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8$�獲取關係的前提,是讓人感受到你的真誠
前些時候,我讀到一則小故事,感觸很深。
北宋那位寫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著名詞人晏殊,就是一個非常真誠的人。據說他少年時參加殿試,宋真宗出了題目讓他做。晏殊看過試題後說:“我幾天以前做過這個題目,草稿還在,請陛下另外出個題目吧。”真宗見晏殊這樣真誠,感到他可信,便賜他“同進士出身”。
後來晏殊當了官,有了公職,每逢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員常到外麵吃喝玩樂。晏殊卻從來不參與,每天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書寫文章。有一天,真宗突然點名要晏殊擔任輔佐太子的東宮官,許多大臣不解,議論紛紛。
真宗解釋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隻有晏殊和他的兄弟們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
晏殊向真宗謝恩後說:“我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隻是家裏窮而已,如果我有錢,可能也早就參與宴遊了。”真宗聽了,越發讚歎他的真誠,對他更加信任。
這個小故事給我的感觸就是:在說話的過程中,我們靠什麼去撥動他人心弦,甚至征服他人?
少不更事的時候,我認為是思維敏捷、邏輯周密的雄辯,最使人折服;後來接觸演講之後,我認為聲情並茂、慷慨激昂的陳詞,最動人心扉。當我逐漸了解到說話的奧秘,才發現這些都是形式。如今的我認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去說服任何人,始終起作用的因素隻有一個,那就是真誠。
日本鬆下電器公司在成立早期還是一家小工廠,作為公司領導,鬆下幸之助總是親自到客戶那裏推銷產品。
與其他推銷人員口若懸河的推銷方式不同,鬆下幸之助每次在碰到對方討價還價時,他總是誠懇地說:“非常抱歉,我的工廠是家小廠。炎炎夏日,工人們在熾熱的車間裏加工製作產品。大家汗流浹背,卻依舊努力工作,好不容易才製造出這些產品,依照正常的利潤計算方法,如果再降低價格,就無法保證大家應得的收入,我會愧對我的員工。”
聽了這樣的話,對方總是開懷大笑,說:“很多廠家在討價還價的時候,總是說出種種不同的理由。但是你說的很不一樣,句句都在情理之中,我竟然無法反駁。好吧,我就按你開出的價格買下來好了。”
他的話充滿情感,描繪了工人勞作的艱辛、創業的艱難、生活的不易,語言樸素、形象、生動,語氣真摯、自然,喚起了對方的切膚之感和深切同情。
其實,這隻是鬆下幸之助經營企業過程的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細節。鬆下幸之助的成功,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真誠經營的態度。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正是他的真誠,換來了許多企業真誠的合作。
常言道:態度決定一切。在我們交談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對方真正的想法、真實的意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態度尤為重要。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那些說話真誠懇切,能夠做到平等待人、虛懷若穀的人,他們口中所說的話都會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一字一句都猶如滋潤萬物的甘露,點點滴入聽者的心田。
隻有你態度真誠,話語誠懇、熱情、友善,別人才會視你為知己,也才會把真實的想法告訴你。否則,別人就會防範你,對你敬而遠之或厭而避之,他們也許會用借口或虛假的理由搪塞你,或為了達到某些目的而聲東擊西,或別有隱情,不願言明。
很多時候,因為對方的不配合和不買賬,你會發現一個原本非常簡單的問題處理起來可能很棘手,若是解決不好,就會給彼此的交流帶來影響。唯有態度真誠、友善,虛心傾聽,即使棘手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記得當初考駕照的時候,一幫人一輛車,好不容易才能輪到一次練習機會,當時有個學員聲稱家裏有需要照顧的病人,想每次先練習完先走,因為關係到大家的時間,於是其他人覺得他的要求不合理,甚至懷疑他說的不是真的,矛盾因此而生。
當時一位女學員,因為離得近,也沒有上班,每次都來得最早,後來她主動提出,自己每次跟這個學員交換練習時間,作為代價,她可以每次都最後練,大家於是都沒話說了。
然後我發現,在練車的過程中,慢慢地,每個人都變得不那麼計較了。最後,考科目二的時候,因為有幾個學員非常緊張,大家還一起商量調整了入場順序,每次都讓一個練得好的跟一個緊張的一起進場,起碼心理上有個安慰。
最後,大家圓滿通過考試,請教練吃飯的時候,教練說你們這一幫是我帶過的關係最好的一組,他要給我們頒一個最和諧學員獎,大家都笑了起來,雖然嘴上沒說,但是心裏都清楚,是最初那個女學員的真誠感動了每一個人。
一個能夠影響別人的人,很多時候並不在於他口若懸河的口才,也不在於他有多麼強大的能力,更不在於他有如何深厚的背景,而是他能為他人著想,關心他人,用自己的真誠換來他人的信任。如果大家都能夠做到彼此真誠相待,這個世界必將充滿愛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