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駁歲月是日光的印記,流逝時光是月亮的皎潔,而日光傾城而下,月亮轉身爬上枝頭,究竟是歲月印著你的青春,還是時光返照著他的年華?在可以虛度的日子裏,享受那片刻的漫步,回頭才不枉少年時……
1、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誰說最完美的告白是愛情,而我想說,你們都忘記了這世間有一種感情,是超脫了愛情的神聖,卻深入骨髓的羈絆……
上次和同學的聚會上,偶然聽到了一件令我十分震驚的事情,而這件事是關於我們班主任申哥。叫他申哥是因為他比我們隻大十歲,這樣更為親切。
申哥有一獨子,現在已經十五歲了。那小子在我印象中是文文靜靜、乖巧懂事的模樣。他爸在講台上講課,他就極安分的蹲在走廊裏寫寫畫畫,一到課間我們就會耍猴戲般的逗他,他非但不生氣,反而咧著嘴奶聲奶氣的喊我們“哥哥、姐姐”。我們當時別提有多寶貝他了。
十年轉瞬即過,沒想到當年千人疼萬人愛的小寶貝如今成了令申哥咬牙切齒的網癮少年。
申哥帶的是高三年級的尖子班,壓力大,任務重,吃在食堂,睡在辦公室,壓根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自己的兒子。
加之在申哥的潛意識裏,曉賜一直是一個思想獨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他所有的照顧和陪伴在這樣一個小孩麵前都像瞎操心般多餘。
就在申哥陪著學生們備戰高考時,他意外的接到了曉賜班主任打來的電話。班主任在電話裏告知申哥,曉賜已經連續曠課三天,並且成績在最近一次的月考裏一落千丈,從之前的全校前二十落到了二百之後……
申哥聽到這個消息後肺都差點氣炸,他強挨到晚自習下課,然後火急火燎往家裏趕。
這是他三個月以來第一次回家。
家裏客廳黑漆漆一片,沒有開燈,隻有書房裏亮著一點藍光。
申哥慢慢靠近書房,隻聽見手指飛速敲擊鍵盤的聲音和震天的喊殺聲——曉賜正坐在椅子上戴著耳機玩網遊,神情投入,全然沒注意到身後的父親。
申哥氣得不行,當即摔了電腦,並要求曉賜寫了保證書。這些措施顯然阻止不了曉賜的網癮,家裏的電腦壞了,他就去泡網吧。申哥限製了他的零花錢他就每天省吃省喝,把用來吃飯的錢全用在了網遊上。
一個月後,曉賜成功餓成了皮包骨頭。申哥這才意識到自己方法的錯誤!
切斷經濟,治不了標更治不了本,沒錢他可以挪用吃飯的錢,當吃飯的錢滿足不了他購置裝備的需求,他甚至有可能會發展到去騙去偷去搶……
申哥不敢再想下去,要想斷了曉賜的網癮,隻能從源頭上想辦法。
申哥注冊了一個遊戲號,在區服裏找到曉賜,以拜他為師為由,很快便跟曉賜稱兄道弟起來。
他陪著他打怪,聊天。
有時候,申哥會披著“兄弟”的外衣問遊戲裏的曉賜沉迷網遊的原因,曉賜坦言:其實他之所以會沉迷網遊,都是因為家裏有個永遠隻想著學生的爸爸,每晚都要加班的媽媽。自己就像是一個棄兒,從未體會過陪伴和親情的溫暖。
他打遊戲,一是為了逃避長夜漫漫獨自一人的寂寞,二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說到底,曉賜隻是一個極度缺乏陪伴與愛的孩子罷了。
知道原委後,申哥增加了回家陪伴曉賜的時間,他開始考慮孩子的感受,並為之做出相應改變。當申哥再次登錄遊戲賬號時,他收到曉賜的留言:謝謝你的陪伴,我要與這虛幻的遊戲世界告別,去好好享受現實世界久違的陪伴與溫暖。
申哥與曉賜之間雖然有過一段非常糟心的經曆,但好歹結局完滿。相比起他們兩父子而言,賀青就沒這麼幸運了。
賀青就是和我說申哥故事的人,在說她自己的故事之前,她先給大家播了一段前不久看過的視頻。
視頻的內容是美國一位寡居老頭,他每到聖誕節都期盼各自成家立業的孩子們能回家陪陪自己,但子女們都以工作忙,明年一定回來的借口敷衍老父親。老頭隻得年複一年的期望,然後失望。
直到有一年的聖誕前夕,離家在外打拚的孩子們意外收到老家的來信,信封裏裝的是葬禮邀請函,而死者就是他們的父親。極度震驚且悲傷的孩子們紛紛推掉了最近幾天的工作,趕往老家。
當他們回到闊別已久的家裏時,迎接他們的是滿滿一桌子菜肴,和紮滿糖果與禮物的聖誕樹。老父親從廚房裏緩步走出,無奈說道:“我還有什麼辦法能夠讓你們在這一天同時回來呢?”
老人用自己去世的假消息欺騙孩子們,隻是為了短短一日相聚。
短短一分多鍾的視頻把所有同學都弄哭了。
大家流淚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人因為羞愧,有人因為後悔,有人因為遺憾……賀青哭得最凶,她伏在桌上幾度不能自已。
賀青在我們同級同學裏是最有出息的一個,不到三十就從名不見經傳的設計師,爬到了全球五百強企業中國區設計總監的位置。上位之路不可謂不艱辛,直到現在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
為了爬上那個位置,她沒日沒夜的做設計圖紙,碰上業務忙的時候一天飛兩個城市算是平常事。
賀青的才華和工作能力得到了高層的賞識,當總監位置空缺時,她得到了和另一位設計師公平競爭的機會。就在她將要踏進會議室做產品報告時,母親打來電話。她擔心母親絮絮叨叨說個沒完,索性關了手機。
會議很順利,賀青毫無懸念的榮升為設計總監。
然而伴隨喜悅而來的是沉重的噩耗。
她開機時,除了幾十通未接來電外,還有一條大哥發來的母親去世的短信。當她按下關機鍵時,她不會想到那是母親在與她做最後的告別。
賀青悲痛欲絕地趕回老家,她跪在母親靈前,腦袋裏全是昔日過往。
賀青好強,從她離家工作的那一天起,她就懷抱著不衣錦不還鄉的信念,她要讓窮苦了一輩子的母親在鄉裏麵前抬得起頭來。工作幾年來,她從未回過家。
前兩年混得太差,她覺得沒臉見母親兄長,每到春節她總是借口春運車票難買無法回家過年。後來工作漸漸穩定,她又借口工作太忙。
如今榮歸故裏,她卻失去了當初回鄉的理由。
世上最殘忍的事莫過於兒已功成,親卻故去。賀青所擁有的驕傲和榮光,母親再也看不到。
賀青問大哥母親是否留有遺言,大哥哽咽著說:“你關機後,母親對著沒接通的手機說,忙完了能不能回來陪我?”
賀青掩麵哭泣,手裏摩挲著包包上掛著的一個小青花瓷掛件,號啕大哭喊著:“以後我會永遠陪著她……”
我猜想,那個青花瓷瓶裏裝著一小撮她母親的骨灰。她帶著它穿梭於高樓大廈之間,穿梭於各個城市,穿梭於蒼穹大海……
她給了她生前一直期盼的陪伴,她陪她走日後風光旖旎的人生……
得知了賀青的故事,我想到了一個人物,與其說是一個“人物”不如說是一條叫小喵的土狗。那時候我恰逢住在“小喵”的隔壁。
小喵是大錘在他十歲那年撿來的。那一年大錘父母離異,他追著母親的車跑了很遠,一聲聲喊:“媽媽,你別不要大錘。”而回應大錘的是絕塵而去的汽車尾氣。
大錘抹著鼻涕眼淚回到小區所在的巷子,他的一瞥看到了在拐角垃圾桶旁一條小小的流浪狗。
大錘不喜歡小狗,但當他接觸到它的目光時,他卻鬼使神差的抱起來它。他覺得自己和這條小狗很像,都是被最親近的人遺棄了。
大錘後來和我提起小喵的時候,是這樣說:“兩條被遺棄的生命互相陪伴依靠,總比孤單一人要強。”
孤單很可怕,暴力更可怕。
大錘的父親好賭好酒,每次喝得爛醉如泥就拿大錘出氣,衣架、雞毛撣子不知道打斷多少根。大錘被打得痛哭,小喵也跟著哀鳴,每次我我聽到暴力大人的嚎叫聲總是狠狠地敲門。
當然,和我一起幫助他的還有小喵,它也會幫忙去咬大錘的父親,奈何它太小,一挨著大錘父親的褲管就會被他一腳踢飛。等到大錘父親打累了,大錘才敢抱著小喵回到自己的臥室。
一人一狗橫躺在床上,大錘心疼的幫小喵順毛,小喵心疼得用舌頭舔大錘手上的傷口……
不知過了多久,有一天我問大錘:“小喵呢?”
大錘搖搖頭,說:“不知道……”
小喵逃過了大錘父親的家暴,卻沒能逃過無良的狗販子。有段時間狗販子藥狗、抓狗的行徑特別猖獗,小喵就是失蹤在了那樣一個深秋的傍晚。
很多人說它被藥死了,但大錘卻始終相信它仍活在一個他不知道的地方。當他感到孤單時,隻要他想起他與它初見時的對視,一起承擔父親的暴力還有它溫暖的濕濕的舌頭,他就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它一直陪伴著自己,即使它已不在他身邊。
有些愛藏在心裏對方未必能夠知道,陪伴也一樣,不僅要說出來,更要做出來,就像申哥父子。
愛可以永遠,但陪伴卻有期限,在這個有效期結束之前請不要像賀青一樣心存遺憾。
當我落魄困苦時感謝你施以援手,當我患難不幸時感謝你與我同擔。有些人雖然隻陪你走過一程,卻勝似一生。我希望所能看到我故事的人,也能遇見像小喵與大錘這樣短暫的一輩子的陪伴。
世界上最深情的告白,抵不過一句“有我在陪你”……
2、累了,停下腳看看身邊的風景
乘坐在去往天津的火車,深陷在一片嘈雜之中的我,戴上了耳塞,婉轉的歌聲終於讓我和這個世界劃清界限。
我難以理解,究竟是什麼讓這些本該從忙碌的生活中擠出一點時間歇一歇的人,寧願打牌、搭訕、玩遊戲,也不願靜靜地坐著,看看窗外轉瞬即逝的美景。難道是嫌這趟火車不夠快嗎?
我這次來天津,一是為了給自己放假,二來是為了看望一年多沒見麵的冉倪。下了火車,冉倪已經在站台處等我多時。見到她時,我不免有些驚訝,有點不敢相信曾經那個麵容姣好,活潑開朗的人,如今竟變得鬱鬱寡歡,臉上像抹了一層黃油一般——生活似乎沒少給她找茬。
當我問及她和王超處得怎麼樣時,她說:“該走的走,該留的留,以後一律不強求。”冉倪的話不多,她帶著我徑直走到離火車站最近的酒吧,似乎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酒精麻醉後才說得出口。
一年前,我因為協商出版作品合同的事認識了冉倪。那時候她隻是天津某出版社的一個小職員,主要工作就是接待外來出版的作者。我初次見到冉倪覺得這個女孩十分乖巧,辦起事來也極其麻利。但就是這麼一個女孩,在背後卻遭人指指點點。
當我問及原因,原來冉倪和出版社副社長王超的關係不一般。
我在私底下也問過冉倪,冉倪承認她和王超的情侶關係,但很多人都覺得她在利用這種關係上位。
我問她為什麼不去解釋,冉倪對我說:“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看你不順眼,你拔尖說你愛出風頭,你差勁人家又看不起你。如果所有的所作所為都需要在意旁人的眼光,那活著該有多累。”
我從冉倪的眼裏看到了不在乎,也看到了無奈。如果一個人怎麼做都得不到讚同,那她又何苦去爭取,去努力。
我有些佩服冉倪的豁達,但這是在我不知道王超已經結婚的前提。如果說和出版社副社長談戀愛還不足以引起別人的閑言碎語,那麼加上一個破壞他人家庭的砝碼應該夠了。
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親。”我抱著勸說的心態對冉倪進行開導:“姐姐相信你是一個好女孩,人性本善,你為什麼非要跑到別人的生命裏去當插曲?”
冉倪聽了我的話,眼睛開始濕潤了。她說王超和他的妻子早就有了分歧,她的介入隻是加速他們離婚罷了。既然兩個不相愛的人,又何苦勉強湊到一起。
我將她摟在懷裏,心想你就是人生的編劇,何必要把劇本寫得苦不堪言呢?為什麼非得要把自己置身在風口浪尖,弄得滿身是傷呢?
那天晚上,我們促膝長談,聊了很久很久,但冉倪始終不願放棄和王超的戀情,她願意為了王超去當所謂的第三者。她說:“世界上最讓人懊悔的事,就是明明堅持一下就能到達彼岸,但卻輕言放棄。”
我第一次聽到別人把“堅持不懈”用在破壞別人家庭上,而且還用得那麼理直氣壯。我問冉倪喜歡王超什麼,她回答我說是安全感。或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王超這個人給了她安全感,還是王超的身份、車子、房子給了她安全感。
問其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冉倪告訴我,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跟著別的女人跑了,母親一邊照顧她,一邊打工。
別的小朋友有玩具,她沒有;別的小朋友有零花錢,她也沒有;別的小朋友有爸爸,她還是沒有。也許正是她的一無所有,才讓她有了這孤注一擲的勇氣。
一個追求幸福的女人並沒有錯,錯的是這個世界的不公和那份不該開始的愛情。解決完合同的事我不得不離開,我幫不了她,隻能在心裏默默地祝福著她。沒想到再次推心置腹竟是在這個燈紅酒綠的酒吧,而昨日的人兒已經變了模樣。
一杯苦酒下肚,冉倪講起了我離開以後的事。
王超向他的妻子提出離婚後,他的妻子終於忍無可忍跑到出版社指著冉倪的鼻子罵她是小三,出版社為了整治風氣,把冉倪開除了。而王超和他的妻子也在一頓折騰之後離了婚。他倆終於修成正果,能夠光明正大的在了一起。
隻是男人把婚姻比作墳墓,王超既然從裏麵爬了出來,就沒有再鑽進去的道理。所以每當冉倪提出結婚,王超總是沉默以對。她雖是王超的正牌女友,但王超身邊的女人卻是換了一個又一個。
冉倪畢竟是弱勢群體,她沒有迎來想象中的小三轉正,也沒辦法逼著王超娶自己。她說過,既然兩個不相愛的人,又何苦勉強湊到一起。冉倪選擇了跟王超分手,臨走時拿走了五萬塊分手費,然後和朋友一起在火車站旁開了這家叫“V8酒吧”的酒吧。
我和那個時候的冉倪都以為這件事就此結束,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王超因作風不正、濫用職權、隨意挪用公款等罪名被出版社掃地出門,並且被罰了不少錢。
總有些人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王超就是那樣的人。那個時候的“V8酒吧”剛剛起步,而冉倪在自己的酒吧遇到了剛剛失業並來買醉的王超。這座城市就有那麼巧,巧到王超這頭餓狼將目光重新瞄準了冉倪這頭溫順的小羊羔。
王超找到冉倪說想要和她重歸於好,冉倪不肯,他就跪著說了很多好話。一個居心叵測的男人許下口是心非的承諾,一個信以為真的女人沉浸在對方虛構的愛情裏還傻傻分不清。那一次她心軟了,而心軟的代價就是讓她重新墜入地獄。
王超以想要東山再起的名義向冉倪借錢,可是冉倪沒有錢,她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和朋友開了這家酒吧,於是王超拿出一張協議,一張酒吧抵押的協議,這一切都好像是有備而來。
冉倪笑著對我說,那個時候她的太傻了,傻到會相信王超會回心轉意,傻到呆呆地簽了那份抵押協議!王超拿了錢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在這個世界上出現過,而她又回到了一無所有,不,她還有王超留給她的一堆爛攤子。
擺在冉倪麵前的路幾乎沒有選擇,如果她把酒吧抵押給了別人,朋友投資酒吧的錢估計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還清。現實就像一個真實的耳光,打在臉上,喊疼毫無疑義。那段時間,幾乎是冉倪最難熬的日子。
朋友雖然沒有怪她,但她心中還是過意不去。酒吧又經常有人來要債、鬧事,生意慘淡得不言而喻。請不起服務員,她就一個人充當幾個人,不管生意如何,她都在酒吧內風風火火地端茶倒水……
所幸冉倪堅持住了,現在酒吧的生意已經好轉了不少,隻是管理酒吧和償還債務消耗了她不少的精力,難怪她看上去如此羸弱,沒精打采。
冉倪一邊喝酒一邊感慨:“人生就像蹺蹺板,當你認為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卻不知下一刻摔下來會有多快,隻有掌握平衡,找到合適自身的位置,才不至於釀成慘劇的發生。”
我很慶幸冉倪經曆了這麼多之後,終於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了。以前的冉倪,就像我來時乘坐那班火車上的人,心裏隻有“天津”這個終點站,忽視了沿途的風景,也忽視了是非黑白。
一個人總有犯錯的時候,埋著頭朝著錯誤的方向向前走,停下來就是進步。毫無疑問,現在的冉倪做到了。她從一年多前一個出版社小小的接待人員做到了酒吧老板。離開了王超,她照樣活得更好。
我問冉倪,王超後來怎麼了,當初就沒有選擇報警嗎?冉倪抿了一口酒說,王超拿走的,就當是她欠他的,她不想和王超再有任何交集,所有的關係都一幹二淨,互不相欠。
我一邊替冉倪惋惜,一邊感歎,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像王超這樣喜新厭舊、自私自利的人不僅不足以托付終身,王超的前妻和冉倪同王超撇清關係未嚐不是一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