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輯 態度決定人生高度(3 / 3)

“我要提拔人時常常把所有的候選人排到一起,給他們提一個我想要他們解決的問題。我說:‘夥計們,我要在倉庫後麵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我就告訴他們那麼多。我有一個有窗戶或有大節孔的倉庫。候選人正在檢查工具時,我走進倉庫,通過窗戶或節孔觀察他們。我看到夥計們把鍬和鎬都放到倉庫後麵的地上。他們休息幾分鍾後開始議論我為什麼要他們挖這麼淺的戰壕。他們有的說6英寸深還不夠當火炮掩體。其他人爭論說,這樣的戰壕太熱或太冷。如果夥計們是軍官,他們會抱怨他們不該幹挖戰壕這麼普通的體力勞動。最後,有個夥計對別人下命令:‘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後離開這裏吧。那個老畜牲想用戰壕幹什麼都沒關係。’”

最後,巴頓寫到:“那個夥計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務的人。”

無論什麼工作,都需要這種不找任何借口去執行的人。對我們而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上,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不要用任何借口來為自己開脫或搪塞,完美的執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一位長期在公司底層掙紮,時刻麵臨著失業危險的中年人來看心理醫生。醫生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神情激昂地說,我怎麼也睡不著,想不通。然後開始抱怨公司老板如何不願意給自己機會。

“那麼你為什麼不自己去爭取呢?”醫生說。

“我曾經也爭取過,但是我不認為那是一種機會。”他依然義憤填膺。

“你能說得具體點嗎?”

“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海外營業部,但是我覺得像我這樣的年紀,怎麼能經受如此折騰呢?”

“為什麼你會認為這是一種折騰,而不是一種機會呢?”

“難道你看不出來嗎?公司本部有那麼多職位,卻讓我去如此遙遠的地方?我有心髒病,這一點公司所有的人都知道。”

醫生無法確認這位先生是否真的得了心髒病,但他已經知道了這位先生的“病根”,那就喜歡在困難麵前為自己找借口。

於是,醫生給他講了一個與他的情形截然相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體育界的成功者羅傑?布萊克。

羅傑?布萊克傑出並不在於他非凡的令人矚目的競技成績——他曾經獲得奧林匹克運動會400米銀牌和世界錦標賽400米接力賽金牌。而更讓人心生觸動的是,所有的成績都是在他患有心髒病的情況下取得的。

除了家人、親密的朋友和醫生等僅有的幾個人知道其病情外,他沒有向外界公布任何消息。帶著心髒病從事這種大運動量的競技項目,不僅很難有出色的發揮,而且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第一次獲得銀牌後,他對自己依然不滿意。如果他告訴人們自己真實的身體狀況,即使在運動生涯中半途而廢,也會獲得人們的理解的。但是羅傑卻說:“我不想小題大做。即使我失敗了,也不想將疾病當成自己的借口。”作為世界級的運動員,這種精神一直存在於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

醫生剛講完羅傑?布萊克的事,這位中年先生就自己走出了醫生的治療室。

那些認為自己缺乏機會的人,往往是在為自己所麵臨的困難尋找借口。富有者不善於也不需要編造任何借口,因為他們能為自己的行為和目標負責,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努力地工作而不是浪費時間尋找借口。要知道,公司安排你這個職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聽你對困難的長篇累牘的分析。

習慣性的拖延者通常是製造借口與托辭的專家。他們經常為沒做某些事而製造借口,或想出各式各樣的理由為事情未能按計劃實施而辯解。“這個工作做起來難度太大。”“客戶不回信我有什麼辦法?”“這段時間實在太忙,把這件事給忘了。”“這麼大的工程隻給這麼點時間,怎麼可能完成?”“什麼樣的工作條件出什麼樣的活。”等等,聽上去好像是“理智的聲音”、“合情合理的解釋”,但不論借口是多麼的冠冕堂皇,借口就是借口,它所能帶給你的後果,一點也不會因你的借口如何完美而有絲毫改變。

在工作中找借口是最愚蠢的人都能想到的辦法,更是世界上最容易辦到的事情,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總能找出借口。找借口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出現問題不是積極、主動地加以解決,而是千方百計地尋找借口,你的工作就會拖遝,以致沒有效率。借口變成了一麵擋箭牌,事情一旦辦砸了,就能找出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以取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諒。一般情況下,我們找借口無疑是為了把自己的過失掩蓋掉,心理上得到暫時的平衡。但長此下去,借口成習慣,人就會疏於努力,不再想方設法積極進取了。

有多少人因為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上,而耽誤了自己的前程!有多少人因為工作不努力、不認真,一見困難就找機會推脫,一出問題就找借口掩蓋,而錯過了一次又一次挑戰自我爭取成功的機會!

羅斯是公司裏的一名老員工,專門負責跑業務,業績一直不錯。隻是有一次,他負責的一筆業務突然被別的公司搶先拿走了,給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事後,他向公司領導解釋說,因為自己的腿傷發作,比競爭對手晚去了半個小時。公司領導知道他工作一直很賣力,而且腿傷也是因前幾年出差傷的,所以並未對他有任何責備之意。

其實羅斯的腿傷並不嚴重,隻有仔細去看才會覺得他有點跛,但根本不影響他的形象,也不影響他的工作。可不幸的是,羅斯自此次用借口將責任推脫過去後,心裏得意極了。以後每當公司要他出去聯絡一些困難較大的業務時,他都以他腿不行,不能勝任這項工作為借口而推諉。

公司領導開始還挺注重他的能力的,因為他經常推脫,時間一長,遂漸漸將他忘了,一有重大任務便委派別的業務員去做。羅斯見領導不再將一些困難的任務交給自己,心裏還暗自慶幸自己的明智。心想,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任務,誰愛做誰做去,完不成任務那才丟人呢。

羅斯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如何尋找更合理的借口上,一碰到難辦的業務能推就推,好辦的差事能搶就搶。而無論什麼樣的業務一旦沒有完成,他就找出種種借口為自己開脫。

一年後公司按績效施行裁員,羅斯列在被裁名單的第一位。

公司領導將他叫進辦公室,對他說:“你為公司負過傷,以前幹得也不錯,公司最不該裁的就是你,但是你這一年都幹了些什麼?績效幾乎是零,而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老員工,你已在公司內部造成了負麵影響……因此,公司隻能讓你走。”

羅斯剛要張嘴說什麼,公司領導立即說道:“你不要再對我講什麼理由,這一年我聽夠了,你到財務辦手續去吧。”

在任何一家公司或者企業中,那些企圖靠種種借口來蒙混公司、欺騙管理者的人,最後隻能落得像羅斯一樣的下場。他們不尊重自己,卻企求別人對他的尊重;他們不尊重工作,卻夢想從工作中得到一切。這種毫無責任心的人在社會上也不會被大家信賴和尊重。

借口是對惰性的縱容。每當我們要付出勞動,或要做出抉擇時,總想讓自己輕鬆些、舒服些。這時借口總是在我們的耳旁竊竊私語,告訴我們因為某原因而不能做某事,久而久之我們甚至會潛意識地認為這是“理智的聲音”。假如你有此類情況,那麼請你做一個實驗,每當你使用“理由”一詞時,請用“借口”來替代它,也許你會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心安理得了。

一個人在麵臨挑戰時,總會為自己未能實現某種目標找出無數個理由。正確的做法是,拋棄所有的借口,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那些實現自己的目標,取得成功的人,雖然成功的因素各不相同,也並非都有超凡的能力和超凡的心態,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從不為自己的工作有困難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