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領導脫稿講話要有真功夫(2 / 3)

【領導工作法】 許多時候,領導無法進行脫稿講話不是自身水平不夠,而是頭腦中存在許多誤區,限製了自己去發揮。明白了這一點,而後多說多練多實踐,自然容易提升講話水平。

3. 眾人麵前講話不必緊張

在眾人麵前講話緊張,是很普遍的現象,但程度不一樣,緣由也有所不同。多數脫稿講話緊張的領導,有一個共同的思維習慣,即過度關注內心的感受,或者對聽眾的反應過分敏感,有時甚至是小題大做。研究表明,其根源在於每個人消極的思維習慣和負麵暗示。那麼,該如何應對呢?

(1)打破慣性思維

要打破慣性思維,首先需要清楚,每當緊張的時候你在想什麼。然後,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這樣每次講完話,就能將現實情況和所想的內容進行對比,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正。持續一段時間,你就會明顯感覺不會太在意現場的感受了。這是通過調整認知來克服緊張情緒的第一步。

(2)改變行為方式

改變行為方式與改變思維模式同等重要,兩者結合起來對克服脫稿講話緊張更有效。如果每次講話前,你都想“我講糟了怎麼辦”“我的頭腦一片混亂”。這樣的想法會使你畏縮不前,最後用逃避的方式來保全顏麵。但是,假如你願意“冒”一定的“風險”去說去講,去嚐試,你脫稿講話的膽量會越來越大,勇氣會越來越足,對自己原來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會逐步地加以糾正,脫稿講話時的緊張情緒也就會逐步降低。

(3)做到親力親為

親力親為是指脫稿講話之前的準備工作,盡可能由自己來完成,做到“心中有數”。即使專業性強的講話,也可以親自去準備,在廣泛涉獵中增加見識,從而增強自信心。凡事準備到位,自然容易脫口成章,讓人對你的表現嘖嘖稱道。

【領導工作法】 那些出口成章、侃侃而談的領導者,不是天生就有脫稿講話的本領,在榮耀的背後往往是他們艱辛的努力和付出。正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懂得下功夫去練習,你就成功了一半。

4. 找對話題就成功了一半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脫稿講話並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是要有特定的內容。如果找不對話題,講起來枯燥無味,就談不上成功。那麼,脫稿講話的時候從哪裏尋找話題呢?

(1)話題從現場來

在很多場合中,領導者不應隻按部就班地讀稿子,而是要根據現場情況脫稿講話。把你聽到的、看到的信息,用一個或幾個關鍵詞串起來,進行鞭辟入裏地解讀,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就能給下屬提供一頓豐盛的思維盛宴。

(2)話題從閱讀中來

在脫稿講話中,一味地談論現場,這種就事論事地演說有時候缺乏深度、豐富性與吸引力。為此,領導者必須從日常閱讀中尋找關聯信息,並通過獨立思考進行發揮。這需要領導者平常要廣泛涉獵書籍、報刊、網絡、電視、廣播等,積累大量有價值的知識和信息,並進行思考和分析,儲存在大腦中以備不時之需。

(3)話題從閱曆中來

在某些場合的講話中,知識僅僅是一個方麵,不宜過分呈現給聽眾。因為大多數人都知道或了解你說的某個特定話題,領導講話更強調增進感情、提升認知度。所以,領導者憑借豐富的閱曆對話題加以潤色,並用真情實感傳遞給下屬,能極大地感染所有聽眾。

【領導工作法】 領導脫稿講話必須抓對話題,並在演說中處理好詳略等,注意聽眾的反應,及時調整講話的策略,做到貼切自然、張弛有度。

5. 怎樣說更有自信

自信心,始終是領導脫稿講話的關鍵因素。西方政治領袖往往在口才表達上具備超凡魅力,背後源自他們強大的自信心。研究表明,他們的信心主要來自於以下幾點:

(1)講話時的“無聲語言”

所謂“無聲語言”是指脫稿講話時的體態、目光、手勢、表情等非言語因素傳遞出的信息和情感。這些無聲語言構成了信息的一部分,在脫稿講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說過:“無論是麵對社區工作者,還是地球上最強勢的人,我都會展現出最自信的一麵。”而信心十足的一麵很大程度上是要靠無聲語言的魅力。

(2)不可忽視的“表達技巧”

領導者在脫稿講話時,不得不注意表達技巧。首先,音調要適中,在表達的過程中還要做到抑揚頓挫,像音樂一樣,聲音要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聽覺效果。其次,把握語速。在講話中要注意聽眾的反應,盡可能放慢語速,讓聽眾聽明白。

(3)重視“應急措施”

有準備地進行脫稿講話,才會收到理想的效果。不過,意外的情形難免發生,為此領導者必須做好應急措施,根據現場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化,以達到最佳效果。即使出了意外,也能通過自我調侃、即興發揮等措施圓場,領導者才會控製住現場,更有自信。

【領導工作法】 任何時候,信心都是脫稿講話的關鍵要素。相信自己,才能靈活自如地把談話內容傾瀉出來,並在遇到突發事件時靈活應對。沒有自信的人,無法掌控多變的現場,也就無法讓聽眾跟隨你的思緒起舞。