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規則下,究竟該古道熱腸還是漠不關情(1 / 1)

回顧這些年,我先後接觸過無數朋友,說來也奇怪,不少人經常說自己不快樂,很孤獨,就連我羨慕的那些成功人士也是如此。忙碌的我們越來越不快樂,憂鬱和孤獨不斷充斥著生活,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直到後來,我和一位資深的心理學家深聊,對方告訴我:“從業這些年,我接觸了許多類型的心理病人,有人甚至會反反複複很多年。但這些病人中,大約l\/3都不是真的有病,而是由於他們隻在乎自己的所得與所失,對周圍的一切表現出冷淡、怠惰、不在乎、無所謂的態度。”

可見,人心冷漠的世界裏,每個人都無處可逃。

明白了這點後,在課堂上,我不僅專注於學員的個人發展,也開始注重打造一個“烏托邦”的世界。比如,我提倡大家用“真誠和坦誠”表現和表達自己,也用“敬畏和慈悲”體會別人的真實,悅納對方,給予別人幫助和溫暖,目的在於增進學員間的互助友愛,化解因不熟悉而產生的距離感,讓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充滿活力和熱情,提升成員間的默契度,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

人際交往也是一樣。太多的人隻想從別人身上得到些什麼,而不願意自己先付出些什麼,因為擔心被辜負、受傷害。殊不知,真正的感情永遠是付出,而不是索取。當你變得越來越有情有愛時,什麼都會變得溫暖,變得真實,你的世界也會變得越來越溫柔,終會衝破一切黑暗和荊棘。

人際中什麼最難得,不是別的什麼,其實就是一份真心。

說起自己年輕的時候,我的一位表姑如是說—“那是一段最痛苦的日子,那時候我脾氣暴躁,經常因為一點小事斤斤計較,跟人吵架。別人對不起我,我就算不睚眥必報,也肯定不會大度地原諒對方。這讓我一度很痛苦,人緣也差。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我?當時我的想法是,大家都是俗人罷了。”

表姑聳了聳肩,繼續說道,“後來如你所知,你表姑父去世了,你表姐也遠嫁了。我和鄰裏之間的關係一直不好,整天一個人待在家裏。被悲傷和自憐的感情所包圍,久而久之,整個人身心狀態特別不好,就連平時最喜歡的小花園都荒廢了。直到一天,我看到鏡子裏的自己好像七八十歲一樣……”

“我決定改變這種生活狀況,可是一個50歲的女人能做些什麼呢?”表姑停頓了一會兒,接著往下說,“我想了一整夜,終於想到一個主意。我開始修整花園,撒下種子,施肥灌水。在一番精心照料下,花園裏很快就開出了鮮豔的花朵。從此,我每隔幾天便將親手栽種的鮮花送給鄰裏,結果換來一聲聲感謝。我這才發現,原來我討厭的那些人也很可愛,後來我的孤獨感漸漸消失了。”

如今,表姑說話和氣有禮,待人友善真誠,成為社區最受歡迎的阿姨。每天傍晚,都能看到她和一群阿姨在公園裏跳廣場舞,她看上去總是開開心心的,心態特別年輕,好像已經把幸福握在了手中。

表姑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就在於她對待別人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給予讓她體驗到了自身價值和能力的發揮,從中感受到了快樂。

這個世界沒有那麼糟糕,生活就像一場重感冒,我們都在等待一場治愈。

你有沒有看過一則叫《有人偷偷愛著你》的廣告?故事的前半段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很殘酷、很無情,可後半段卻讓人感覺到這個世界滿滿的愛意。你哭泣時,他人給予安慰;你無助時,他人伸出援手……愛與善良,其實常駐身邊,隻因有時它太過細小,小到你不以為然,小到你察覺不到。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時候,我們難免會對某個人、某件事心生抱怨,覺得事事不順心,總覺得有人是在跟自己作對,是在坑害自己。其實,有時候隻是我們內心被一些不好的念頭給蒙蔽了。與其一味地抱怨冷漠,不如先拿出自己的溫情,給予才是最好的交流。

看到這裏,有人可能要質疑,如果我遇到真正的惡人也要如此嗎?誠然,這個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難免會遇到一些惡人或是人渣,但這不能成為我們作惡的借口。如果因為恐懼而時時刻刻對別人小心提防,或者單純為了報複做出有違自己原則的事情,我們的人生得灰暗到什麼地步?

不論怎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會遇到善意與不善意,但隻要我們能夠堅守自己的一份真心和善良,自己就將會變得無比強大。隻要用一份真心去對待這個世界,也將收獲大片的溫暖和愛意。我始終相信,這個世界本可以很溫暖,也可以更溫暖。希望此刻的你,也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