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自己的肢體語言(2 / 2)

——為了表明自己對他人的尊重,表明自己正在認真傾聽,溝通時應該保持端正的坐姿,雙手可以平放膝蓋,身子微微前傾。這是一套表達尊重的常用動作。

——有時候對方會提出一些讓人左右為難的請求,如果不想應答,就可以揉眼睛。這個動作可以向對方傳遞一個信息:“你的要求有點兒過分,讓我感到為難。”

——在溝通中,有些人想要表明自己很坦誠,這時不一定非要用嘴巴提示別人,在說話時有意無意地攤開手掌,就是坦誠溝通的一個重要標誌。

——有時候,如果對方惹人厭煩,或者對方的談話惹人厭煩,自己礙於情麵不好當麵批評,可以勉強地露出笑容,然而眼裏沒有笑意,這就是典型的皮笑肉不笑,暗示自己的笑容是假裝的。

——如果在溝通中,尤其是在演說中,人們準備邀請對方加入談話,那麼可以將雙手向上舉起,高於肩膀,掌心向上攤開,這是展示豁達、邀請的手勢。

……

不同的肢體動作具有不同的含義,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情感和想法。不過,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認為口頭語言才是最佳的表達方式。他們更希望將精力放在如何提升口語表達的技巧上,更願意將自己打造成一個“擅長說話”的人。一些人甚至覺得肢體動作在一些嚴肅的、正式的場合不合時宜,他們更願意正襟危坐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事實上,肢體語言應該和口頭表述結合起來。比如許多人在談話的時候,手上喜歡做一些動作,有時候是有意的,有時候則是無意的。針對這樣的情況,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心理學專家弗朗西斯·羅夏提出手部動作與談話之間可能擁有緊密的關係。他發現溝通和對話中,人們的身體可能會出現一係列的反應,尤其是雙手。為了驗證這種奇特的關係,他邀請了很多測試者,然後在測試者的手掌中裝上偽造的電極,並且非常嚴肅地提醒他們:“我在你們手上裝了通電的電極,在談話中,請不要用手、手腕、手臂等部位做任何動作。”正是這樣的警告,使得許多測試者在實驗中表現得很不自然。他們千方百計確保自己不會亂動,結果連簡單的對話也完成不了。當雙手受到製約時,個人的表達會顯得有些不自然。有人平時說話非常順暢,而在打電話的時候有很多內容表達不清楚,原因就在於打電話的時候總是有一隻手無法解放出來。

心理學家認為,肢體的動作可能與個人的表達是相互配合的。這種配合原本就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補作用。因此人們需要了解並不斷豐富自己的肢體語言,確保自己可以更好地處理溝通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