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認識創業(1 / 3)

創業的十種好處

1. 時間自由隨意 不想天天被鬧鍾吵醒上班?不想被迫加班到淩晨2點?那就自己創業當老板吧。自己自由規劃工作時間。但是你要記得,自己的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

2. 工作地點多變 你可以開家網店,在家辦公;也可以開家小商店,和你的顧客麵對麵交流;你也可以請幾名員工上班,自己當老板;你還可以滿足自己的旅行欲望,在不同城市穿梭,做一個市場獵手。總之創業就意味著創新和變化。

3. 不用辛苦求職 金融危機下,工作不好找。可以勝任的職務嫌工資太低;薪金高的自己卻經驗不足,難以高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可以自己創業的話,就避免走求職的獨木橋,可以在更自由和廣闊的環境下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4. 不用巴結老板 給別人打工,總有低人一頭的感覺。做事要看老板的臉色,想報銷個車票還要挑老板高興的時候。自己當老板,做什麼事情都很有動力,因為知道自己在為自己打工,自己付出的每一份辛勞都是在為自己的將來積蓄。

5. 充分表現自我 是否覺得你辛苦作出的策劃需要別人的拍板,是件很窩火的事呢?是否覺得你已經設計得盡善盡美的方案可以被人擅自修改,是件很憋屈的事呢?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力足夠,並且有很敏銳的觸角和正確的理念,那麼就自己創業吧,這可是讓你充分表現自我的最好方式!或許成功就來自你的堅持。

6. 有迅速致富的可能 可能有太多的金錢夢,可工資單上的數字卻總是太短。在一個小公司裏日日夜夜地熬著,是不可能讓你一夜暴富的。與其心懷夢想,不如真的嚐試一下用你的智慧做一次博弈。創業具有能夠帶來迅速致富的可能。

7. 可以自主更換項目 或許你總是關注市場的變化,緊跟最新的行情和潮流,了解並能預料到哪個產業將要逐漸興起,卻沒有人願意聽從你的意見。那麼自己創業吧,你可以隨時按照自己的意見調整項目,掘到最有潛力的金礦。

8. 將興趣和工作結合 一個人隻有當自己對一件事情真正感興趣的時候,才能夠全身心投入,做到最好。所以願意創業的人,一定應該選擇自己喜歡並且能做好的事情,把興趣和工作結合起來,讓自己做個快樂的創業者。

9. 遠離職場的鬥爭 辦公室裏的鉤心鬥角,人性爭鬥有時候精彩得堪比肥皂劇。你是否對這種狀況感到厭煩呢?想要一個幹淨的環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自己創業吧。和誌同道合者一起拚搏會讓你感覺良好。

10. 全年齡段適宜 創業有年齡上的禁區嗎?絕對沒有。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嚐試這一生活方式。年輕人在創業中可找到自我,展現自我。中年人在創業中收獲金錢,支撐家庭。年長者在創業中感受樂趣,體現價值。這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創業的時代。你又怎麼可以錯過呢?

創業的十種動機

1. 當做正職工作 不想上班?那就把創業當做正職工作。因為創業也是需要付出大量心血和時間的。認真經營,它能帶給你可觀的經濟回報和愉悅的成就感。

2. 當做副業兼差 既不想因為創業而放棄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也不想因為工作束縛自己創業的念頭和多餘的熱情,那就選擇在業餘時間進行創業吧,這樣既穩妥,還能有雙份收入。隻是這麼做要付出的可是雙倍的辛苦。

3. 獲得經濟收入 大多數創業的人都是因為經濟上得不到滿足,才想要另辟蹊徑。但是最後的結果是賺錢還是賠錢,是要看個人的本事和運氣的。

4. 消磨閑暇時光 因為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無處消磨而開店,也是很常見的現象。不過除了投入精力和時間,更重要的是用心。

5. 滿足興趣愛好 像有的朋友因為喜歡小首飾,而收集了許多,平時也都是閑置,或者有一些重複的存貨。開家小店,把一部分東西交換出去,再回籠一些資金去淘更多自己喜歡的物品,這樣既滿足了興趣,又減少了投資。

6. 實現自我價值 如果感到自己被碌碌無為的工作埋沒了,那麼創業是體現自我價值的最佳手段之一。

7.消化囤積物品 如果發現家中有太多閑置品,另一方麵又壓抑不住購物欲望,那麼開家店可以幫助你優化資源配置,解決囤積物品。

8. 當做交友渠道 一些人喜歡交朋友卻總是無法擴大交際圈。開家小店是個很好的認識新朋友的渠道。

9. 偶像崇拜心理 因為崇拜某個企業家而下海的情形也是時有出現。很多創業者在回顧自己創業之初的動機都會提到,自己是受到比爾·蓋茨、李嘉誠等人的成功經曆鼓舞而邁出第一步的。

10. 追隨下海潮流 在這個全民皆商的環境裏,下海成了潮流。許多人是看到了身邊的同事開始創業,才紛紛投入經濟大潮中的。

創業的六種方式

1. 網店 顧名思義就是網上開的店鋪,作為電子商務的一種形式,是一種能夠讓人們在瀏覽的同時進行實際購買,並且通過各種支付手段進行支付而完成交易全過程的網站。目前網店大多數都是使用淘寶、易趣等第三方平台開啟。

2. 個體工商戶 根據《民法通則》第26條規定,公民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依法經核準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

3. 合夥製企業 合夥製企業是指由兩人以上的個人通過訂立合夥協議設立的,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利潤,共擔風險,並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贏利性組織。

4. 加盟店 特許經營是指特許經營權擁有者以合同約定的形式,允許被特許經營者有償使用其名稱、商標、專有技術、產品及運作管理經驗等從事經營活動的商業經營模式。被特許經營者亦稱加盟商。

5. 個人獨資公司 個人獨資公司也稱無限責任公司。一般是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6.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全部注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並通過發行股票(或股權證)籌集資本,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的企業法人。

創業的二十種錯誤觀念

1. 企業要越做越大 其實企業的規模應該適合企業的項目,什麼樣的規模有利於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突出,這樣的規模就是最經濟的規模。一味貪多求大並不可取。

2. 發展是越快越好 企業的發展必須符合經濟規律,突兀的冒進隻會帶來不穩定的經營狀況和不牢固的根基。企業經營好比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鬆比賽,不是看誰現在跑得快,而是看誰能在關鍵時刻跑到別人的前麵。

3. 集體決策優於個人決策 人多力量大的法則不適用於需要創意的產業。對於典型的競爭性組織的企業,職業企業家的個人決策不但可以對瞬息萬變的市場作出及時的反應,更重要的是可以依靠職業企業家的經驗和直覺作出超越邏輯和預見的決定。這比起集體決策效率更高,而且往往更正確。

4. 多種經營可以降低風險 是走專項發展的道路還是走全麵發展的道路,要根據企業的具體狀況而定。多種經營可能會降低風險,但是有可能導致投入較多,耗費巨大,反而得不償失。專項經營雖然風險大,但是如果能做到專而精,也不失是一條穩妥的道路。每個企業,隻有幹自己所擅長的,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也才能最有效地控製風險。

5. 什麼賺錢幹什麼 社會上跟風的創業者不在少數。但是如果不能以敏銳的商業直覺擠進某個項目的第一批操作者中間,所得到的利潤很可能遠低於你的預期,甚至當投資還沒有回本,就已經被市場淘汰了。做企業像做人一樣,時時刻刻都會麵臨各種“利益”的誘惑,千萬不要過分“多情”,否則很可能抓到的不是“餡餅”而是“陷阱”。

6. 所有事親力親為 自己擅長的事可以自己幹,尤其是在創業之初,全麵了解企業各方麵運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自己不擅長的事也硬要攬下,那就是一種愚昧的粗暴掌控。不妨把合適的工作交給擅長的人員或者部門去幹,成本會更低,風險也會更小,資本運營效率自然會高得多。

7. 成功是環環緊扣的 不要讓暫時的成功衝暈了頭腦,一次成功隻是為下一次發展奠定了一個高起點。同樣地,失敗也不代表永遠走低,隻是表示在你下一次決策的時候,要站在更謹慎、更謙遜、更穩妥的位置上思考。

8. 保持向前看 有時候也應該適當地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低頭看看自身的狀態,總結一下經驗和教訓,如果不能“吾日三省吾身”,時刻保持警覺性,成功會誘使你失敗,而且會走向很慘重的失敗。

9. 有了好產品就有了一切 創業者不需要著眼於現在手上有什麼,而應該更重視將來會得到什麼。創新比保密更加重要。所以好產品隻代表目前你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新產品的開發。隻有走在顧客的需求之前的企業才不會被淘汰。

10. 創業者需要良好的教育背景 總的來說,曾經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做起生意來會容易一些,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能不能創造工作成果的關鍵在於創業者是否保持繼續學習的心態和學習的能力,而不是擁有的那一張文憑。

11. 創業者必須比別人來得聰明 聰明人固然反應快些,但追求成功的欲望,卻未必比另一位智力中等、竭盡所能的創業者強烈。同時,生意上大量的決策,往往不是由聰明腦袋想出來的好點子來決定,而是依靠全麵市場、縝密的調查分析才得出的。

12. 創業者得有充足的資本 商業圈裏“資金缺乏”是普遍現象,資金不足並不是創業的絕對障礙,您可以從不需要大量資金的小生意做起,或是把您的創業計劃縮小,再不然您還可以把它拆做幾個分塊。總之要先行動起來。

13. 創業者要有足夠好的構思 真正好的構想,常常是在不夠好的構想上經過市場不斷完善而成的,是在經營過程中通過不斷的調整到位的。

14. 創業必須不擇手段 我們不敢說商場上沒有詭詐,但越是做正經生意、長生意或是大生意,詭詐越是不起作用。創業的目標是有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有社會效益,即使創業者成為一個讓人尊敬的企業家。

15. 創業的目標是一夜暴富 創業是一個艱辛的曆程,初創階段的企業所麵臨的困難往往令創業者的個人和家庭生活都受到影響,財政上承受著巨大壓力,萬一創業失敗還要承擔失敗所帶來的一係列後果。創業者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去改變現狀和命運,需要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夜暴富。

16. 創業者都是賭徒 事實上創業者比任何人都必須具備風險意識,他們願意冒險,但冒的風險是經過嚴謹計算並可以有效控製的風險。

17. 錢是創業者唯一追求的目標 錢不是企業存在的唯一目標,單純追求利潤(尤其是短期利潤)的企業是難以長久的。在完成經濟目標的同時,也要去承擔創業者的社會責任。

18. 追求能夠短期成功 創業之路就像走一條漆黑的隧道,在看到曙光前都將會是一片黑暗。看到光明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實現理想的執著,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真實的創業故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你必須在創業前積累足夠的資源,令你能堅持到成功的那一天。

19. 創業一定要先有個創新產品 其實提供一些新服務等也是可以創業成功的。創業者並不一定要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新發明,有時候,甚至並不需要在產品本身上做出創新,一位歐洲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家指出:大多數成功的創業者,並非是在產品上做出革新,而是在生產過程上做出革新,包括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服務體驗、創造更有效率的產品流通體係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創業者的啟動之源。

20. 創業一定要是小企業 其實不少的大企業也可以自我革命,進行新的創業。不隻是小企業才是創造者,大企業也不一定就意味著僵化和行動遲緩,也許小企業麵臨著更嚴重的生存壓力,迫使他們努力開拓市場、打破常規並積極應對各種變化,但大企業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有不遜色於小企業的積極表現,尤其是在目前的經濟危機衝擊下,大企業的“自我創新”也同樣值得期待。

選擇項目的十二種方法

1. 選擇時下熱門的行業 跟風選擇創業項目即使不能獲得最大的利潤,但至少是一種安全的選擇。

2. 選擇適合當地習俗的行業 必須在進入某行業以前進行大量的市場調查,沒有調查貿然入行將會導致的損失,遠大於之前精力和時間的付出。

3. 選擇適合當地消費者需要的行業 沒有人會在海南賣羽絨服,也沒有人會從南方批發蘋果到北方賣。一定要選擇適合當地消費者需要的項目,才會有市場。

4. 選擇國家政策鼓勵的行業 因為國家政策鼓勵的行業在稅收、用地、資金等各方麵都有優惠;而且國家政策鼓勵發展的,恰恰說明該行業具有良好的市場空間。

5. 選擇投資規模較小的行業 創業者應該等到資本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再考慮擴大經營。對於一個項目,再怎麼看好也不能把所有的積蓄一下子完全投入進去,這是風險防範的需要。一個項目,你來做是否賺錢,是由很多個人因素和外力因素決定的。

6. 選擇資金回報率比較高的行業 資金回報率是任何一個創業者、經商者都不能忽視的一點,因為資本進入市場追逐的就是利潤,追求的就是回報。

7. 選擇成長性比較好的項目 選擇比較有遠景,很長時間內產品不會被消費者拋棄、市場不會飽和、國家政策不會變動、具有良好的做大做強的後續發展性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