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兩類人是把握不住機遇的。第一類人說:“我沒有成功是因為一直沒有機遇。”另一類人則坦誠地告訴你:“我從來不善於把握機遇。”第一類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浪費了機遇,一直傻傻地等待機遇降臨到他的身上,卻忽略了身邊有很多東西都是可以把握的。其實,機遇很多時候就是在你不經意間悄悄地來,它不會敲鑼打鼓地告訴你它來了,這就需要你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第二類人,雖然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但是由於主觀原因,如知識能力等方麵的因素,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機遇溜走。當然,我們不否認,是否能把握住機遇,也會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但是,最起碼我們要從自身角度來重視起這個問題,排除一係列自身的因素,迎接機遇。
要想把握住機遇,就必須客觀地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事物,正確地看待自己。要努力改善自身,否則你永遠看不到機遇,永遠不會進步,永遠不會成功。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機遇隻給那些有素養的人,給那些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生理學家貝弗裏奇也說:“機遇隻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
有一個醫學院畢業的年輕人,順利地找到了一家大醫院實習,而且認識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外科大夫,年輕人早就仰慕這位醫師的醫術,於是有一天,他問醫師:“我能看您做手術嗎?”
醫師看了他一眼,說:“可以,明早7點半,我有一個手術。”
年輕人遲疑了一下,因為他通常早上起得比較晚,7點半對他來說有些早,不過他還是對醫師點了點頭。第二天,年輕人很守信,準時到了手術室。手術完後,他對醫師讚不絕口,並表示想做醫師的學生。醫生答應了他的請求,他非常高興地說:“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您一樣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大夫。”這樣,他後來又去了幾次。
可是有一天,他沒有按時到手術室,醫師做完手術走進辦公室,發現他坐在那裏。
“你去了哪裏?”
“我睡過頭了,起來一看,已經晚了。”他回答說。
“下次一定注意。”醫師說道。
“好的。”
可是,一連幾次,他都沒有來,醫師再次碰見他的時候,他問醫師:“您下午有沒有手術,如果有,下午我比較方便一些。”
“對不起,我總在早上做手術。我要挑病人最好的狀態,早晨剛醒是最好的時間。”
“哦……”
這之後,他再也沒有出現在醫師的手術室裏。
作為一名實習醫生,能和一位自己早就仰慕的著名醫師學習,這個年輕人也知道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可他卻改不了自己愛睡懶覺的習慣,也不能為病人設身處地地著想。於是,他就讓機遇這樣輕輕地溜走了。
渥淪?哈特葛倫博士是研究南非樹蛙的專家,他從南非樹蛙的身上提取了世界上極為罕見的一種能預防皮膚傷病的藥物,從而一舉成名。他曾經問過一位年輕人是否了解南非樹蛙,年輕人坦白地說不知道。博士誠懇地說:“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鍾的時間閱讀相關資料,這樣,5年內你就會成為最懂南非樹蛙的人,成為這一領域中最具權威的人。”年輕人當時未置可否,但他後來悟出了這段話的意義,開始像博士一樣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專長上,終於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這個年輕人叫伍迪?艾倫。
機遇隻同積累了優勢的人交友,隻與做好了準備的人握手。隻有進行優勢積累,才能得到機遇的青睞,因為機遇隻垂青於那些具有求索眼光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想做一個成功的人,要成功,就要做好知識能力的儲備,“倉庫”裏的東西越充足,你的成功概率就越大。對於那些沒有準備的人,其實,一開始就已經輸了,因為對前途沒有規劃,一直遊離不定,等失去機會的時候才看清了該走的路,那已經晚了一步。
命運點撥
1.對自己的生命負100%的責任
拿破侖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對所謂“野心”的最好說明。初聽起來,“野心”一詞不好聽,但是我們要知道世上富有者都是因為自己有一顆“要想當元帥”的野心而最後如願以償的,其實野心就是雄心。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所謂野心是以獲得好成績誘惑來鞭策人的。強大的野心是驅使我們走向事業高峰的動力。
有時野心在生活中沒有多大用處,尤其是在我們不想以特別的成績得到特殊的評價時。但缺乏爭取好成績的衝勁,這對工作會產生不利影響。如果我們對工作缺乏野心,將很難獲得成功。
人也一樣。我在一年前準備寫這本書時,曾經把書名定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在開始的時候,由於我做任何事都是那麼隨心所欲,結果在經曆了幾次挫折後,我放棄了。在這時候,我的朋友與同事們開始對我冷嘲熱諷,結果我徹底放棄。後來,我認識了一位圖書出版界的朋友,他告訴我,人們往往在失敗時,將責任歸咎於各種外因。不如意的工作、競爭殘酷的創業、繁瑣無聊的生活,生活的壓力,使人們壓抑得幾乎要窒息。從此,人們的野心被這種漠然的心態所扼殺,於是,從此便開始了一種痛苦的惡性循環,他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他們不再關心身邊的人和事,結果使自己變得與世隔絕。
對於個人來說,清醒認識自己在將來要取得的成就,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成功的可能。
年輕時我們曾有許多野心,隨著年齡的增長,惡劣的生存環境使我們漸漸淡忘了這些野心和夢想。我們青年時代的美夢褪色了,我們覺得這些夢想已經不現實了,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們永遠無法看到未來。有一個方法可以克服這個困難:永遠別忘了審視自己,比如是否實現了早年的野心。
要想做到這一點,我們得想象自己已經取得了成功。不能因為現狀給我們帶來了安全感和安逸感,就無法擺脫它;也不能因為困難太大、風險太大,就停在原地不動,不做別的事情。
許多人庸庸碌碌,默默無聞,這是因為他們認為人生自有天定,從沒想到可以創造人生。他們總是這樣認為:當別人給我們的鼓勵越大時,自己的失落感就會越深。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我們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有一種激情,都要有一種野心,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充滿活力。那麼,如何才能使自己擁有野心呢?下麵十條建議或許對我們有所幫助。
(1)一個人要成功,就要給自己預先設定目標。但我們要記住:設定可能達成的實際目標一定是我們所期望的。
(2)野心應符合自己的個性,不必強求。如果能夠按預期目標來發展會更好。
(3)對自己要自信,要認識到野心是驅使我們走向成功的動力,要認識到成功就是勝利。
(4)野心不要太大,目標定得太高,就會被不可能實現的強烈野心侵蝕,結果容易走向失敗。
(5)要認識到野心是一種挑戰,要敢於製定偉大的理想,試一試自己最大的能力,不要埋沒自己的潛力。
(6)要力爭做到最好。隻要自己能夠成為最好的人,最好的事情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也要記住:當自己取得成功時,不要在勝利的榮譽中沉溺太久。
(7)付出極大努力換來的成功很好,但不要持續為取得好成績而給自己施加太大的壓力。
(8)要學會放鬆自己。快樂的人生在於不斷成功,而成功有擋不住的誘惑,如果我們不會放鬆,我們就會失去最寶貴的東西。
(9)要認識到我們的生命是自己的思想構建的,隻有我們有一個好的思想和方法,我們才會有一個好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