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輯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2 / 3)

如果摩爾當年留在飯店不走,他還會有以後的成就嗎?所以,如果你認為自己在某種事業上缺乏足夠的興趣 ,那麼還是放棄這種工作為好。

選擇事業隻要與你自己的誌趣相結合,你就不會覺得無聊。但是,在工作的過程中,有人常常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受製於自己的欲望,像這樣的人,怎麼能期望成功會降臨到他的頭上呢?

世界上的各色人等,都有各自的興趣和能力,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找一種適合自己的事業來做,因為隻有在我們真正喜歡的事業當中我們才能有所得,才能竭盡全力去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我們自身的價值才會在自己的愉悅和外在價值的創造中達到和諧的統一。

“比爾?蓋茨的辦公桌上有5隻帶鎖的抽屜,分別貼著財富、興趣、榮耀、成功、幸福5個標簽。蓋茨總是隻帶一把鑰匙,而把其他的四把鎖在抽屜裏。請問蓋茨先生帶的會是拿一把鑰匙?”

大家也許都不會想到這是一所美國著名中學的入學考試的題目。這種完全超越考試內容的題目讓很多考生不知所措。答案五花八門,不同的答案會有不同的分數:其中有位同學答了財富,因為他知道蓋茨是世界首富,但他得了0分;有位同學是外國考生因為看不懂題目,沒有作答卻得了5分,因為老師認為他雖然沒有作答,但很真誠,所以給了他一半的分數。這樣聽起來有點荒唐的考試題目,答案卻很有說服力,因為這個答案是蓋茨本人給出的。學校在出題之前就詢問了蓋茨這個問題,蓋茨作了回答,根據他的回函確定了答案,那就是興趣。

我們不對這樣的題目的好壞與科學程度作過多地評價,在鼓勵學生創新的文化背景下,這樣開放性的題目也無可厚非,也許蓋茨的答案會對我們有所啟發,在他給學校的回函中就寫了這麼一句話:在你最感興趣的事物上,隱藏著你人生的秘密。

看來蓋茨是選擇了自己的興趣事業才變得那麼優秀。回顧蓋茨的成功經曆,興趣成了他成就自己事業的最強動力。大家都知道他是個電腦天才,憑借著敏銳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他中途從大學輟學開辦了自己的公司。雖然他的事業也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想想看,如果沒有興趣,就不可能有他如今的事業。

因此,財富、幸福、榮耀和成功是每個人都想追求的,當我們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一切就可能追隨你而來。

命運點撥

1.活出自己的精彩

如何才能讓自己成為獨一無二的人呢?很簡單:做自己!因為隻有敢於活出自我本色的人,才能真正成為生命的主角,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

有一個叫凱麗的女孩,她從小心理就特別敏感而靦腆,而且她的身體一直太胖,而她的臉使她看起來比實際還胖得多。凱麗的母親認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總是對凱麗說:“寬衣好穿,窄衣容易弄破。”同時,母親總照這句話來打扮凱麗。凱麗也從來不和其他的孩子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不上體育課。她非常害羞,覺得自己和其他的人都不一樣,完全不是討人喜歡的女孩子。

長大之後,嫁了人的凱麗仍然沒有改變。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滿了自信。凱麗盡最大的努力學著像他們一樣,可是她怎麼也做不到。他們為了使凱麗開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隻是令她更退縮到她的世界裏去。她開始變得緊張不安,躲開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她甚至怕聽到門鈴響。凱麗知道自己是一個自閉者,又怕她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他們出現在公共場所的時候,她都假裝很開心,甚至有時裝得開心得有點過頭,事後,她也會為這個難過好幾天。最後痛苦的凱麗覺得再活下去已經沒有什麼意思了,她想到了自殺。

但是有一天,婆婆的一句話點醒了她。那天,她聽到婆婆談自己怎麼教養幾個孩子,婆婆說:“不管事情怎麼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本色。”

“保持本色”這幾個字像一道靈光閃過腦際,凱麗明白了原來所有的不幸都起源於她把自己套入了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模式中去了。

凱麗後來回憶道:“在一夜之間我整個改變了。我開始找到自我。我試著研究我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優點,盡我所能去學色彩和服飾知識,盡量以適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動地去交朋友,我參加了一個社團組織——起先是一個很小的社團——他們讓我參加活動,把我嚇壞了。可是我每一次發言,就增加一點勇氣。今天我所擁有的快樂,是我從來沒有想到可能得到。”

一句“保持本色”的提醒,讓凱麗放鬆了自己,恢複了健康的心態,從而,她也找回了自信與快樂。凱麗經曆痛苦才學到的教訓告訴我們: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應該永遠保持自我,活出自己的精彩。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如果一個人過分自閉而使得自己處處縮手縮腳,那麼雖然這樣能掩蓋自己所謂的缺點,但同時也會埋沒自己許多的優點和長處。要知道,刻意去追求的美終會隨著歲月而枯萎。而無論什麼時候,展露真實的自我才是最美的。

隻有真實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才能發揮出你的特色,才能活出真實快樂的自我。

一個人放棄本色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去模仿別人,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跑。像這樣把別人的特色誤以為是自己應該追逐的東西,多半不能成大事;即使能有所成,恐怕也是無法持久的。這一點,對於想要成功的人來說,是一大忌諱。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優缺點,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某些世俗的觀念,就將自己改造成他人。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別人怎麼看我們那是他個人的問題,與我們沒有多大關係,而我們怎麼樣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們常常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時候,我們努力扮演自己並不喜歡的角色,這是因為我們以為這樣可以使我們的事業成功,可以讓我們活得更愉快。可實際上以真實的自我活著才是最為輕鬆自在的。如果我們患得患失,把真我隱藏起來,那樣不僅可能會使事情的結果和我們的期望南轅北轍,更會使我們自己受累無窮。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從來就不是別人的從屬和附庸。我們應該以本色示人,以本真行事,活出真實的自我來。

我們應該認清自己的需求,重新排列自己價值觀的優先順序,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成自己想成為的人,這樣我們才會快樂幹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事業。

2.讓興趣做主

你需要知道的是,據調查資料顯示,在成功人士當中,有90%的人從事的是他們喜歡的工作。假如你現在並不滿意你的工作和生存的狀態,試著從事你所感興趣的工作吧!哪怕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不得不承認,在現行教育製度下,很少有人在上大學進修時熱衷於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甚至有一部分“天之驕子”根本不知道在生命的頭二十年裏自己究竟對哪一種行業產生過興趣。他們像株剛挺起身姿的小樹,任憑父母拿著剪刀修剪自己的枝幹——決定他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父母的想法做法並沒有錯,他們要將自己的孩子推上最賺錢的行業,以免長大成人後沒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當這些學生從世外桃源般的校園走出後,一部分人不能投身到自己花了幾年心血研究的學問當中,而是改頭換麵去適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市場,而另一部分人則在努力追尋自己的夢想中苦苦掙紮。可以說,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委曲求全才能成為精英在人才市場上屢見不鮮。但是,大多數從事自己並不十分中意的“熱門”行業的人沒有能富起來,而是隕落了,默默無聞了。真正獲得成功的,是那些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懷有滿腔熱情,願意為它而奉獻一切的堅定追隨者。

一位心理學家指出:如果我們僅把工作作為一種謀生手段時,我們不會去重視它、喜歡它,甚至熱愛它。而當我們把它看做是深化、拓寬自身閱曆的途徑時,每個人都會從心底裏重視它。因為那樣工作帶給我們的,將遠遠超出其本身的內涵。工作已經不僅僅是工作,它是對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為我們實現一段豐富而有意義的人生。

畢加索說:“我工作時,覺得舒服自在;無所事事或談天說地,令我困倦。”

風靡歐美的《簡單生活》一書的作者麗莎指出:“……每天都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好好問問自己,到底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是可有可無的?什麼是必須去不懈追求的?這樣的追問可以一直延續下去。還可以把每天的想法記錄下來,這樣你會看到,隨著生活閱曆的增加,思考的深入,你的回答也在不斷地成熟。隻要我們不再一味追求外界的認可,疲憊無奈地生活在他人的注視之下,我們就會真誠地生活,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這些話是每一位正在鬱悶地工作著並且找不到自己努力方向,卻又夢想著有一天會獲得成功的人所應記得的。

安娜曾是一位律師,她在夏天的時候去找住在意大利的姐姐。由於沒什麼事做,她姐姐建議她去參觀隔壁家的雕刻工作室。安娜那時雖然完全不懂得雕刻藝術,但是卻從此找到了真正可以影響她一生的興趣所在。出於巨大的熱情,她開始頻繁地出入雕刻坊,學習所有和雕刻有關的知識。此後,她一邊從事日常工作,一邊利用休息時間進行雕刻創作。漸漸地,雕刻在她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各種各樣的材料和工具把她的房間擠得滿滿的,以至於她不得不在家裏開設工作室。她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報,她的作品不斷出現在最新的藝術展上,還有不少藝術館要求收藏。最後,她辭掉了事務所的工作全力投入雕刻。現在,她已是一位很有影響的藝術家了。

安娜做了自己喜歡的工作,不但避免了日常工作中繁瑣的任務所給她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而且,她逃離了壓力的控製。這並不是說逃避,而是如果你喜愛你當前的工作,把它當成一種樂趣、一個遊戲,每天沉浸其中,它就不會對你的生活造成絲毫的威脅和損害。相反,你會從中找到人生價值的真正意義所在。如果是這樣,你還有什麼心思和時間去考慮是否生存在無休無止的壓力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