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CONTENTS

第一章他從台灣來/1

一宜蘭人林毅夫/3

二台大學生領袖/6

三投筆從戎/10

四金門馬山連連長/17

五遊到對岸/22

六袒露“叛逃”心跡/29

第二章北大學子與教授/33

一“來曆不明”的學生/35

二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的關門弟子/37

三芝加哥大學的台灣同學/40

四與妻兒相聚異國/42

五學成歸國/44

六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48

七朗潤園:中國學術界的“少林寺”/51

八一場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的辯論/54

第三章中國的經濟智囊/59

一“芝加哥經濟學派”的“異數”/61

二出入紅牆的“三農智囊”/63

三量身定做的“理論”/70

四“夫妻參政議政”/77

五依然關注台灣/81

第四章著名的論戰/85

一與諾貝爾經濟學獎距離最近的華人/88

二論戰的起源/90

三對後來者的詛咒?/94

四林毅夫的回應:“後發優勢”/97

五在楊小凱追悼會上的悼詞/101

六論戰的評價和延續/102

第五章世界銀行之路/107

一最後一課/109

二光環降臨之前/112

三為何會選擇林毅夫?/116

四世界銀行這兩年/120

五諾貝爾經濟學獎--世行後的下一步?/126

第六章全球經濟危機中的“林氏解讀”/131

一“新馬歇爾計劃”/134

二經濟複蘇取決於“G2”/136

三世界經濟危機已發生質變

--超越凱恩斯主義/140

四中國經濟形勢預測/145

五全球經濟可能將陷入二次衰退/149

第七章迢迢返台路/151

一鄉愁是矮矮的墳墓/154

二遲到20年的通緝令/160

三校友馬英九的難題/162

四島內再現爭議/166

五換種思路是否可以解決?/170

附錄/176

主要參考文獻/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