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的朋友圈中有多少泡沫(2 / 3)

“於慧,你想成仙呀?人家是房子是越換越大,地理位置越換越好,你倒好,越換離鬧市越遠,這麵積好像也沒原來的大呀……”朋友一邊視查於慧的新居,一邊開著玩笑。沒想到一句話勾起了於慧的委屈,不停地抱怨起老公來。

原來,張強在單位裏是有名的交際王。上至公司領導,下到門衛保安,誰見了他都會笑嗬嗬地打招呼。

半年前,張強被提升為部門經理,這一下,他的人脈更是廣起來。誰見了他,不是“大哥”、“老兄”,就是“小弟”啥的,叫得像嘴上抹了蜜。張強心裏舒服,對於人家提出的要求也盡力幫助。張強呢,覺得要搞好工作,除了業務必需過關,關係也至關重要。於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來發展自己的關係網。今天請這個吃飯,明天和那個打牌,還時不時地買了貴重的禮物,到幾個上司家裏聯絡感情。每隔一兩個星期,他還讓於慧買來瓜果糕點,在家裏舉行朋友聚會,把於慧搞得疲憊不堪。一天,於慧病了,想讓他陪著到醫院去.結果打了半天電話全是忙音。氣得於慧好幾天沒理他,他卻不以為然地說: “女人們就是頭發長,見識短,這些都是資源……”

正當張強風雲得誌的時候,公司突然出事了,被查出大量的偷稅漏稅款額,連打帶罰,公司一下元氣重創。而更雪上加霜的是,公司原有的客戶都怕牽連自己,紛紛撤回了未定的合同,公司一下瀕臨破產。

眼看著公司已無可留戀,同事們跳槽的跳槽,辭職的辭職。張強也準備下海經商,好不容易瞅好了一個項目,手裏卻沒有資金。於是,他想起了昔日的好朋友,但讓他吐血的是,當他上門求到那些朋友的時候,人家不是說沒錢,就是說錢剛借出去。還有更可惡的,幹脆避而不見。商場如戰場,錯過時機也就錯過了掙錢的機會,不想錯失良機,張強隻得暫且賣了房子,先抓生意再說……

於慧冷笑著說:“看到了吧,這就是你的資源。你的朋友遍天下,現在呢?用得著的時候,全都消失了。”

張強一聲不吭,自己苦心營建的資源網不但沒幫自己渡過難關,反而讓自己在妻子麵前丟盡了顏麵,真讓他失望,覺得真是被利用了。

不過這一次的泡沫之毒,也徹底讓張強長了教訓。總算明白:人脈再多,也不是朋友;交際再廣,江山還得自己打。

像張強這樣的現象,生活中實在是多不勝數。一些人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朋友是路,越多越好。為了使自己的路更寬更廣,便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交際上,聚會、舞會、招待會,把自己累得疲憊不堪不說,還浪費了許多的物力和財力。而到最後,才看明白,這些全是沒用的泡沫,到此時方悔得腸子都青了。

張強的泡沫,其實大多是緣由他自己的虛榮心。人家對你客氣親密,那是因為你手中有小小的職權,可以幫得上人家,所以拍拍你的馬屁。一旦可以依附的靠山傾倒,你在他們心中就失去了份量,他們怎麼會真心幫你呢。要想避免當冤大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別太把自己當成一棵蔥了。

世上有俠膽義肝之人,當然也不乏口蜜腹劍的小人。當你有利用的價值時,你就是一塊美味的蛋糕,誰都想咬一口,品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重要的是,別在意朋友的多少,朋友要精不要多。讓自己長雙慧眼,看清哪些是泡沫,哪些是真正的朋友。

交際場其實也就是商場,而商場是最不能講人情的。當泡沫們圍剿上來的時候,你得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如果想滿足虛榮心,那就享受一會兒泡沫帶來的滿足感;如果明白精力和財力不能白白付出,不想被無用的泡沫陷住自己,那就有力度地還擊:拒絕泡沫,遠離他們。

別以為這樣會失去朋友,因為失去的隻是一些虛幻的人際泡沫而已。

人脈網絡不等於朋友

一個良好的朋友圈子,是你成功的必備條件。而有了廣泛的人脈,也就擁有了無數朋友,擁有了成功的前提。這話貌似沒錯。

也確實,許多人正是因為有著廣泛的交際圈,一個眼神,一個電話就能解決你費盡了力氣都解決不了的事。人家因為廣泛的關係圈,成功來得沒費吹灰之力。而你呢,總是疲憊勞碌,成功離自己依然很遙遠,當然心有不甘。於是乎,那句話似乎就成了至理名言,就成了自己的崇拜,就開始到處拉關係,狂建關係網,似乎這樣就準能抓住了成功的翅膀。

在你的努力之下,關係網是建起來了,好歹也算是相交滿天下了。但別忙著得意,因為命運之神總愛開個惡意玩笑,突然給你來個措手不及,讓你從高處突然掉落下來。現在需要你的人脈資源了,趕快張開一張網來托住自己……鬱悶,你還是重重地被摔在地上。原來,你建起來的這張網,不過是片蜘蛛網,根本經不得任何風吹雨打,連你的半根毫毛也接不住。更讓人悲哀的是,當你看到自己像猴子一樣急得上竄下跳,你的那幫哥們兒姐們兒,都隻會遠遠地觀看,根本沒有伸出手拉兄弟一把的意思,這時候是不是悔得腸子都青了呢?

現在相信一樣事實了吧:人脈不等於朋友,即便是廣泛的人緣也未必能有幾個知心朋友,而在需要朋友們時,你依然是孤獨。

那天,朋友曉琳來找我。看到曉琳滿臉鬱悶,我便問她怎麼了。曉琳頓時打開了話匣子,向我傾訴起來。

一年前,曉琳的男友傑進入廣廈電子公司,他這已經是第三次跳槽了。自認為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傑認為在新公司,自己一定會如魚得水,便抱著曉琳說:“一年內拿到中管職位,三年後買房子,然後結婚!”

傑的確很有才幹,進公司沒多久,就因為業務嫻熟,成績突出被上司看重。不久,上麵傳來消息,說生產部的經理將要在傑和另一位叫範鍾的人之間選取一位。傑聽到這消息後,對曉琳說,想往上走,除了業績,人脈也是重要資源,自己應該多向發展,廣泛結交人脈,得到朋友們的支持,這樣才能把部門經理的位置穩拿到手!

從那以後,傑變得就像變了一個人,除了拚命工作,也開始瘋狂地營建自己的關係網,對每一個人都熱情備至。同事間誰有了困難,他必定會伸手相助。每每到了星期天,就約上一幫同事一起去夜宴,或者跳舞。當然,對上司也沒忘了殷勤討好。總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能顧及到的都顧及到了。你別說,還真有成效,提到傑的大名,公司裏無人不曉,人人都誇他好人緣。

剛開始,曉琳還能支持他。畢竟,傑成功了,她肯定也跟著風光。但讓她不爽的是,傑因為轉移了心思,她也就寂寞了許多。當她想他的時候,他總是在陪著上司打球呢;千辛萬苦淘到了一件打折的名牌時裝,希望傑支持一下自己已經縮緊的錢兜,傑卻說他三天前錢包就癟了,錢都花在交際上了。曉琳氣得真想張嘴咬人了,傑安慰她說,再忍忍,勝利的果實馬上到手啦!等我拿到部門經理,加倍補償你……

曉琳身體不舒服,想在星期天的時候去醫院檢查,當然希望傑來全程陪同。但傑回電話說,他正和副總及秘書在一起喝茶呢,讓她自己先去,他待會兒到。曉林生氣地掛了電話,寒心起來,原來自己在他的眼中遠不如他的仕途重要!

年終的時候,總部要營銷部拿出一份冬季營銷策劃。傑領了任務,跑市場,查數據,忙了差不多半個月,終於定好了策劃方案。得知他完成了策劃,一大幫朋友湧到他的宿舍裏,帶來酒菜,說要讓他放鬆放鬆。傑暗自得意,自己的這次策劃應該是一記重拳,把對頭重重打趴地下。心裏輕鬆,就放開膽子鬧,那一晚都喝得東倒西歪了,酒會才結束。

星期一,傑暗自得意著交上自己的策劃,沒過半個時晨,老總就寒著臉把傑叫進了辦公室,兩份策劃重重拍在他麵前。傑一下懵了,原來,範鍾的策劃比他提前12小時上傳到公司,但真正讓傑吐血的是,範鍾的策劃上有許多他的創意……

業務部經理終於花落範鍾。

不久,各種謠言紛紛湧來,說傑沒當上業務經理,是上麵的意思,上麵說傑這樣的人太圓滑了,拉幫結派不說,人品也有問題。一句話,就把傑打到了十八層地獄裏。

傑一下子從天堂滾到地獄,覺得自己真比竇娥還冤,明明是對手偷了自己的創意,自己反而成小人了!傑感覺深深被傷害了,什麼朋友呀,竟然藏著範鍾的內奸。

就在這時,新官上升三把火,新任經理決定精減部門。傑還算聰明,沒等到栽員通知下來,就自己交了辭呈。走的那天,有許多人說要給他餞行,傑搖搖頭,這一係列的變故,讓他明白,人脈不是朋友。如果沒有這些人脈的內外勾結,自己如何能落到這地步?

曉琳說,自己現在真的矛盾,想到傑一心為了仕途,而冷落自己,就委屈。但看著他現在像條喪家犬,又覺不忍,所以求我幫幫傑。

轉托朋友,介紹傑進了一家效益還不錯的中型公司。大概看透了世態炎涼,傑到了新公司,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對其他的基本不熱心。這樣正好,因為把精力全用在了工作上,工作成績倒是直線上升,幾個月內連續發展多家客戶,創了最佳業績獎,沒多久就提升為市場經理。

那天和傑在一起吃飯,傑感歎地說,跌過了一些跟鬥,才會變得務實。從前一廂情願地認為人脈網絡打開了,機遇才會多。現在才明白,打開人脈網絡的同時,也打開各種風險和競爭。人脈再廣,也隻是看客,說不定還是殺手,永遠不會是真正的朋友。

再好的人脈,也隻如海市蜃樓一般玄幻,豔美異常,但卻隻是幻影。你也別指望它能在你口渴時,給你一杯解渴的水。在這些虛幻的景致上浪費感情,除了讓人家說你一聲白癡,還能得到什麼?

再多的人脈也隻是虛擬的擺設,當然,你要醉心想當個交際家,那就另當別論。所以,越是物欲橫流的時代,越要讓自己睜開一雙慧眼,分清泡沫和朋友。別等到落井時,才看到自己隻顧去撈取虛幻的泡沫,反而把真正的朋友也搞丟了。

80%的朋友隻是你生命中的過客

你熱情好客,善良多情。從孩提走到現在,一路上曾發過生許多動人的故事,也因此而結交下許多的朋友。你深深記得他們,並暗自欣慰:自己人緣好,有著如此眾多的朋友。其實,這些朋友中,好多隻不過是你生命中的過客而已。

別感覺不爽,因為事實正是如此。時光在變,朋友的內涵也在變,“朋友”這個詞也早已失去了原汁原味,變成了交際場中的專用名詞,可以代表一切你認識的人。

人們就如置身在一個不停旋轉著的陀螺上,因為不停旋轉,看到的地方很廣,把每一個看到的人都當成朋友,不是錯誤,但絕對是自做多情。

雖然,有許多人不甘心地吆喝說,我有很多朋友。但其實這些朋友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了,他們僅隻是熟人,或者一些熟識的夥伴而已。真正的朋友是知心知意,生死相托,肝膽相照,而這些人做不到。

這些人可以是你的同事,也可以是你的鄰居、夥伴,總之是一些離你非常近的人。

在某一個人生階段裏,你和這些人真的相處,親密無間,但這都不能說明你們就已經成為朋友了。相交甚密,隻能說明你們相互需要,所以才異常厚密。而走過這了段路,你們會各奔東西,友情也不複存在,關係淡的,有時連陌生人還不如。也就是說,這些朋友僅隻是你生命中的過客而已。似乎有點殘酷,但這就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