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蘿卜可能不是一件難事,在通常情況下,賣蘿卜的也沒有必要把蘿卜紮成捆,也懶於紮成捆,何況還是一個孩子在賣蘿卜呢?因此,金宇中從小就有勤動手的優點,這個優點在他賣報紙時得到了充分的證明。他之所以報紙賣得比別人多,賣得快,除了有些技巧以外,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比別人勤快得多。他從別的報童手上低價買來報紙,拿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去賣,這就是他勤快最好的證明。
或許是生活所逼,在那樣一個戰亂年代,很多成人也因此被餓死,但當時還是一個孩子的金宇中,完全可以說是依靠自己的勤奮使一家人活了下來。說到這裏,人們不禁要問:他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麼?對此,我們可以用金宇中的一句話回答:“奧秘在於努力工作。”事實也是如此,前文也提到過,自創業以來,金宇中從來沒有休息一天,休假一次。他一年的工作日是365天。每天早晨5點起床,深夜12點才睡覺……不難看出,勤勞能成就一個富豪,富豪更是勤勞的。因為有勞動才有收獲,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因此可以這麼說,一個貧窮者能富起來,就要求他能在生活中養成勤勞的習慣。身為社會中的貧窮者,必須要意識到,隻有勤勞,你才有可能獲得成功、財富與榮譽。不要因為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更不要因此就敷衍了事,勤勞將指引你越過所有的艱難險阻,直到成功。
從很大程度上講,擁有巨大財富的人並不是那些嚴格意義上的天才人物,而是那些智力平平卻非常勤奮、埋頭苦幹的人;獲得巨大財富的,往往不是那些天資卓越、才華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在每一個行業都勤勤懇懇、奮鬥不息的人。大量的現實告訴我們,凡是富有的人,他往往就是一個十分勤勞的人。金宇中、賈尼尼、霍英東、李嘉誠這些富豪,他們沒有一個不是勤快的人,是勤勞使他們受到了磨礪,因此他們能成為一個富豪。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一個富有的家族,原因是他的家族很注重在孩子小時候勤勞品質的培養。洛克菲勒小時候的零花錢是要自己“掙”的,他給父親做“雇工”,父親平時便要他到田裏幹活,有時還要他幫著媽媽擠牛奶。他把賬目記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後再與父親一起結算。小洛克菲勒做得很認真,在這中間他感到有無窮的趣味。更有意思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嚴格按照這種方法教育孩子。家裏還要定期檢查孩子們的做事效果,效果不好或有誰不用心,那就一分零花錢也不要想從父母那裏得到。洛克菲勒的家族讓孩子這樣做,當然不是因為吝嗇,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想通過這種方法培養孩子勤勞的品格。因此,在這個家族,出現了幾個像銀行家這樣的富豪。
不是洛克菲勒家族裏的人全都是富貴的命,而是勤奮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條件,它可以彌補天資的不足,如果你不夠聰明,那麼,你可以憑借勤奮來彌補這一缺陷。一個人如果不勤奮,那麼即使天資再好,也無法創造較大的財富。相反,勤勞卻能使人獲得更多的財富。
眾所周知,美國人在世界上不是最聰明的人,但美國卻是一個很富裕的國家,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美國更是一個崇尚勞動的國家。他們對勤勞的教育從孩子就開始,在他們的學校,有專門“收破爛”的地方。就是一些百萬富翁的兒子,你也可以經常看到他們會把收集起來的破紙、冷飲罐送給學校,向學校換取一些報酬。在美國,有的經濟不好的家庭,在孩子八九歲時,家長就鼓勵他們在課餘時間裏去打工、送報掙零花錢,家長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勤勞的品質。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會出現喬布斯、蓋茨這樣的富豪,為什麼世界的財富美國人能占據更多的比例,為什麼很多富豪都出現在美國……這是由於他們從小就養成了勤勞的品質。
大到一個國家如此,小到個人也是如此。一個人想要擁有美好富足的生活,就要用勤奮工作來換取。勤勞的工作態度是獲得巨大財富的關鍵一環。一個人一旦有了一種不畏勞苦、敢於拚搏、鍥而不舍堅持到底的高貴品質,就一定會成為一個富有的人。一個人要成功,卻害怕或不敢或不願意付出相應的勞動,那就不要垂涎於財富的垂青。生活是公平的,對於那些惰性十足的人來說,富豪榜上不會找到他們的名字。
一個貧窮者,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唯有勤勞才能有所成就。較高的工資、豐厚的勞動報酬是每個人都非常渴望的,它不僅意味著是一個人價值的體現,更是一個人成為富豪的起點。可金錢的積累,必須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來實現,而懶惰永遠無法得到更多的財富。
命運點撥
1.打掉骨子裏的惰性
人與人之間隻有小而又小的差異,但是經過機遇、性格、形勢的放大,最後結果卻是完全不同。因為小小的懶惰和得過且過,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失敗。一個懶惰的人會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而注定一貧如洗。
有個懶人,總覺得工作太過辛苦,別人給他介紹各種工作他做不完一個星期就跑回家了。父親很為兒子擔心,因為人總是要生存的。他擔心孩子的懶惰會讓他餓死。於是父親四處托朋友幫忙。可是大家都知道這個年輕人太懶惰,已經沒人願意幫助他了。經不起老父親的再三請求,有位朋友就為懶人找了一份工作,並告訴父親說,這個工作什麼都不用幹,隻要坐在那兒就行了。父親很高興,就讓兒子去工作了。
原來這是看守墓園的工作,的確什麼也不用幹。父親覺得這工作挺適合自己的懶兒子,隻要每天坐在椅子上,不用做任何其他的事,相信兒子總能做好。
可是沒有過幾天,懶人又辭退了守墓的工作。父親以為是工作沒有想象的輕鬆,便問兒子有什麼辛苦的地方。年輕人抱怨道:“太不公平了,在整個墓場裏,所有的人都是躺著的,隻有我一個坐著那裏,這麼辛苦的工作,我才不幹!”
我們總覺得別人的懶惰是可笑而又讓人厭惡的,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天生的惰性,成功的人總是能克服這種天性。
“誰不想睡安穩覺?誰不想早上睡到9點?如果你要求自己的生活得過且過,當然可以。但如果想做成一番事業,就不能。”一位成功的老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勸告年輕人要警惕自己的惰性,懶惰會成為成功的絆腳石。快樂的生活不是得過且過,而是應該有著自己的目標。克服自己的懶惰是到達成功必須要做的。
老總接著說,自己在當業務員的時候,經常淩晨接到客戶的電話,說電腦的程序出了問題需要解決。從熱乎乎的被窩中爬出來,真恨不能把電話給砸了。可是他知道往往這樣的客戶是最忠實的客戶,他們信任自己,有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就是這樣的客戶支持了這位老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同樣是一個轎車,為什麼德國人就能把它經營成一種榮耀;同樣是一個表殼,同樣是一把小刀,為什麼瑞士人能製造得精致漂亮、無可挑剔,我們無法丟掉骨子裏的惰性,小到個人,大到一個國家,要想富有,就必須把骨子裏的惰性打掉。
2.想賺錢就要勤快一點
每個人都想成為富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大批年輕人懷揣著一夜暴富的奢望,東遊西蕩、投機取巧。但這種人到最後往往是兩手空空,他們忘記了勤奮做事才是通向成功的捷徑,而懶惰並不是什麼“小毛病”,它是成功的大障礙。
那麼,怎樣才能克服懶惰的“小毛病”,讓自己變得勤快起來呢?
①承認自己有愛拖延的小毛病,並且願意克服它。這是處理一切問題的前提。隻有正視它,才能解決問題。不承認自己懶惰,就不可能改正自身的弱點。
②是不是因恐懼而不敢動手,這是懶散的一大原因。如果是這一原因,克服的方法是強迫自己做,假想這件事非做不可,並沒什麼可恐懼的,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這樣你終會驚訝事情竟然做好了。
③是不是因為健康不佳而懶惰。其實,懶惰並不是健康的問題,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問題,有些人,盡管疾病纏身,還照樣勤奮努力不已。如果,身體真的有病,這種時候常愛拖延,要留意你的身體狀況,及時去治療,更不應該拖延。
④嚴格要求自己,磨練你的意誌力。意誌薄弱的人常愛拖延。磨練意誌力不妨從簡單的事情做起,每天堅持做一種簡單的事情,例如寫日記,隻要天天堅持,慢慢地就會養成勤勞的習慣。
⑤在整潔的環境裏工作不易分心,也不易拖延。把自己生活的環境整理好,使人身居其中感覺舒適,就會熱愛自己的生活,產生勤奮的動力。另外,備齊必要的工具既可加快工作進度,也可以避免拖延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