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為了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煩惱不已。並不是因為它所帶給這些人的薪金不夠豐厚,而是他們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這種連軸轉的巨大壓力使他們不能享受家庭的放鬆快樂,不能好好地體會親情和愛情的美好滋味。在這些人心中,是永遠無法找到一個平衡點的。絕對不能放棄工作,因為工作等於支票和金錢,為了能夠買到足以向別人誇耀的奢侈品,他們寧願放棄享受生活樂趣的念頭。這樣的人總是抱怨工作很累,生活更累。這種情況至少說明一個問題,人們不能投身到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中,壓根兒就不熱愛它,也就容易為它所累,活得痛苦。其實,從你決定離開家庭,走出父母溫暖羽翼的那一刻起,就應該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很可惜,大多數人卻是糊塗的像一鍋粥。
大餘的父親開了一家飯店,他把高中畢業後準備入大學進修的兒子叫到店中說道:“希望你將來能接管這家飯店。”但大餘不喜歡這種工作,所以懶懶散散的,提不起精神,隻做些不得不做的助理工作,其他工作則一概不管。有時候,他幹脆“缺席”。他父親十分傷心,認為養了一個沒有良心又不求上進的兒子,使他在人前丟臉。有一天,大餘告訴他父親,他希望做個籃球手——到大學籃球隊專心服務。什麼,一切又從頭開始?這位老人十分驚訝。不過大餘堅持自己的意見,他穿上自己的隊服,從事比飯店更辛苦更需要力氣,在別人看來很難的工作,訓練的時間也更長。但他竟然快樂得在訓練中吹起口哨來。他選修籃球課程,研究技術和理論,當他在1994年去世前,已是舉世聞名的籃球教練了,培養了無數出色的籃球隊員。如果他當年留在飯店不走,他和飯店——尤其是在他父親死後——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人們總是花費大量時間在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上,並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一種貌似積極的形象,也許內心的空虛難以言表。當掛著一個個令人羨慕的頭銜——工程師、醫生、律師、經理、作家等等出現在各種場合並感到有所驕傲、得意洋洋時,也許不過是在太陽底下的一種偽裝。等到最後終於抽出空來了解自己內心的感受,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怎麼辦了,除了茫然,心底還有些隱隱的疼痛吧。因為,你為了這份並不喜歡的工作浪費掉的美好事情真的是太多了,包括也許曾經能抓得住的夢想的翅膀,而為了“忙”而舍棄了。記住吧,隻有真正讓我們感興趣的工作才能叫做幸福和滿足。那麼從現在開始,坐下來真實地麵對你的內心,問一問自己,為何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徒增煩惱?
(1)首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過怎樣的生活,而不是職業,工作不是隻讓你成為養家糊口的賺錢機器。
(2)清算你手頭關於實現你的愛好和夢想的財富。比如,熱情、精力及積累的知識等,靜靜地等待適當的時機投入到你夢想的現實工作中去。要記住,一定要勇往直前,不要害怕失去,最好連失敗的後果都不去想,這樣你就更有了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動力了。
(3)樹立起對你自己的信心。不要害怕失敗,因為每一位富有者都經曆過比你多得多的困難和挫折,如果你沒有失敗的經曆,又拿什麼去驗證真理呢?
(4)要有切實可行的理想。比如,你已經40歲了,有高血壓、糖尿病,卻還想當飛行員。這就不值得鼓勵了,因為這時候對你的夢想投讚成票無異於謀殺。正確的對策是:擁有一架自己的直升機(當然最好不要親自開)或者做航空模型玩具店的老板。
(5)尋求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相信沒有親人願意看著你在整日忙碌的工作中受著身心的雙重煎熬,他們希望你能夠開開心心地工作,從事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
如果你想擺脫沉重的工作壓力,不為加班、漫無邊際的任務而發愁,並且還能從中汲取需要的營養和健康的心態,就此快樂起來的話,就先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吧!這是走向快樂工作的人生最有效的辦法!
3.非議麵前,走好自己的路
阿利蓋利?但丁的《神曲》中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句話常用來形容不被人理解時自我心態的調節。的確是這樣,一味地在意別人的態度,會使自己失去原有的工作和生活準則,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痛苦和煩惱之中。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炎熱的日子裏,爺爺帶著孫子和一頭驢走過滿是灰塵的街。爺爺騎著驢,孫子牽著它走。“可憐的孩子,”一位路人說道,“這個人怎能心安理得地騎在馬背上?”爺爺把這人說的話記在心上,他從驢背上下來讓他孫子騎上去。但沒走多遠,一位路人的聲音又在耳邊響起:“多麼不孝啊!這小家夥像國王一樣騎在上麵,而他可憐的爺爺卻在後麵跟著跑。”這句話顯然傷害了小孩,他要爺爺坐在他的後麵。“你們誰見過這樣的事,”一位戴著麵紗的女人說道,“這是驢又不是馬,兩個人還一起坐在驢背上。這可憐的驢子的背正在下陷!”不用說,被批評者隻好從驢背上爬下來。但是,當他們徒步走了幾步後,一個陌生人對他們開玩笑說:“謝天謝地,我才不會那麼蠢,為什麼你們倆趕著驢走,它卻不能為你們效勞?為什麼不讓你們當中的一個騎著走?”爺爺抓了把草塞進驢子的嘴裏,把手放在孫子的肩上說道:“不管我們怎麼做,總有人不稱心,我想我們自己應該知道什麼才是對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走自己的路,不要理會別人怎麼說。因為即使對同一件事,不管你怎麼做,總會有人反對,有人支持。保持本色,你才活得輕鬆,自在。
照他人期望的模式生活,犧牲真正的自我,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事。你要記住:最後為你的一生“付賬”的隻能是你自己,何必太在意他人的看法,讓他人來左右你的人生?
世上許多人因太過在意世人的批評,或受親朋好友等的影響,無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一輩子都在扮演“別人希望的角色”。
人不可能是完美的,即使你做得再好,也無法達到每個人的要求。人生充滿艱難險阻,能在困頓中學會良好的適應之道,便能邁向成功。
一個人處在一個群體中,不可能不被議論。我們既是別人的談論話題,也是談論他人的一員,因為你的生活範圍決定了你行為和結果的內容。
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裏。隻有堅定心中的信念,確立人生的遠大目標,積極進取,努力奮鬥,不因外界的影響而改變,才會取得成功。
有兩個人,一個是家世顯赫的青年,另一個則是一貧如洗的教師。家底殷實的青年非常神氣,他為自己的祖先和富有而自豪,並向教師趾高氣昂揚地吹噓。教師聽後,毫不自卑地回應說:“原來你是那樣偉大祖先的後代啊!可是你要明白,你也許是你們家族的最後一個人,而我卻是我們家的祖先。”
教師的意思是說,盡管你很富有,但你不過是靠著顯赫的家勢,這並不說明你有多大的本事;我盡管現在一貧如洗,但我隻要努力奮鬥,我們的家族就可能因我而開始富裕。最重要的是靠自己。
如果這個教師聽信了那位青年的話,他以後的生活會是怎麼樣的呢?可想而知,他會永遠地記住,並用它來束縛自己,自卑感也會隨之加深。不要讓別人的話左右自己的人生,如果讓它們滲入你的身體,折磨你的神經,腐蝕你的信心,那你真是太傻了。老子雲:“不與之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隻要做好自己的事便問心無愧。
如果沒有做錯事情,你就不必擔心別人怎麼想。挺起胸膛,讓眾人的挑剔成為激發你的力量。時間能證明一切。讓你日後的行為為你證明吧,行動勝於一切語言的表白,時間會讓你的形象比以前更加高大,更加堅實。
有時候,人需要執著和一點兒固執。要相信自己,任何人的成功都會伴隨著一些坎坷,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他一定在某些方麵有所失,而他的行為也常常不被眾人所理解。行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你會發現,當未取得成績時,不了解你的人,不會在意你的努力,這時你不用著急,許多成功人士經常被讚美的地方,往往是在他成功之前最受攻擊的地方。例如你思維獨特,在成功之前被認為是異想天開,甚至精神不正常,在你成功之後呢,則被認為是奇思妙想,甚至說你是天才。要想人人都理解你,是根本不可能的。你要做的是,不要去理會,用實力改變他們的想法。
伽利略否認亞裏士多德的理論,在當時人們看來是極為荒謬可笑的,他們一直認為亞裏士多德的理論就是真理。可伽利略卻執著地認為他錯了,並且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正確。他的成功在於他的堅持,沒有讓外界的言行幹擾了自己的決定。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如此,既然知道自己是正確的,就沒必要再有顧慮。不管別人如何評價,要相信事實勝於雄辯。
當然,一個人不能脫離群體而獨立存在,要想辦法與周圍的人融洽相處,最重要的是真誠。當別人在工作中有困難時,你應該在你能力範圍內及時予以幫助,如果你置之不理,冷眼旁觀,甚至落井下石,那樣你們之間的關係永遠是冷漠的;當他們遇到問題需要詢問你的意見時,用你的所知所懂告訴他,即使說的不好或並不適用,他也會被你感動;如果與人曾有隔閡,而今後他有求於你時,你應該不計前嫌並毫不猶豫地幫助他。
有人會說:“我為什麼要這樣忍辱負重,那樣一點個性都沒有。即使我這樣,他們還議論我怎麼辦?”你應該讓寬容的心包容一切。你是他們的同事,你每天的大半時間都是跟他們在一起,如果不與他們處好關係,整天鬱悶不堪,那就意味著你失去了一天中獲得快樂與滿足的大部分時間。在辦公室裏,如果同事們都寡言少語的對待你,你的工作熱情和信心一定會受到影響。
所以,當有人在背後議論你時,你最應該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靜下心來想一想,是否自己也有做的不妥的地方,發現後迅速改正,讓所有的議論聲在時間麵前消失。客觀理智地對待他人的背後議論有助於樹立自己的好形象,有助於事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