個富有者。
一般人看到澡盆裏的水溢出,最多會說一句:“水太多了。”而阿基米德卻悟出浮力定律;一般人看見蘋果砸在自己的頭上,他們最多會罵上一句:“太晦氣了。”而牛頓卻發現了萬有引力;一般人看見雷鳴電閃,最多會以為那是上帝在發怒,而富蘭克林卻因此探得電的本質。所以說,不注重小事情也會與成功失之交臂。但凡事業有成的人,哪個做事不是嚴謹細致?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大大咧咧的人,也是粗中有細。任何一個人,他都要從小事中獲得做大事的經驗,可以這麼說,小事是做大事的基礎。一個貧窮的人,最終能成為一個富豪,比如說李嘉誠,往往就會重視小事情中存在的大學問。因此,要使人生改觀,就要培養他們把握細節的能力,知道利用物與物間的相似,由這些相似現象進而探究其內在的聯係,這是獲得成功的重要方法。
其實,真正鍛煉人的還是小事情,因為生活中沒有太多的大事可供鍛煉。不忽視小事,能專心於小事,把很多小事融會貫通起來,就是能令人成功的學問。忽視小事情,往往會讓人好高騖遠、做事眼高手低,這樣,無論他多麼有富豪的潛質,也會貧窮一生。
一個窮人和一個富人他們在同一天,去同一個地方找工作。
兩個人同時走進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資也低,從事的也隻是一些小事情,窮人不屑一顧地走了,而富人卻高興地留了下來。
兩年後,兩人在街上相遇,富人從基層做起,已經成為一家跨國大公司的精英了,也變得更加富有了,而那個窮人卻還依然在尋找工作。
原因很簡單,那個窮人並不是不需要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他的起點太高了,他眼睛盯著好的工作,所以對於他來說,他的好工作總在明天。而那位富人就不同了,他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知道,隻有從小事做起,從“低賤”的工作做起,才能更加容易成功。
從上麵這個小故事中,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任何事,隻有從小事做起,才能更好地得到成功,不要一開始就隻往高處看,而忘記了自己的起點。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對工作中的小事就敷衍應付或輕視責任。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聯係的,而這種聯係常常表現為它們之間的各種相似,抓住這個相似點也即抓住了它們的紐帶,偉大的發現常常由此而始。李嘉誠從一個茶館跑堂到億萬富豪,人生能有如此大的飛躍,就是李嘉誠從給人端茶倒水的小事中學到了真本事。因此,作為一個奮鬥者,應該學會如何對待小事,在小事中鍛煉自己,天長日久,就會像李嘉誠一樣,取到令自己成為富豪的真經。
命運點撥
1.聚焦小事,升華你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由許許多多的偶然的和必然的事件組合而成,有時一次偶然的事件會使某個人富有起來,有時一次偶然的事情會使某個人變成了窮人。
在常人看來,富人總是和大事件聯係在一起,窮人總是和小事件聯係在一起。有的人一輩子也不會做成一件大事,但是,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會和一件又一件的小事發生關係。因此,小事情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內容,聚焦小事,必能升華你的人生。
大事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事情卻每天都在發生。順利、妥帖而又快樂地去處理一件小事是容易的,但每天都能順利、妥帖而又快樂地去處理每一件小事卻是十分困難的。如果一輩子都無怨無悔、謹慎小心、愉悅歡快地去處理一件又一件小事,那大概要比做一件大事還要難。
大事能檢驗一個人的智慧、才能和品格,小事也不例外。如果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漂亮、舒心,那你也能得到極大的快樂和對自我的肯定。古人說得好,小事雖然微不足道,但積少成多,那些忽視小事,專做大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不如做小事的人。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小事來得頻繁,辦事所花的日子也多,積累起來數量也就大;而大事來得稀少,積累起來數量也就自然小了。
積累,一件又一件小事地去積累,直到有一天,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比如雷鋒,他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珍惜每一件小事,把每件小事都當作一個新的出發點,當做一件大事來看待,傾注全部的熱情和心血,誰又能懷疑他的偉大呢?
每一年積累,不如每季度積累;每季度積累,不如每個月積累;每個月積累,不如每一天積累。
一件事情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幾件事情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從搬運工到哲學家,從奴隸到將軍,從凡人到偉人,都不是一天、一月、一年就可以達到的,它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長期的追求、長期的積累、長期的磨煉才能夠達到。
也許一個人,會因為某種機遇而一夜之間成為腰纏萬貫的富翁,但一個搬運工成為一個哲學家,一個凡人成為一個偉人舉世聞名,絕不是某個機遇的緣故。不斷地追求,才有不斷的進步;不斷地行動,才有不斷的成就;不斷地積累,才有不斷的提高,不斷的積小步,才有跨大步的力量。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子;播什麼花種子,開什麼花兒。人積累耕耘的經驗就成為農夫,積累砍削的經驗就成為工匠,積累販賣貨物的本領就成為商人。這種積累,既是痛苦的,又是快樂的。
美國社會工作者海倫?凱勒的老師安妮?沙利說過,人們往往不了解,即便是要取得微不足道的成功,也必須邁出許許多多蹣跚艱難的腳步。
你希望一口吃個胖子,希望獲取財富就像邁一下腳步那樣簡單,你或許常常這樣幻想:希望自己是個完美無缺的人。假如我有好的天資,是個大智者的話,我就會幹什麼事情都永遠不會失手,我會馬上把吸煙、賭博的惡習戒除掉。
這是幼稚的懶漢富有的邏輯——以為富有者都是有遺傳得來的天賦,有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的訣竅。按這種邏輯,富有者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輕鬆愉快的,易如反掌的。懶漢們認為,富有者都是無師自通的天才,學了第一課,就能夠一下子成為專家。這種“馬上如願”的思想,是導致失敗的大敵。
毫無疑問,那種希望“馬上如願”的人還是存在的,像嬰兒。嬰兒都是要求父母即刻滿足他們的意願。他們一想撒尿,不管是在大人懷裏還是睡在床上,即刻就會把衣服尿濕、被子尿濕。對嬰兒的這種行為,父母無可指責,並不會對嬰兒提出從發育來說不現實的要求。不幸的是,如果你一生當中總保持著這種像嬰兒一樣“馬上如願”的要求,那麼,你要走向富有是不可能的。
舉個例子,你是一個抱著“馬上如願”思想做事的人,你決定當一個畫家,你期望自己一下子就能畫出像達?芬奇《蒙娜麗莎的微笑》那樣的傑作,期望自己一夜成名。但你不知道自己是該先畫蒙娜麗莎的秀發還是先畫蒙娜麗莎的額頭,你便會認為繪畫很艱難,情緒陡變,頓時扔掉畫筆,長歎創作之難。因為你相信的是:如果一個人有出息,有才幹,想要做什麼事,都能一下子如願以償,用不著像達?芬奇那樣天天畫雞蛋苦苦地做單調乏味的努力,用不著一點點地積累經驗,用不著總費很多時間去鍛煉基本功。這種想法,終將會把你拋入失敗的穀底,不堪回首。
上天就是這樣捉弄人,你越希望即刻如願的,越難以即刻如願。富有,不是直線,而是曲線。富有,是一個緩慢的積累過程,緩慢的學習過程。攀登珠穆朗瑪峰,需要從腳下第一步開始,沒有一下子就能躍上山頂的。
緊緊地盯著眼前的階梯,一步一個腳印,你終將登上財富之巔。
2.小的決定大的
曆史記載的許多勝者王侯敗者賊,興興衰衰朝代事,感人的都是那些生在枝枝杈杈間曲環交錯的細節。有些片段,當時看著無關緊要,後來事實上卻牽動了大局。中國曆朝曆代發生的“巨堤容螻”而致“漂邑殺人”,“突泄一星”而致“焚宮燒積”的事,實在太多了。
小的決定大的。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沒有一個是經國大計,卻為任何一個當政者所不能忽視。一場瘋牛病,幾乎顛覆了英倫三島。
中國古典文學巨著以大開大合的情節見長,但感人肺腑、讓人記下的卻是“石卵化猴”“桃園結義”以及“玉在櫝中”“釵於奩內”這些生動的細節。
世界獲諾貝爾獎的各個門類的巨匠,無不是從大千世界拾撿珍珠的高手。
幾乎所有動植物繁衍的種子,都是核兒,很小很小的。風可以刮著走,鳥兒可以用嘴銜,被人不經心就可以忽略甚至丟棄的核兒,卻負載著生物自然的最偉大傳承。
任何龐然大物,都不能忽略小。近代盡人皆知的重大發明、發現,從蘋果落地發現地心引力,到開水冒氣引發的蒸汽機的利用,無不是由偶發靈感的小事影響整個世界的。
一位工作在矽穀的人告訴我們,微電子技術的誕生和發展,是從最初集成電路隻包含幾個幾十個元器件,發展到一個小小矽片上可以製作出幾十萬個、上百萬個元器件,形成微型電子電路的。正是這個微型電子電路,帶來當今世界颶風般的各種生產方式大規模乃至超大規模變化。
可見,未來最終改變我們這個世界、影響人們生活的,不在宇宙,乃在毫微。小的不僅僅是美好,而且關鍵時刻它孕育一種與命運相關的改變。
傅聰很小很小,三四歲,頭剛好伸到和書桌一樣高的時候,一次聽古典音樂格外出神的狀態,讓他父親傅雷發現,從此讓他棄學其他,改學鋼琴,他成了偉大的鋼琴家。張藝謀初入社會,在生活的最底層當彈棉花的輔助工,整天和雜質粉塵、棉花飛絮打交道,戴上三層口罩,下了班嘴裏麵也還是黑的。那時候僅僅為了調節生活,他買了台照相機,怎麼也沒想到就是這台小小的照相機,後來竟在他報考北京電影學院時派上用場,幫他拿下了通往藝術殿堂的通行證,從此陝西少了一個苦力,中國多了一個讓世界刮目的電影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