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伍是領導者的一項基本功,如果連手下人都管束不住,又怎麼能整合團隊力量,進而對外競爭呢?無論是“叛將”出現,還是“叛軍”糾集,在領導看來都是大忌。如果說“叛將”不可避免,那麼領導者要規避“叛軍”產生,堅守這個底線。
【領導工作法】 領導在用人上,一定要根據行業特色、企業特點,以及員工心理,做出統籌安排,真正留住人,防止“一個人走,流失一批”的情形出現。
8. 尊重對方意見,還要“找後賬”
領導在行事權力的過程中,會遇到下屬犯錯、理念落伍等情形。為了保證工作正常開展,領導有必要尊重對方的意見,照顧對方的麵子;不過,接下來要記得找後賬,包括糾正下屬的偏差,給予必要性的指導。
曾有一位領導談到自己的管理經驗時說:“對於員工提出的正確意見,我們要積極采納;對於不妥之處,可以暫時不發表評論,但是要找後賬,絕不能草草了事。”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
(1)員工得到尊重,有利於調動工作積極性
無論員工提出什麼意見,即使不正確,領導也應該態度謙和地發表意見,不可橫加指責,冷了員工的心。這樣做,有助於幫他們最大程度上體會到主人翁的地位,從而激發積極性,發揮人力資源應有的價值。
(2)尊重不等於盲從,“找後賬”很重要
麵對下屬的不足,以及不合適的認知,領導必須給予糾正,尤其要在事後進行說服教育,幫助他們梳理觀點。如果下屬在某一件事情上明顯地說錯了、做錯了,領導者一定要向他們“討個說法”。這樣做不但讓下屬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還能及時糾正存在的錯誤,避免同樣的錯誤發生。
【領導工作法】 帶隊伍講究方法,既要維護權威,又要學會換位思考,照顧到他人的感受。麵對下屬犯錯、失誤,領導要秉承柔中帶剛的策略,維護好對方的尊嚴,並懂得事後“找後賬”。這樣做,有利於從根本上維護領導的權威。
9. 協調好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
在一個團隊中,每個人大多來自不同省市,甚至國外,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由於性格、愛好各不相同,內部成員之間一旦出現矛盾,就會影響整個組織的團結。因此,協調好成員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如果出現問題,領導者有責任第一時間找出症結所在,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問題。
(1)權力分配要均衡
在團隊管理時,大多時候內部成員之間的矛盾是因為權力分配不公引起的。為了內部成員關係的協調,領導者要根據職責、能力、知識、經驗、責任心等因素配置權限,避免派係矛盾的發生。
(2)通過溝通、交流,調節好眾人的情緒
在日常的工作中,領導者要多與員工交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在某些事情上,還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並能及時做出反應,力求使每個成員都保持平和的心境。在交流過程中,還可以灌輸一些“調節自己情緒,控製自己的感情,尋找自身的原因”的思想,讓每個人保持積極的心態。
(3)協調關鍵人物的和諧關係
找出在內部員工中不同利益的代表人物,首先從他們下手,督促他們把精力放到工作上去,並報著合作的態度與人相處,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個人利益。同時,要適當地給予一些壓力,不可以一味遷就。如此一來,自然可以化解不必要的矛盾。
【領導工作法】 一個組織良性運轉,發展順暢,就必須建立和健全各項規則、製度、條例,辦法等,以約束所有成員的行為。協調好內部員工之間的各項關係,有助於形成和諧的工作氛圍,提升團隊的績效。
10. 提高下屬的忠誠度
任何一個組織的成功運行,離不開下屬的付出,所以培養其忠誠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責任。為此,領導者應該從下麵幾個方麵入手:
(1)遵守承諾,說到做到
領導者一定要說到做到。如果輕易許諾,一旦兌現不了,下屬會有一種被欺騙感,對領導失去信任感,甚至整個組織形象也會在下屬心中留下不良的印象。長此以往,會導致人員流失。所以說,領導者要遵守承諾,說到做到,這樣才會贏得下屬的支持,最大程度上贏得眾人的忠誠度。
(2)為下屬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
這裏所說的“安全”不僅僅是舒適、安全的工作場合,還包括完善的福利製度,這樣能為下屬解除更多的後顧之憂,讓下屬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當中,增強他們對公司的忠誠感。
(3)完善薪酬體係,凸顯激勵機製
薪酬體係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下屬的工作能力和價值,領導要根據實際情況及崗位的要求進行合理設計,在保證公平性的同時又要體現出競爭性。這樣才能激發下屬的積極性,讓下屬通過薪酬得到一種價值的體現。
(4)不拘一格錄用人才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人才最為重要。對領導者來說,用人時不拘一格,發揮其潛力,才有助於組織獲得智力支持,煥發勃勃生機。同時,被重用的人才也會對組織心存感恩,忠誠地為組織效力。
【領導工作法】 人才的流失令很多領導頭疼,這與忠誠度的建設密切相關。下屬對組織不忠誠,因為蠅頭小利就有可能背叛領導,帶來重大損失。確保人才忠心耿耿,是領導者帶隊伍的一個基本目標。
11. 疑人不用,用人要疑
與下屬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是大多數領導試圖達到的一種理想的用人狀態。所謂“疑人不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國時,孫權重用諸葛瑾,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說他明保孫吳,暗通劉備,因為他的弟弟諸葛亮輔佐劉備。一時間,謠言四起,滿城風雨。但孫權並不為謠言所動,他說:“我與子瑜共事多年,彼此十分了解。對於他的為人,我再清楚不過了,不合道義的事他不做,不合道義的話他不說。所以,我很信任他,這與他弟弟輔佐劉備根本是兩回事。”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領導者用人的一項重要原則。信任下屬,放手讓他們工作,大膽負責,而非疑神疑鬼,更能彰顯領導者的胸襟。
但是,“疑人不用”並非無原則地充分信任。太過信任下屬,就容易被下屬利用,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危機,最終把自己搞得措手不及。在相信對方的基礎上,保持必要的懷疑,並對各種可能的情境想好對策,才可以確保萬無一失。
對一個不是很了解,甚至還不很成熟的人,在任用他們的時候,本著對組織負責的態度,持有懷疑的態度是必要的。比如,認真考慮能不能用,怎樣把用人的風險降到最低,都是不可或缺的用人考察之術,即所謂的“用人要疑”。
當然,這個“疑”主要是指用人前的考察工作,以及用人後必要的約束和監督機製。無論是哪種人才都不能為所欲為,必須在製度範圍內行事,接受監督和考核。
【領導工作法】 領導者在用人方麵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要疑”,既保證發揮有才之人的能力,又要將用人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