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輯 不妨有一點野心(3 / 3)

(10)通常富有者都知道成功的程度取決於我們的信念程度。心存疑惑,就會失敗;相信勝利,必定成功。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會成就事業;認為自己不能的人,一輩子一事無成。

所以說,隻要我們對野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麼,我們內心深處的野心就是我們成就大事的動力。

2.失敗者缺少的是野心

美國《時代》雜誌加拿大版刊文中提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迪安?斯曼特研究發現,野心是人類行為的推動力,人類通過擁有野心,可以有力量攫取更多的資源。當然,也必須承認,野心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一個“零和遊戲”:你多占了資源,別人所擁有的就少了。根據這種說法,大家應該都有野心才是。但事實上,人與人在野心方麵有很大差別。

這些差別引起了人類學家、心理學家和其他學者的關注,他們力圖從家庭出身、社會影響、遺傳及個體差異上尋求答案。

從家庭出身來講,出生在窮人家的孩子,要為生存而憂慮,可能與生俱來就有“野心”,但也不排除悲觀失望、不思進取者。在富裕家庭長大的孩子,可以獲得的東西雖然很多,但也有懶惰、揮霍無度的人。總之,研究表明,上流社會之所以有相當大比例的人有“野心”,有錢不是主要原因,家庭影響和父母對孩子成功理念的灌輸起重要作用。

法國一位年輕人很窮、很苦。後來,他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迅速躋身於法國50大富翁之列,成為一位年輕的媒體大亨。不幸,他因患上前列腺癌,1998年去世。他就是法國富翁巴拉昂。

法國富翁巴拉昂去世後,《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一份特別遺囑:

“我曾是窮人,但當我去世走進天堂時,我卻是一個大富翁。在跨入天堂大門之前,我不想把我的致富秘訣帶走。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有一個私人保險箱,那裏麵藏有我的秘訣;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律師和兩位代理人手中。

“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不可能從墓穴中伸出雙手為其睿智歡呼,但他可以從那隻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那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遺囑刊出後,《科西嘉人報》收到大量信件。絕大部分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窮人還能缺少什麼?當然是錢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總之,答案五花八門。

一年後,也就是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待,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打開了那隻保險箱。

在48561封來信中,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的是野心,即成為富人的野心。

頒獎之日,主持人問9歲的蒂勒,為什麼想到野心,而不是其他。她說:“每次,我姐姐把她11歲的男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許野心可讓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謎底揭開之後,震動法國,並波及英美。一些新貴、富翁在談論此話題時,均毫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永恒的“治窮”特效藥,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窮人之所以窮,大多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弱點,也就是缺乏致富的野心。

3.欲望和財富同行

如果一個人的欲望停止了,他也就停滯不前了。夢想也是一樣,不要把夢放在眼前,應該把它放在高遠的地方,那樣才可以時刻仰望著它,才可以不斷地追求。

有人說:成功的欲望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源泉。人一旦擁有了這一欲望並經由自我暗示和潛意識的激發後會形成一種信心,這種信心又會轉化為一種“積極的感情”。它能夠激發潛意識,使人釋放出無窮的熱情、精力和智慧,進而幫助其獲得巨大的財富與事業上的成就。所以,有人把信心比喻為“一個人心理建築的工程師”。

你聽說過保爾?德塞納維爾嗎?他有點石成金的本領和適度的欲望。有一天,他腦子裏飄起一段曲調,便將它大致哼出來,並用錄音機錄了下來,請人寫成樂譜,名為《阿德麗娜敘事曲》。阿德麗娜正是他的大女兒。曲子譜好後,就在羅曼維爾市找了一個遊藝場的鋼琴演奏員為他錄音。這個演奏員窮酸得很。德塞納維爾給他取了個藝名,叫理查德?克萊德曼……以後的事,想必不說你也知道了吧!這張唱片在全世界一下子賣了2600萬張,德塞納維爾就這樣輕而易舉地發了財。他說:“本人對音樂一竅不通。”

德塞納維爾隻作曲,不寫歌,他的曲子已有數百首,並且流行全球。20年來,德塞納維爾靠收取巨額版稅,腰纏萬貫。

對於德塞納維爾的成功,他自己解釋為“適度的欲望帶來的連續的好運”,做任何事情他都想獲得成功。1978年他花了28萬法郎買了一匹馬,幾個月之後靠這匹馬贏得了賽馬美洲獎,淨得獎金200萬法郎。1992年,因為走錯了門,他在一間錄音室裏無意中遇上了一個吹長笛的阿根廷人,名字叫迪戈?莫德納。他看見莫德納的脖子上掛著一個鴨蛋形的小樂器,挺奇特的。這種小樂器名叫陶笛,德塞納維爾從未見過,也未聽過,於是他讓莫德納表演一下。欣賞完莫德納的表演,他當機立斷,將莫德納聘用,讓其與樂隊伴奏大提琴一起協奏灌製唱片《陶笛之聲》。該唱片共賣出了110萬張。其中普通唱片40萬張,激光唱片70萬張。唱片中的12首曲子全部都出自德塞納維爾之手。不管你服氣不服氣,他確實因為他的欲望,得到了巨額財富。

欲望是有魔力的。如果你有致富的欲望並為此努力,那種氣勢簡直無可匹敵。因為借助於欲望的魔力,一個人將毫無畏懼、勇猛地向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如果你心中沒有獲得成功與財富的欲望,隻會成為平庸者。

一個人的欲望如果足夠強烈,就會轉化為一種堅定的信念。在這種強有力的信念支撐下,他會堅韌而頑強地麵對一切困難,對自己所想追求的東西從不放棄。

海耶士?鍾士,是1960年跨欄比賽的風雲人物,打破了許多世界記錄,轟動一時。他順理成章地被選為參加當年在羅馬舉行的奧運會的選手,參加110米跨欄比賽,全世界都認為他能贏得金牌。但是,出乎意料,他並沒有得到金牌,隻跑了個第三名。這當然是個極大的挫折,他的第一個想法是:“怎麼辦?我或許該放棄比賽。”

這當然非常合乎邏輯,但是海耶士?鍾士卻不能安於這種想法。“對自己一生追求的東西,”他說,“你不能夠事事講邏輯。”因此他又開始了訓練。在這幾年裏,他又在60碼和70碼跨欄項目上刷新了一些記錄。

1964年2月22日,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鍾士參加60碼跨欄賽。賽前他曾經宣布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室內比賽。結果是他贏了,保持了自己以前所創的最高紀錄。鍾士跑完,走回跑道上,低頭站了一會兒,答謝觀眾的歡呼,然後向數萬名觀眾起立致敬。

他參加1964年東京奧運會,得了第一名,終於贏得了金牌。是他的欲望讓他實現了夢想。

在你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一旦享受到金錢的好處,想賺更多錢的動機也會更加強烈。對金錢存在著渴望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隻要遵紀守法,在欲望的指引下去實現成為富人的願望,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缺乏欲望會使人隨波逐流,為了少一些風險,多一點安全感,寧可放棄對成功與財富的追求。沒有欲望的人往往害怕變化,他寧可固守現狀、裹足不前。而在這樣一個開放的時代拒絕變化肯定會導致失敗,因此,你必須擁有欲望,並且依靠它有意識地、創造性地、有目的地去努力,從而獲得欲望帶給你的希望和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